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莹 《广西土木建筑》2001,26(2):106-108
阐述了运用国外成功实例的结构主义理念与社会结构的整体观,对现代城市建设的“社区规划”、“人与环境”作为一个完整设计思路,提出了充分考虑环境文脉,注意建筑与城市设计中整体与分部之间的二元关系,使建筑和城市具有一种秩序化、简晰化的整体性,从历史时间维度与地域空间维度去反映出具有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2.
张扬 《时代建筑》2022,(4):150-153
现代城市是以有机生命体形式存在的,而居住建筑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借用衡量城市健康的“活力”“感知”“适应”三个维度,分析研究住区的品质,通过系统剖析三湘印象名邸项目的设计,从滨江沿岸活力的激发、设计增加住区的辨识与感知、住宅建筑对环境与人的双向弹性适应性三个方面,揭示了住区与城市的共融需求,指明了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杜娟 《城市建筑》2014,(6):37-37
本文首先提出了“建筑的建筑”、“城市的建筑”两个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当前城市建筑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从而提出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的建筑设计方法,明确了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相关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以代表性案例阐述精神“特性”层面的“时代决定性”维度和物质“空间”层面的“地理决定性”维度对北京双奥场馆特性的影响机制,探讨北京双奥场馆设计理念及技术演进由盛会载体到与自然交融的转变,并以不同方式、路径和结果体现了以“胜景几何”理念和“工程建筑学”方法为核心的建筑与环境交互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5.
透明的城市——玻璃与金属在现代城市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玻璃与金属结合的建筑形式在现代城市中的运用 ,提出现代城市发展中 ,城市建筑的多元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城市环境设计的总体性特征是有利于此种建筑形式发展的三种因素 ,并从城市的橱窗、室内化的城市广场、室内化的城市廊道、城市地下空间的“窗口”、城市的“边庭”及城市之冠六方面 ,论述了此种建筑形式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写文章先打腹稿,作画下笔前先立意,同样,建筑师设计动笔之前也应明确“设计概念”,作为设计的主攻方向及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设计概念”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许多问题,当前需要特别加强注意的应该是“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建筑回归城市”已经喊了几年,要真正落实需要从建筑师的观念上、设计方法论上得到认同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应该倡导和关注“城市对建筑的要求”。只有从城市环境入手,设计出的建筑方案才能经得住考验。如1992年我院做的“恒基中心”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刘文文 《山西建筑》2009,35(4):36-37
指出文化人类学为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维度与视界,尝试以拉普卜的《住屋形式与文化》为背景,通过连贯阅读来理清建筑、整体环境和城市三个层级上文化模式与建筑形式、文化特性与环境设计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起霞  刘双 《山西建筑》2007,33(4):19-21
讨论了情感建筑中的环境要素以及城市环境中的情感问题,得到情感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设计原则,强调情感空间的设计也正是未来建筑师、规划师们“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横纵交错的时空语境下,“平衡与动态”的对答是建筑实践的常态。平衡设计往往需应对3种向量维度:以历史文本为度量的“时态化平衡”,以城市环境为架构的建筑“物质状态平衡”,和以生活日常及非日常发生的社会事件影响下的“拟态平衡”。本文以20世纪西方建筑学的思想运动和社会实践为基点,围绕上述3种维度进行了内容性分析和探索性思考。后文以建筑本体的形式动态、结构主义与功能融合3种特质为支点浅析了UAD的平衡实践;同时,从城市设计的课题研究角度,阐释了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动态再生”观点。文章由此总结平衡设计的核心价值,力求在动态变化的常态语境中,寻找设计本源,打破旧平衡,构建新平衡,为创新提供一种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地标情结”也十分盛行。“地标多了也就没有了地标”,因此标志性建筑的出现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需要区域内建筑与建筑之间固有的节奏与韵律。所以,在城市设计中怎么融合标志性建筑,也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从标志性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来探讨城市设计视野中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筑具有群体属性,而每个建筑独立于城市,又具有个体特性。“和而不同”成为新城区内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考量问题之一。本文从城市新街区之间的建筑肌理角度入手,探讨如何在城市语境下,解析各方矛盾,兼顾建筑群体属性与个体特性,既“融”于城市新区,又“显”出个体特性诉求。通过肌理的表达,回应了不同类型的建筑之间、建筑与城市之间“融合”与“区分”的设计策略,为新城区建筑肌理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朱宏宇 《城市建筑》2014,(10):78-82
本文结合两个具体案例的设计实践,探讨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一体化设计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指出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在兼顾自身设计独立性以及相互连续性的同时,必须通过城市与建筑的“中间领域”实现城市、建筑、环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新制宜主义”主张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建筑风格手法都包容进去,都为我所用,以创造一个丰富的含有“多义性”的人造环境。建筑除了反映高科技的时代精神,还要彰显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历史连续性。“新制宜主义”强调城市设计和场所精神,认为城市是逐渐形成的,新设计的建筑要与原有建筑融为一体,要为原有环境增色,而不能破坏原有的文脉与历史连续性;建筑与城市都是为人创造生活和交往的“场所”,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是为表现一定的“场所精神”服务的,而“场所精神”离不开特色,其特色要借助于建筑形象及其环境所蕴含的情调、神韵、气氛、节奏、尺度、风格等显现出来。新制宜主义运用的设计思路概括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得体切题,兼容并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句话,并强调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城市建筑设计及空间环境设计的内涵及外延,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概括了城市建筑空间的概念及城市空间设计的要素,并对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水平的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城市建筑设计及空间环境设计的内涵及外延,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概括了城市建筑空间的概念及城市空间设计的要素,并对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水平的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形体,空间与环境——建筑形态美的主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一些建筑作品和建筑院校在校学生中出现的忽视形体、空间与环境关系的分析研究,而崇尚“拼盘”式的创作倾向, 从基本设计方法的角度探讨“形体、空间与环境”这一建筑形态美主角的设计基本原则,指出建筑创作应走向三者的整合、共生,使建筑成为城市肌理延续体的一部分,从而提升建筑作品的品位,美化我们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背景建筑”在构成城市空间体型环境方面的作用及重要性,并针对“背景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可供参改。  相似文献   

18.
柏春 《华中建筑》2009,27(5):130-132
该文发展了亚历山大提出的“建筑模式语言”,提出城市设计的“气候模式语言”概念,并指出在城市设计实践中运用“气候模式语言”将有利于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更适应地域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9.
鲍赞巴克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开放街区”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共生。通过对鲍赞巴克设计的4个建筑案例的研究,基于建筑与城市的视角,分析其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共生关系,进而讨论其设计思想对当代中国城市建设与建筑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建筑类型与教学维度——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札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宇振 《新建筑》2009,(4):108-114
按年级设计面积递增的“建筑类型”教育是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典型模式,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有限课程时间与复杂任务间的矛盾。认为当前以“类型”为空间载体,“维度”作为价值取向,类型设计教学可以有所革新。结合教学实践,着重阐释了设计场地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基于场地使用研究的建筑一城市关系,试图挖掘设计者的空间想象力及对城市的洞察力,训练其空间逻辑的叙述与表达能力。另外,也论及了设计教学组织及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部分课程教案、过程样本及学生的总结文字,以供观察和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