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中通过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再利用、控制能源能耗、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以及运用BIM技术等措施,实现了整个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已同时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和LEED金级预认证,是国内超高层首获双认证的摩天大楼。  相似文献   

2.
作为21世纪新建超高层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以我国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级为目标,定位于打造一个资源高度集约化、能源高度节约化、实现人、建筑、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超级垂直城市。通过对其建筑节能方案设计介绍,为我国今后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技术借鉴,促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王骅  唐雅芳  李勇军 《门窗》2013,(10):13-16
上海中心大厦是国内在建的第一高楼,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人流密集城市,玻璃幕墙外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是确保这幢超高层建筑安全使用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上海中心大厦A系统外幕墙物理性能检测的全过程,该检测技术为上海中心大厦玻璃幕墙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超高层幕墙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海中心大厦采用绿色建筑技术的案例分析,使人们认识到发展低碳环保、低能耗建筑的重要性,让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被人们所重视,推动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历经5年建设,总高632米的上海中心日前完成结构封顶。预计到2015年上半年,这座标志性的超高层建筑将正式对外营业。在建造过程中,上海中心已创造了无数个第一:这是中国第一次建造超过600米的建筑,是世界上第一次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达85万吨的单体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超高层安装14万平方米的柔性幕墙,更将是世界上最高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绿色建筑和绿色技术的概念 ,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重点探讨了绿色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和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黄子弦 《城市住宅》2021,(4):216-217
作为超高层绿色建筑的上海中心大厦采用最新的建筑技术,并通过模拟分析和参数化建模实现了不对称的流线型表皮,既美化了建筑外观,又可以消减风载压力.在其内部空间设计上也遵循节能设计理念,通过高新技术实现了节能减排.并且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充分考虑建筑的性格和区域的产业定位,综合考量地域性、节能、绿色等方面,最终呈现如今...  相似文献   

8.
杨益华 《建筑技艺》2011,(Z3):133-139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厦的绿色建筑实践来源于业主方的设计要求,这说明在自然环境日益堪忧的今天,建筑是否绿色、生态、节能正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也对设计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作为超高层的金融办公建筑,又位于深圳市的核心地段,建筑的形象首先被关注。那么如何在建筑的形式和性能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之既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诉求,将是设计中面对的挑战。1项目概况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绿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志武 《华中建筑》2002,20(3):37-39
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建筑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和交往的场所,在建筑中应用绿色技术,对为人类营造舒适与健康的聚居地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可持续发展及绿色技术特点出发,论述了可持续建筑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阐明了绿色建筑的特征,设计方法与推行绿色建筑的途径,探讨了我国推行绿色建筑的难点所在,可供绿色建筑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0.
范宏武 《园林》2021,(1):29-35
营造舒适的生态宜居环境是超高层建筑普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为解决此难题,作为中国第一高楼的上海中心大厦引入可持续绿色垂直城市理念,采用"建筑、区域、城市"协同气候环境设计,通过室外宜居环境营建、室内宜居环境营建和建筑整体舒适度提升手段,最终实现大厦室内外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超高层建筑的开发建设、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的平衡已逐步成为建筑业的关注要点。本文结合中建四局科创大厦项目这一实际工程案例,对超高层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所采取的绿色建筑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阐述。该项目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建筑设计与绿色理念相结合,在建筑本体节能、绿色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运用了多项绿色设计策略,以期为超高层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样板,为建筑领域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优秀示范案例。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632m,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典范。上海中心大厦在设计阶段,引入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理念,在建造、运营过程中可节约土地、节约材料、减少能耗和减少排放等,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指标为基础,从复杂环境下大直径深基坑及地基基础设计技术、基于空气动力造型的抗风设计技术、磁涡流TMD阻尼器系统设计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绿色建筑思想在本项目结构设计中的体现。通过相关技术的综合使用,解决了技术难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海中心大厦项目的顺利建造充分体现了“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相应的绿色技术成果可为其他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顾建平 《建筑施工》2009,31(10):902-903
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正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公众关注并实施。正在施工中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大量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超高层绿色建筑的标准,势将为我国乃至世界超高建筑的“绿色”,谱写新的华章。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4,(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以及美观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玻璃幕墙已经成为超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建筑工程外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现在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总体来看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光污染、能耗大等,并且受玻璃材质影响,很容易破裂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必须要做好对其施工技术的管理。本文分析了玻璃幕墙施工的特点,并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超高层建筑的建造已逐渐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打造绿色超高层建筑,除了合理利用设计及运营关键技术,还需要正确把握现行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的标准规程,根据相关要求及评价标准,对应提出地下工程与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绿色施工技术要点,同时根据目前国情对清洁再生能源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6.
常野 《居业》2023,(5):138-14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正式出台后,对现代建筑节能设计给出了明确要求,在实践中也基本根据标准规定来执行,但因为技术水平、约束力不足等因素,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并未完全落实标准内容,尤其是对部分超高层建筑而言,在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及节能设计施工过程中依旧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从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及优势着手,分析了超高层建筑应用绿色节能技术的现状与必要性,探讨了超高层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应用及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熊文康  黄亮 《城市住宅》2020,(7):223-224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不但能够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进行有力管控,而且能遏制环境污染问题的滋生,扩大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给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阐述超高层建筑施工污染的有效控制措施以及绿色节能理念的应用策略,提出几种较为常见的绿色施工技术,为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  相似文献   

18.
1工程概况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位于上海市银城中路501号,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1,Z3-2地块。建成后的上海中心将成为上海新的制高点,同时,与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组成"品"字形关系的建筑群,构成陆家嘴金融商业贸易区新的天际线。2建筑设计2.1建筑布置与功能划分上海中心为一多功能的摩天大楼,主要用于办公用途,同时配有酒店、商业、观光等其他公共设施。塔楼地上124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为632m,裙房地上7层,建筑高度为38m,整个建筑地上总面积约38  相似文献   

19.
林欢洁 《砖瓦》2021,(1):145-146
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绿色施工造成的影响、建筑可持续发展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分析以及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孙峻  李鹏魁  梁云 《绿色建筑》2021,(4):63-65,74
对上海中心大厦三星级超高层绿色运行标识公共建筑公共区域52 F中庭温度垂直梯度和走廊区域照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建筑幕墙中庭的温度呈现出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趋势,底部和顶部间存在5~6K温差.基于测试提出中庭空调节能运行策略.公共区域走廊照度相对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偏高,可采取减少核心筒一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