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韬  郭明伟 《矿产勘查》2022,13(1):130-138
本文对黄河冲积平原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利用地质环境等要素,通过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对平原区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以商丘市为例,通过对商丘市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地层、成因、岩性等)进行综合工程地质调查,以地貌成因类型、岩土层性质与结构组合类型、是否存在密实砂土层作为桩基持力层为依据,将商丘市规划区划分4个工程地质段。在此基础上,借助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并采用评价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进行了商丘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评价。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建设情况比较符合,为规划区各板块功能分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规划建设需要,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等的研究,对延庆平原区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将其总体上分为良好、较好、一般及差4个工程地质分区,并进行各分区场地整体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为区内的科学规划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充分搜集资料、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的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做出了全面分析,并采用规范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规划用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和适宜性分区,提出了各区规划工程建设的类型和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南山区城市发展规划,为满足工程建设及防灾需要,对南山区地质、地形、地貌特征、工程地质特征及地质灾害展开分析,论述了南山区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性质及特点,采用环境综合指数法与Mapgis软件平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对工程地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其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性差区和不适宜区四类,按不同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地下空间开发的趋势和地下空间开发中常用的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基坑工程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结果可用于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工程建设期和竣工后使用期的影响。该方法不仅可用以建立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中工程地质评价的技术平台,还可期待为其他类似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兰州某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介绍,通过室内试验和地基承载力试验获得地层岩土参数,结合其地质条件与地层参数,对该拟建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岩土体工程特征及工程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宏观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岩土体工程性质、分布规律、地质构造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岩土工程性质等方面将北京市地基按照工程建设条件划分良好场地区、基本良好区、中等区和较差区,并对北京市地质条件及对工程特别是地下工程建设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全建英 《山西建筑》2013,(34):94-95
以长治市为例,从评价指标、评价单元划分、评价因子定权等角度对该市的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对今后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和整个城市的地质环境方面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可为城市科学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温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特点,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地面和地下条件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GIS软件划分评价单元进行人机交互分析,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反映到适宜性评价成果图上。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面积约占60.8%,适宜性较好的约占2.6%,适宜性一般的约占30.6%,适宜性差的约占6.0%;中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面积约占32.2%,适宜性较好的约占39.2%,适宜性一般的约占20.4%,适宜性差的约占8.3%。  相似文献   

10.
平原区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评价基本一致,但由于不同场地的地质条件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建筑物的适宜性也应该不同,本文提出了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来进行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的进一步评价,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程地质分区是保证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建筑物经济安全的重要前提,工程场地作为区域的规划单元,根据其所具有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区,有助于正确评价工程场地的适宜性及地基基础方案的合理性,对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芜湖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厂房工程场地为例,结合勘探、土工试验成果研究,建立工程地质分区模型,依据场地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等要素对该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为该工程的设计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怀化工业园区的概念规划根据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理论,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法(HCE),进行用地适宜性的定量分析,将现有用地划分为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适宜建设用地和禁止建设用地四类,重点对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的选择进行分析,从而为规划设计提供强有力的科...  相似文献   

13.
《低温建筑技术》2016,(9):127-128
根据野外调查、区域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等资料,对某景区Ⅱ1区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性评估。评定该区段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类型为复杂,评估级别确定为二级。对场地内的工程建设活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景区的规划建设和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韦莉 《中国建材科技》2022,31(3):124-126
通过对适宜性评价模型和GIS相结合进行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研究,选取城关区内的评价指标因子,如地形坡度、地貌、水系、道路缓冲区、土地利用等,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基于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空间数据叠加分析处理及评价结果图的输出,得到研究区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以期更准确揭示研究区土地开发建设规律,为区域城镇用地空间拓展、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徐圩港池12-17#泊位工程的工程地质评价为研究对象,先介绍了工程地质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地质调查、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并对实施过程进行了介绍;通过评价方法采用和过程的实施,获得了徐圩港区泊位工程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从"岩土单元体工程性质、地基均匀性、水不良作用、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场地适宜性"7个方面对徐圩港区泊位工程场址的工程地质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论作为接下来设计、施工的依据;最后总结了场区工程地质的关键问题和技术,以期为今后同类工程的建设和评价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钻探取样、岩土试验、原位测试、物探、地质调查等多种手段,对马累-机场岛跨海大桥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特性展开研究及评价。查明了大桥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特征,获得了以松散珊瑚混砂、礁灰岩为主的地层特点,对礁灰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开展了试验分析,掌握了其物理力学特性。结合岩土层工程性质、不良地质作用、场区稳定性,对大桥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研究结论,揭示了珊瑚礁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为今后同类工程建设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4):685-688
结合镇江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特点,选取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工程地质、地质灾害、活动断裂与地震效应等五个方面10个因子作为重要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函数评价模型,对镇江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性好和较好的面积占48%、适宜性一般、较差和差的分别占15.8%、8.2%和18%。为镇江城市规划用地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付飞  刘雯雯  方翰 《室内设计》2021,(5):138-144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土地利用演 变及生态优化研究,对于构建完善的国土空 间规划体系,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有着极 其重要的推动意义。以县域城镇绵竹市为样 本,在“多规合一”国家级试点平台的规划背 景下,对2008—2019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量 化评价,耦合土地利用阻力-潜力适宜性模型 和CA-Markov模拟模型,对绵竹市城镇用地 开发适宜性及城镇建设用地演变发展进行 探索,针对生态承载力评价、土地开发适宜性 评价及城镇建设用地未来发展模拟结果,结 合“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分别提 出以生态为导向的土地利用优化策略,以期 为国内县域城镇“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体系构建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景观敏感度和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景区分级保护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敏感度是景观被注意到的程度的量度,用地适宜性是用地适宜建设程度的量度,两者是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的基本依据。千佛山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子景区详细规划借助Arc GIS平台进行景观敏感度和用地适宜性评价,基于这两项评价进行景观综合保护分级,制定分级保护策略,对规划新增景点选址和布局游览设施选址从景观敏感度与用地适宜性评价方面进行辅助决策,提高了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自然资源,其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条件。主要对其评价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国内外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模型研究现状,提出了新的评价模型结构——地质评价和建设现状评价模型,并对结构中的各子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问卷调查法、最不利等级判别法、排除法等数学方法进行评价,再对这两个模型综合考虑,提出了综合适宜性评价模型,最终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的评价模型,旨在为后续的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