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油机井在油田生产中广泛应用,而抽油机井的单井耗电量高、能耗高及机采系统效率低等问题一直是原油生产的瓶颈.针对这类问题收集、统计了抽油机井的各项数据,分析了导致抽油机井高耗电、高能耗、系统效率低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抽油机井地面抽汲参数的优化方法.现场试验数据证明,该技术是一项实用、高效且具有广阔推广前景的节能降耗技术,达到了节电降耗、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抽油机井的节能措施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日常管理措施,即换小机型、换小泵径、调小地面参数以及调整运转电流平衡,对于部分抽油机井由于设备原因,参数不能进一步调小的,采取间抽制度;二是应用节能设备,主要包括更换节能电机和节能配电箱.本文通过对各种措施的选择与配套的分析,探讨达到节能效果最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抽油机井节能挖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秀丽  周黎 《油田节能》2006,17(2):24-29
文中针对锦州油田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低的现状.对抽油机井能耗状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测试计算.分析了抽油机井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对进一步降低抽油机井能耗。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杆抽油的系统效率是衡量有杆抽油系统性能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通过统计分析抽油机井的能耗与系统效率的关系,得知某区块系统效率低于30%的井2015口,如果提升到30%,可实现年节电6448×104 kWh,降低机采井能耗10.56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具体区块系统效率和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敏感性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传统抽油机优化设计方法以井口产量提高为目标,不适应高含水油井生产要求,为此,通过对抽油机井系统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系统效率的最关键参数并加以调整,达到提高油井系统效率的目的。主要方法是把一口抽油机井从地面到地下归纳为13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经济学的原理,建立了15个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模型,编制了网络版的以"产量、效率、寿命"三者协调统一为目标的系统优化设计软件,经中石油大庆、华北等12个油田约5000井次的应用,措施井平均单井系统效率提高6个百分点,技术节能和增油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华北油田从2002年起,开展了"抽油机井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与现场应用"的课题研究,利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法建立了以"产量、效率、寿命"三者统一为原则的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从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SysEff)软件向优化抽油机井系统设计软件(OPRS)系统的转化,5年来OPRS系统在华北油田实现了规模应用,已成为油田节能、提高油井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7.
抽油机井诊断技术系统是在开发数据库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现有的开发数据库资源 ,围绕硬件骨架进行软件开发的 ,它可使采油工程系统生产信息的存储、资料传递、处理和分析工况诊断数据走向计算机网络化。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采用信息技术更加充分地应用数据库数据为生产管理和科研服务。 1998年针对开发数据库资源现状 ,围绕数据库应用 ,依靠网络技术开展了抽油机井诊断技术系统的开发 ,以提高采油工程生产管理人员的工况诊断分析水平。1 诊断技术系统的理论依据诊断技术是以带粘滞阻尼的波动方程作为描述抽油杆柱动态的基本微分方程 : 2 …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后期,供排关系不合理的抽油机井数量多、举升能耗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降低抽油机井举升能耗,开展了抽油机井立体优化节能技术研究并进行现场应用。在满足抽油机井目标产液量的前提下,合理匹配设计管径、泵径、泵深、杆柱钢级、杆柱组合、冲程、冲次等参数,结合油井实际生产运行状态,实施相应节能优化措施,挖掘地面和井下节能降耗潜力。通过对3 743口抽油机井实施立体优化节能技术,平均系统效率提高3.1个百分点,节电率达9.42%。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抽油机井立体优化节能技术对于实现抽油机井高效运行,进一步降低举升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挖掘抽油机井节能潜力,降低生产成本。创新构建了以精管为主、调换为辅的精细节能管理模式,通过实施抽油机井五节点操作法,并配合做好调换、间抽等节能措施,达到抽油机井节能目的。同时选取了某采油队进行了精细节能管理的现场试验,使某采油队全年累计节电47.31×10~4k Wh,节约生产成本30.1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有杆泵抽油机是油田的主要采油设备。不但使用数量多,用电量大,而且系统效率低,节电潜力具大,所以油田各部门都非常重视有杆泵抽油系统的节能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近几年来社会及油田各部门陆续研制和推广了一批节能型抽油机,抽油机电机及抽油机节电箱,虽然这些节能产品的推广使用提高了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节约了能源消耗,但油田各管理部门也普遍感到这方面的节能产品越来越。而这些节能产品单个的节能效果如何,有什么样的应用范围,它们能否组合使用,组合使用后的节能效果是否是单个节能产品节能效果的算术叠加等等,均是油田各部门关心的问题,因此,开展抽油机、抽油机电机及抽油机节箱节能效果评价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四厂于2000年6月至11日开展了抽油机、抽油机电机及抽油机节电箱的节能效果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机采系统是油田的耗能大户,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抽油机井数量逐年增多,机采耗能设备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油田的耗能水平不断攀升。因此,建立抽油机井节能对标管理模式,能够使技术、管理部门准确了解和掌握机采系统的能效现状水平,寻找差距,明确潜力,为油田节能管理和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目标和方向,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实践与摸索,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葡萄花油田的抽油机井节能对标管理模式,为同类油田在抽油机井节能管理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抽油机是目前采油生产中的主要设备,在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耗能的主要设备.针对抽油机井能耗高的问题,对目前应用的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效果对比,提出了对普通型抽油机进行节能改造的几点认识,以指导抽油机井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油田生产的实际情况,对预测油井IPR曲线的Vogel方程和Brown提出的计算泵吸入口压力的公式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数学模型考虑了较多的因素,完善了抽油机井节点分析方法。油田实际资料计算表明:修正后的数学模型比较符合抽油机井的实际生产情况,并且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主要论述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中原油田目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概况,分析油田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低的原因和影响系统效率的主要原因及系统效率的分布规律。最后,提出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抽油机井机械举升是目前常规采油的主要方法,但投入产出比一直是采油工程中突出的矛盾。文章针对常规井组机械举升系统的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借鉴经验理论及公式,对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能耗进行分析,尤其对高能耗节点展开重点研究,查明原因及寻求有效解决办法,为现场实施节能降耗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抽油机作为机械举升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能耗的合理控制一直是个难题。针对低效抽油机井采油系统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系统效率理论计算,分析了低效抽油机井各系统的能耗状况;在低效抽油机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了系统调整措施的最佳匹配区间;最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优化生产运行参数,使低效抽油机井能耗与系统效率指标均有大幅改善,并为油田实施现场节能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抽油机井节能器的结构及原理,现场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定量分析了抽油机井油管自由悬挂可能造成的危害:降低泵效;油管柱振动加速了油管的疲劳破坏;油管屈曲造成套管、油管、抽油杆柱之间的多重磨损。指出了在抽油机井,尤其是深井中进行油管锚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低油价形势下为了进一步降低抽油机井能耗、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建立了整合间抽生产与连续生产方式统一的抽油机井节能优化模型。该模型在完成相同产量的前提下,合理组合主要生产参数,从降低生产时间及降低生产单耗2个方面协同降低抽油机井日耗电。在此优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求解的无极间开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实现连续生产与不同生产时间的间开生产能耗对比,得出日耗电最低的生产参数组合。现场应用表明,与常规连续优化相比,无极间开优化可以有效降低中、低产抽油机井系统能耗,进一步提高其机采系统效率。该统一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为确定抽油机井选择连续生产或是间抽生产提供了经济评价依据,尤其对中低产井的节能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沈阳油田沈84、安12等中高含水注水开发区块提液是减缓区块产量下降的有效手段。运用4种产能预测方法和一种依靠现场经验的产量变化趋势图方法,结合能耗最低机采优化设计理论,开发了提液优化设计软件。现场应用表明.软件从现场实际和理论计算两方面保证产量预测的准确性,为抽油井提液目标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可实现能耗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