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从来就是和对社会结构的分析紧密相联系的.江泽民七一讲话,对社会新阶层进行了科学的定性,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防止和排除"左"的错误的干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从来就是和对社会结构的分析紧密相联系的。江泽民七一讲话,对社会新阶层进行了科学的定性,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防止和排除“左”的错误的干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代表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作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判断,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家和社会现实需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要旨进行的创造性运用和转化。"新时代"着重体现为举旗定向、主要矛盾、发展目标、指导思想与基本方略、历史使命,及国际关系等方面所蕴涵的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强调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强调科学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中国特色施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根源于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的不断发展,它不仅使人民从对物质文化的需要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要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通过对市场经济进行深化改革,以解决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充分发挥经济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以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科学技术,认为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他又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是马克思总结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预见第二次技术革命所得出的结论.毛主席曾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他和周恩来等革命前辈于50年代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十二年规划,这一战略决策对于我国科技、经济和国防现代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75年,邓小平同志针对四人帮”破坏科技工作的谬论旗帜鲜明地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988年,他总结了近代第三次技术革命,特  相似文献   

7.
必须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置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历史语境中来理解,必须把它统一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来把握。否则抽象地孤立地理解这一论断,其后果必然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澄清这种错误的认识,还原这一论断的科学面目。  相似文献   

8.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观点 ,论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认为在实践中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化的启示:党和政府要关注发展的质量;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观点,论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认为在实践中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党顺应历史潮流,面对科技挑战作出的有力回应。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又是对“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是我党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第一生产力”理论在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中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素养推动人文明化;科学氛围提升社会 的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造福于人民的利益;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准确把握“第一生产力”理论,明确它在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正酝酿着新的突破,这一突破与物理学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上,每当物理学取得重大的进展,就促使科学技术发生根本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诸如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热力学的研究成果,提高了热机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电磁感应定律被发现之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制造了发电机和电动机,使人类进入了电能时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核物理的发展,原子能利用从理论变为现实,人类因此  相似文献   

13.
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遗址,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发展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社会生活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最为宝贵璀璨的文化财富.加强文物保护,合理利用文物,对于研究历史,发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彰显民族精神、教育后人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作出的精辟论断;是深入总结我们党近八十年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作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构成的复合概念。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各种知识体系。技术则是积累的劳动经验和各种操作技能、程序、工艺和方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现代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它是生产力的智能形态,具有依附性和潜在性特点。它不直接进入生产过程,而是经过中介环节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认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飞跃和实践突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期到新时代发展所蕴含的深层逻辑和和实践路径,以"新跃升"应对"大变局",是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科学制定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战略和根本任务的基础和基石。  相似文献   

17.
执政理念,是执政主体对整个执政活动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执政主体用以指导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新理念,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是中国共产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科学升华,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建设和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形成、理论依据和它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根据这一论断,我们应该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使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这既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2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机制和方法,使科学发展观从理想变成现实.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出呈现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工业高速增长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的矛盾;消费需求结构变化与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生产要素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与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产业安全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