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年来,随着治淮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江苏的机电排灌事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9年,全省机电排灌动力达477万千瓦,比1950年初增长104倍。现已建机电排灌站达6.46万座,流动抽水机组20万台套,新建机电井5.5万眼,喷灌设备1.58万台套。全省机电排灌面积5679万亩,占全省总耕地的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机电排灌站节能技术改造效益显著。去年15个试点县共改造泵站968座,装置效率平均提高18%,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117万亩,节电710万度。对缓和用电紧张状况起到显著作用。江苏省现有机电排灌动力620多万马力,其中不少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设备老化、耗能增加,效能降低,影响农田排灌。为了提高机电排灌站的经济效益,在国家计委和水电  相似文献   

3.
苏州市的机电排灌事业发展较早,速度也很快。早在清末民初,就出现火油机拖带水泵灌溉,1933年建造了3座电力排灌站。不过,大量的发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到70年代末,全市已拥有排灌动力31万千瓦,基本实现了农田排灌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丁巍 《治淮》1995,(11)
蚌埠市现有机电排灌站782处,装机15万千瓦,2815台套,排灌面积336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75%,其中国营排灌站101处,装机4.8万千瓦,486台套,排灌面积170万亩;同时还为几家工厂供水。多年来,排灌工作为蚌埠市的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广西现有国营机电排灌站149站,其中机电排灌125站,拥有设备1272套17.32万马力;水轮泵站24个,安装水轮泵378台。原设计灌溉面积240万亩,1982年实际灌(排)农田68.09万亩(收水费面积),在抗旱排涝、确保灌区农业增产方面起了显著作用。一、技术经济指标情况自1980年秋贯彻水电部《关于颁发(国营机电排灌站实行按八项技术经济指标考核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以来,我区国营机电排灌站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各项规章制度不断  相似文献   

6.
小型机电排灌站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农村防洪排涝、引水灌溉、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等方面一直发挥着显著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建国以来,江苏省常州市机电排灌事业全面发展,兴建了大量小型机电排灌设施.20世纪90年代后期,常州对原属国家、集体管理的农村排灌设施推行了以“明晰所有权,放开经营权,落实管理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为目标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所有权、使用权由公到私的重大转换.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深化转型,当初由个人管理的泵站,10年后,出现了运行管理重回公益化、集体化的动向,并全面形成规模.针对这一形势,2011年下半年,常州市财政局、水利局套同市机电排灌管理站组织了专题调查和研讨,在提高对泵站公益性认识、扶持泵站管理体制创新、社会共同支持排灌站发展及加快培养管理后备力量等四方面提出了强化农村小型排灌站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宋健 《河北水利》2009,(5):46-46
1.泵站概况 唐山市丰南区地处渤海沿岸.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总面积1297km^2.多年平均降雨量601mm.80%集中的6-9月份。全区建有排灌流量1m^3/s以上的排灌站共38座.其中国管排灌泵站17座,乡镇管排灌泵站21座.动力保有量达1.67万kW。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大型低扬程排灌站的建设,最早开始于六十年代初期。1961年开始兴建江都水利枢纽,1963年江都第一抽水站胜利竣工,标志着我国机电排灌事业向世界先进水平迈出了第一步,为我国机电排灌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治淮》1990,(6)
建国后,滁县地区机电排灌事业从无到有、先机后电,现已建成固定机电排灌站937处,装机2512台,计18.15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244.6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53.1%,达到五年一遇以上除涝面积66.9万亩,占易涝面积的73.3%,这些排涝站遍布全区丘陵、圩区,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供水、特别是抗灾夺丰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区大部分机电排灌站是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建成的,设备质量差,先天不足,又经过20多年运行,由于缺乏经费,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如不及时更新改造,则效益逐渐衰减。我区各级领导对此十分重视,为了保证做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充分发挥已建排灌站  相似文献   

10.
我省机电排灌事业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大量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运行历史了.到1982年底止,全省共有电力排灌132万千瓦,受益面积达1,167万亩;机械排灌24万马力,受益面积为79万亩;水轮泵6,700台,灌溉面积53万亩.还有喷灌等提灌设施,机电排灌总受益面积达1,300余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0%,在农业抗灾夺丰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继续发挥现有机电排灌工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这是我们机电排灌工作的中心任务.现在,仅就电力排灌站的改造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学术动态     
贵州省水利学会 本会于1983年8月24—28日与省水电厅联合在贵阳召开了贵州省机电排灌技术经济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内19个单位的30余位代表。会议传达了全国机电排灌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精神,并就开创我省机电排灌事业新局面进行了讨论。代表们认为:应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对机电排灌站进行技术改造,促进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走内涵为主的道路,以达到大力节约能源、加强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机电排灌经济效益的目的。会议讨论的问题有经济扬程的标准、装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我省机电排灌站以小型为主,10千瓦左右的小型电力泵站(机埠)总装机容量达66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排灌动力的83%,大多分布在杭嘉湖、温台宁、萧绍平原等粮产区,扬程一般在3米左右,受益农田1100万亩,占全省电力排灌面积的79%。近年来用电量每年约2.5亿度,占全省电力排灌用电总量的76%,占全省农业用电量的12%。1981年对平原地区31台水泵测试的结果,平均装置效率只有26%。  相似文献   

13.
提水泵站渠道灌溉和管道灌溉经济性对比实例吕成长(永康市水电局机电排灌站)一、概况位于浙江省中部的永康市,拥有耕地面积28万亩,现有机电排灌装机5510KW,受益面积8.5万亩,占全市灌溉总面积的30%左右。提水泵站对保证我市农业稳产高产,适应家庭大田...  相似文献   

14.
一、近四十年来的发展建国以来,我省农田水利建设经过近四十年来的努力,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蓄、引、提、排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已建成蓄水工程(含山塘)26.5万余座,灌溉农田近1400万亩,引水工程约10万座,灌溉农田720余万亩,机电排灌站(固定)2万余座,装机约80万千瓦,排灌面积640余万亩(不含流动站158万亩)渍害田治理近140万亩,迄今  相似文献   

15.
南河沿排灌站是一座大型排灌两用泵站.南河沿排灌站水工建筑物损毁严重,已影响到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发挥.排灌站除险加固布置方案的选择,既要考虑施工期原有排灌任务不受影响,又要考虑节省工程投资,初设阶段补充了方案二与可研阶段方案进行比较.综合考虑运行条件、投资、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干扰性等因素,最终确定采用初设阶段补充...  相似文献   

16.
1 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县拥有小型电力排灌站(以下简称泵站)418座,总装机容量达26954kW。这些泵站担负着51.88万亩农田的排灌任务,对抗御旱涝灾害、保证农业高产稳产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些泵站大部分是在60年代初期建成的由于种种原因,设备严重老化,泵站效率急剧下降。预计η站=30~40%,排灌效益逐年减少。因此泵站的设备更新亟待解决。近期国家对农业的投入逐渐增多,设备更新问题,已被各有关部门列入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议事日程中。  相似文献   

17.
一、扬水站建设及其效益 (一)基本情况我市以排水为主的机电扬水站主要解决西南部地区的低洼易涝问题,分布在玉田、丰润、丰南三县,共有一个流量以上国管排灌站54座,有209台套抽水机组,总装机容量34043千瓦。其中总装机1000~10000千瓦的中型站7座,100~1000千瓦的小(一)型站47座。设计总排水能力为  相似文献   

18.
王海侠 《治淮》2021,(7):44-46
为减轻洪涝旱等自然灾害,安徽省在长江、淮河及其主要支流上修建了许多堤防、涵闸和泵站,这些工程为防洪、排涝和灌溉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19年,全省相继建成固定机电排灌站20539处、总装机235.35万kW(其中,中小型排灌泵站20483处,总装机190.9万kW),机电排灌面积达到4500万亩,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泵站...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江苏省江都抽水站,经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审议,最近被评为全国优质工程。江都抽水站包括四座大型电力排灌站,共装有大型电机、水泵各33台,总装机容量49800千瓦,设计抽水能力为400秒立方米。与其配套的还有12座节制闸,5座船闸,2条输水干河,是一项实行跨流域调度,远距离输水,能  相似文献   

20.
排灌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保障机构,对于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大量排灌站被建立起来,其中排灌泵是进行农业灌溉的核心设备,但是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原因,很多排灌站存在排灌泵带病运行、故障运行的问题,这严重的影响了排灌站的运行效率和水平。文章将从水泵的合理选型、水泵的合理配套、管理的合理布置、水泵的清查调整、排灌站的日常管理等五个方面对排灌水泵的使用和维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