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贵州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某金矿的矿石特点, 对其进行了再磨工艺研究, 对比了粗精矿再磨、中矿再磨、粗选总尾矿再磨等工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段磨矿粒度-0.074 mm粒级占90.58%条件下, 中矿再磨再选后直接抛尾, 可得产率为16.78%、金品位25.54 g/t、金回收率86.80%的金精矿, 试验技术指标较好。试验结果可为矿山开发提供合理、可靠的选矿工艺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某褐铁矿浮选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东某褐铁矿矿石共生关系简单的特点,进行了不同浮选工艺方案试验,最终采用阳离子浮选脱硅工艺。在较佳工艺参数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和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两种工艺流程,闭路试验均获得了精矿产率在65%左右、全铁品位在59%以上、铁回收率在84%左右的良好指标。但一次粗选、一次扫选流程,结构相对简单,中矿种类少,生产过程中便于控制,是相对较优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4.
云南某铜钼矿浮选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云南某铜钼矿进行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了三种不同的选矿工艺流程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原矿粗磨—铜钼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精选—铜钼分离"工艺流程,可以获得产率0.022%、钼品位44.90%、钼回收率88.78%的钼精矿和产率1.848%、铜品位25.83%、铜回收率89.66%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5.
6.
针对金平某金矿金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不高的问题,从流程结构、药剂制度、磨矿细度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鉴于选厂之前的基础研究工作比较详实,本次试验在探索药剂制度、磨矿细度等条件时没有进行单一因素的试验,而是对不同的因素进行组合开展试验,最终选定合适的药剂组合进行闭路试验,闭路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中矿再磨工艺流程,即一段磨... 相似文献
7.
干树金矿为蚀变岩型、细粒浸染状低硫矿石。金以自然金为主,硫化物主要为方铅矿,金、银与方铅矿关系密切,是金、银的载体矿物,在充分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采用浮选法较为合理,并获得较好指标,同时综合回收了银、铅有益组分。 相似文献
8.
9.
为提高某金矿的金矿物回收效果,对该矿的选矿工艺及设备进行了改造,包括:应用一种新型弧面叶轮;采用“优选、一粗、二扫、旋流分级、一精”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更换新型叶轮后,优选作业精矿产品中+0.147 mm级的含量提高了9.58个百分点,金品位由73.92 g/t提高至87.25 g/t,进一步强化了优选作业对易选矿物的提前回收效果;粗选作业精矿产品中虽然+0.147 mm级的含量仅提高1.4个百分点,但-0.147~+0.038 mm级的产率提高了6.37个百分点,说明弧面叶轮对处于中间粒径的有用矿物仍能够起到强化回收作用。改造后相比于改造前,该金矿浮选回收率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年新增黄金产量52.86 kg,新增经济效益1955.74万元。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某金矿的金矿物回收效果,对该矿的选矿工艺及设备进行了改造,包括:应用一种新型弧面叶轮;采用“优选、一粗、二扫、旋流分级、一精”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更换新型叶轮后,优选作业精矿产品中+0.147 mm级的含量提高了9.58个百分点,金品位由73.92 g/t提高至87.25 g/t,进一步强化了优选作业对易选矿物的提前回收效果;粗选作业精矿产品中虽然+0.147 mm级的含量仅提高1.4个百分点,但-0.147~+0.038 mm级的产率提高了6.37个百分点,说明弧面叶轮对处于中间粒径的有用矿物仍能够起到强化回收作用。改造后相比于改造前,该金矿浮选回收率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年新增黄金产量52.86 kg,新增经济效益1955.74万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某多金属金矿石矿物组成复杂,金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属典型的高砷高硫微细粒难处理金矿石。依据矿石特性,确定采用优先浮选金、铅-金铅尾矿浮选锌及硫砷分离回收剩余金的工艺技术路线,并通过详细深入的试验研究,较好地解决了该高砷高硫微细粒复杂多金属难处理金矿石的选矿技术难题,获得了较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该成果已被该多金属金矿500 t/d选矿厂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15.
16.
内蒙古某金矿山原矿金品位为2.83 g/t,其中金银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脉石矿物连生紧密,不利于单体解离。为了进一步实现金矿的高效富集,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确定了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流程,并进行了详细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1)矿石中含有少量银金矿和碲银矿,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其中黄铁矿中金含量为62.20 g/t,占矿石中金总量的41.61%,磁黄铁矿中金含量为32.30 g/t,占矿石中金总量的23.77%,脉石矿物以石英、绿帘石、绿泥石、长石和云母等矿物为主。(2)以"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为主要捕收剂,5460为辅助捕收剂,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二段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75%的条件下,采用两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工艺流程,获得了金品位38.00 g/t、回收率80.06%的精矿产品,较原浮选流程中金矿品位提高13.8%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6.75个百分点,有效实现了金矿的富集。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金矿因深部矿石性质变化导致浮选工艺指标恶化并致使选矿回收率大幅降低的问题,进行了直接浮选与中矿再磨后浮选等试验研究。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优化了选别工艺,解决了因矿石性质变化导致浮选指标恶化的问题。试验最终获得了金精矿产率为3.0%、金品位为87.91 g/t、金回收率为95.06%的工艺指标,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山东某金矿选厂在破碎段经洗矿、分级、浓缩脱出的矿泥含金量与原矿相当,但粒度过细,进入浮选系统后会恶化浮选过程。为此,分别采用浮选机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该矿泥进行了单独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矿泥经浮选机1粗1精2扫选别,可获得平均金品位为90.73 g/t、平均金回收率为77.91%的合格精矿,经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1粗1精选别,可获得平均金品位为98.43 g/t、平均金回收率为87.93%的合格精矿,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不仅选别指标明显优于浮选机,而且可比浮选机减少2次扫选作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