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循环流化床颗粒流动特性的直接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循环流化床是一种新型式的流化床,采用多风室非均匀布风实现床料颗粒的大尺度循环流动,从而增强了颗粒的横向混合。内循环流化床已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制能,其燃烧速度、燃尽率及污染物排放优于传统的链条炉或鼓泡床。但是,目前设计的内循环流化床普遍较小,还不能满足城市垃圾的处理要求.根本原因在于对床内的气-固流动特性,特别是颗粒的运动规律没有深入的认识。内循环流化床内的气一固流动属于稠密的两相流,通过试验手段,如PIV、PDA也很难获得床内单个颗粒的运动特征。因此,采用前言的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模型对二维内循环流化床内的颗粒流动进行直接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非均匀布风内循环流化床内确实存在颗粒的大尺度循环流动。图4表1参5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惯性分离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气固分离器的研究手段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采用脉动频谱随机轨道模型数值模拟U型和鳍片束惯性分离器内气固两相流的流动性特性,为深入研究分离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的方法较好地模拟了惯性分离器内气流动与颗粒的运动轨迹,计算的分级效率曲线与试验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气固两相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对多孔布风鼓泡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床内压力分布,气泡的运动行为,以及气相和颗粒相速度的分布情况,并将模拟结果与相应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用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5.
6.
建立了1台热输入0.1 MW的加压喷动流化床煤部分气化炉和相同尺寸的冷态模型试验装置,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压力对喷动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采用了非稳态欧拉多相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压力增大,床内的中心喷动区和环形区的空隙率均相应减小;颗粒在较高工作压力下的轴向速度大于较低压力工况下的速度值;在压力为0.1~0.3 MPa时,模拟工况的流动状态与试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
8.
流化床密相区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一直是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热点。基于Eulerian双流体模型,本文建立了流化床内的气固两相流动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流化床密相区两相流动特性、床内气泡的产生运动和爆裂等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中,将颗粒相看作是连续介质,建立与气相相同形式的数学模型;采用了离散介质动力理论,引入颗粒温度来描述固相粘性应力,并用气固曳力进行气固两相耦合。模拟得到了气泡产生、运动和爆裂的变化过程,与实验结果相一致。采用不同的曳力模型对流化床稠密两相流动进行了模拟,与Kuipers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Gidaspow曳力模型描述流化床稠密两相流动特性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的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石英砂和稻壳为实验床料,在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冷态实验装置上对颗粒的内循环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高速区和低速区的流化速度、结构尺寸和侧风量等对颗粒内循环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低速区流化速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高速区风速增大,颗粒循环量先增大后减小;流化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颗粒循环量随孔口和侧风量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趋势逐渐变缓.实验给出了合理的运行设计参数.通过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石英砂和稻壳通过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孔口的颗粒循环量关联式,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误差分别小于6%和14%,能较好地预测孔口颗粒流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一二次风配比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流动特性的影响,对三种一次风率(0.46、0.5、0.54)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欧拉框架下的双流体(TFM)模型,通过对比炉内颗粒浓度云图、颗粒浓度曲线图和气相轴向速度曲线图,分析炉内颗粒流动形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一次风率增大时,一次风速增大,二次风速降低,炉膛底部入口处颗粒堆积减少,当一次风率为0.46时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环核流动形态。因为在炉膛中上部分细颗粒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当细颗粒从炉膛出口被夹带到旋风分离器时,分离器内无论浓度场还是速度场,一次风率的改变并未对其造成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稀疏气固两相流动中颗粒分离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循环流化床铁矿粉烧结技术中的关键问题,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密度床料颗粒在床内的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将气相场和离散颗粒场分别用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进行处理,在每一时间步长内对气相场和离散颗粒场的相互作用进行耦合,得出了不同密度混合床料在循环流化床内的分离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国外相同研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更好地研究循环流化床内颗粒的混合行为和揭示颗粒的混合机理,将离散单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相结合,对床内颗粒的轴向混合与径向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气体和颗粒运动速度的角度将轴向混合与径向混合结合起来,对床内颗粒的整体混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颗粒特征浓度标准差对颗粒的混合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床内气体的速度场、颗粒的速度场和体积分数分布.结果表明:颗粒与气体的速度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床内呈现上部稀相下部密相;颗粒的轴向混合效果优于径向混合效果,增大流化风速有助于加速颗粒的混合,且颗粒轴向混合对流化风速的敏感性低于径向混合. 相似文献
15.
16.
CFB锅炉物料循环实现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大量物料参与循环是CFB锅炉区别BFB锅炉的主要特征的观点,讨论了CFB锅炉物料循环实现的条件,并对国产CFB锅炉出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吴文超 《能源技术(上海)》2007,28(2):79-81
对孤网运行作了概述,并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适应孤网运行的特点作了描述,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参与孤网运行的若干问题,总结了流化床锅炉参与孤网运行的优越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吸收塔的结构特点,并对某项目燃用设计煤种时不同负荷条件下吸收塔内烟气流场的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和分析。验证了该项目吸收塔设计的合理性及实际运行时对负荷的适应性,为吸收塔的优化设计和稳定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