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29日一上班,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规划研究所资源评价室的技术人员,就开始忙着收集华北油田深县凹陷的各类地质数据,为其研发的能“透视”地下油气资源的新软件,做现场试验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规划所战略研究室主任董大忠表示,未来中国贞岩气勘探开发应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7月20日至21日,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的主持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项目"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油气资源形成保持机制与分布预测"在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式启动。项目由勘探院牵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联合攻关,教育部4所大学以及中科院3个研究所共同参与,勘探院张水昌教授任项目负责人。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一直存在着理论难题与技术难点,万米目标的实现充满挑战和风险,但是深层资源勘探是未来国家能源的重要保障,是大国崛起的基础,是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拓展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促进我国生物气研究和勘探工作的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贾承造院士的提议,“生物气低熟气藏形成条件与资源分布”研讨会于2005年3月10日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鄂尔多斯分院、大庆油田分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发布《全球油气勘探形势及油公司动态(2017年)。这是中国油公司首次向全球发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气资源数据、勘探趋势与油公司动态的科学研判。报告指出,深水、深层、致密储集空间已成为未来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三大有利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企业》2006,(4):39-43
赵文智赵文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文智同志长期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综合研究,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战略规划、叠合盆地油气分布规律与含油气系统评价等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应用》2013,(2):125-127
<正>1非常规油气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技术有效规避勘探风险非常规油气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技术快速发展,在致密油气和可燃冰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预测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规避了勘探风险。近期,纯随机模拟法和资源密度网格预测法等5种评价新方法相继推出,可满足资源评价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2):220-220
为了拓展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促进我国生物气研究勘探工作的快速发展,根据贾承造院士的提议,2005年3月10日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中心召开了“生物气低熟气藏形成条件与资源分布”研讨会。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鄂尔多斯分院、  相似文献   

9.
42岁的潘校华,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海外油气资源研究已有22个年头,是中国石油目前在职的较早从事海外油气研究为数不多的人员之一,更是中国石油海外研究中心勘探一路的领军人物,在国际油气资源研究领域享有老资格“年轻勘探专家”的美称。  相似文献   

10.
①非常规油气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技术有效规避勘探风险。近期,纯随机模拟法和资源密度网格预测法等5种评价新方法相继推出,可满足资源评价的不同需求。纯随机模拟法细化了评价地区和评价过程,针对已钻井区和未钻井区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数学模型和评价步骤,弥补了传统类比法存在的不足,大大提高了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度与空间分布预测的精确度;资源密度网格预测法是针对连续型油气区带而推出的一种资源评价新方法,解决了传统类比法没有考虑不同评价单元最终可采储量的空间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评价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较好地预测油气资源在空间的分布。②深层油气"补给"论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
陈新丽,陈宝树,冯英俊.利用小波技术综合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储层评价和油气预测.测井技术,1998,22(增刊):37~39辽河油田盆地内部中浅层勘探已进入比较成熟阶段,中深层勘探是今后勘探工作的主战场之一。辽河油田测井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石油数学研究所合作,应用小波技术、最小熵反褶积技术及多元统计判别理论,对清水洼陷S1+2地层的储层分布、含油气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该地区的储层评价及油气预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类对油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已超过150年,油气勘探进展大致划分为油气苗找油气、圈闭找油气、油气系统理论找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藏勘探4个阶段。非常规油气勘探是对常规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在经典油气地质理论认为不可能形成油气藏的禁区发现了大量连续分布的非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虽然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才能获得有效产能,但具有广泛连续的分布特征且资源潜力巨大,与常规油气藏的最大差异在于其运聚成藏不受浮力主导和圈闭控制。当前,非常规油气勘探在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包括非常规与常规油气藏的差异性表征困难、无统一分类方案、分布边界不清、无量化判别标准、关联性不明、尚未建立起联合成因模式等。全油气系统概念的提出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新的理论指导,其研究内容涉及油气成藏全要素、形成演化全过程、资源分布全系列、预测评价全方位。基于全油气系统的学术思想,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项目课题的资助下,以油气门限控藏研究为切入点,重点剖析了中国6个代表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12 237口探井中80 762个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的钻探结果,并与北美地区已发现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进行对比,结合全球1 186个盆地已探明的52 926个油气藏的差异性统计分析,在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研究中取得了4方面成果:1发现全油气系统内普遍存在3类10种油气门限,揭示其成因机制和控油气特征,提出了研究方法和判别标准;2建立了油气运聚门限联合控油气资源形成分布模式,提出了有效资源量预测评价新方法;3建立了动力场控油气藏分布模式,提出了有利成藏领域和成藏区带预测评价新技术;4建立了分布门限组合控藏模式,研发了有利成藏区带和钻探目标优选新技术。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在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成因分类、剩余资源预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成效展示了未来全油气系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会议宗旨:中国陆相沉积盆地广泛分布、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20世纪中叶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产生了以陆相生油与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为核心的陆相石油地质学,不仅丰富了世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宝库,而且有效地指导了中国陆相盆地油气勘探,发现了大量以构造型油气藏为主体的油气储量,建成了大庆、渤海湾、长庆、新疆等十几个重要油气生产基地,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陆上油气勘探已进入了构造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并重的新阶段,部分盆地已进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新时代。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领域不断扩大,盆地从陆相断陷一种类型,扩展到陆相坳陷和前陆等多种盆地;层段从源内一种成藏组合,扩展到源内、源上和源下三种成藏组合;地域从东部老油区,扩展到中西部新油气区,已相继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等盆地的碎屑岩和火成岩等储层中,发现了一批大型或特大型岩性地层油气田。最近几年,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占60%以上;从剩余资源潜力看,岩性地层油气藏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是我国陆上最现实、最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发展,广眨交流不同类型盆地沉积、成藏和油气分布规律方面取得的理论认识,相互学习,借鉴国内外关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技术、方法和经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沉积学会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联合,拟于2007年5月在北京召开“陆相盆地系统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碳/氢同位素在线测试标准物质研讨会于2007年4月7—11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召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研究院和“中心”等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油气资源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油气资源评价是油气勘探决策的基础,其评价结果是影响着油气的勘探方向的投资方向,同时其所提供的信息及其可靠程度也影响着一地区的勘探进程。作者将目前存在的资源评价 方法分成三大类,即物质平衡法、储层体积法和发现过程法,并系统阐述了每一类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优势与不足,指出目前所存在各类方法中,都没有提供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的定量预测信息。随着今后的勘探程度的提高及勘探难度的加大,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效益,定量预测油气资源的 空间分布将是油气资源评价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直属的科研机构,1995年2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阴荏苒,转眼10年过去。博士后流动站建立10年来,为石油系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高级科技人才,已累计招收博士后超过100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研究院所承担的国家或股份公司重大项目中,如中国石油重大预探领域评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国家973项目、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等等,作为骨干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石油勘探总体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天然气勘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新发现油田49个,气田31个,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4.42×10~8t,天然气9187×10~8m~3,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股份公司管理、各油田分公司努力以及采用先进适用的主导勘探技术是分不开的,虽然油气勘探工作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但从资源潜力、勘探技术进步及近期发展趋势看,都具有持续发展的势头,为“十五”期间油气勘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指出了“十五”油气勘探的主攻目标和天然气勘探的主攻区域。  相似文献   

18.
�⾮�����Ͼ�������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东部油田已进入成熟勘探阶段,但由于受当时勘探技术条件的限制,使一部分老井尚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未被发现。随着现代勘探技术的进步,东部油田采用测井技术复查老井油气层,挖掘油田内部油气资源潜力,取得了“增储上产”的显著成果。大庆油田对测井一次解释数据进行了重新核实和校正,采用新研究出的测井解释图版和评价方法,根据裸眼井和套管井的中子伽马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重新评价老井是否存在气层,取得了良好效益。胜利、  相似文献   

19.
客观认识油气勘探程度、油气资源潜力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公司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文章认为业界现行的依据资源探明率判别勘探程度的做法并不能客观反映油气勘探现状,提出并建立了基于资源探明率、储量增长趋势、勘探目的层变化、油藏类型变化、储量品质及规模变化5项指标划分勘探程度的新标准。与传统评价结果相比,我国陆上重点盆地油气勘探程度均有明显提升;石油勘探程度总体处于中期偏后,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陆上石油勘探已进入晚期阶段,渤海海域、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处于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程度低、潜力大,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进入中期阶段,具备稳定规模增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我国东部各含油气盆地的地震勘探,已逐渐摆脱了单纯以几何形态编制构造闯、寻找构造圈闭的做法,开始进入了应用各种地震讯息,全面研究构造、沉积和油气资源预测的阶段。在综合应用地震反射结构、振幅、频率、相位、速度、反射系数等讯息,解释沉积相,研究储集层和隐蔽圈闭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