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冷连轧张力公式推导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了一个新的冷连轧张力公式,并对现有的主要张力公式进行了仿真研究。本文推荐的公式考虑因素多,精度高,可用于对张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静  王京 《工程科学学报》2003,25(4):354-357
针对某双机架可逆冷连轧卷取机卷取张力控制中存在的张力波动问题,引入预测控制算法,在间接一直接张力复合控制思想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器代替原系统张力PI调节器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动态特性改善,保证了张力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冷连轧机卷取张力控制的性能直接影响成品钢卷的质量。本文介绍的卷取机恒张力控制技术包含直接张力控制模式和间接张力控制模式,两种模式可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切换,保证了在卷取机动态调速和末机架辊缝频繁调整的复杂条件下,卷取张力仍能保持稳定精确。此控制技术在华北某冷轧厂五机架冷连轧生产线上成功应用,投入生产后取得了满意的卷取效果,证明了该技术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马鞍山钢铁公司H型钢厂连轧线上粗轧机组的小张力控制(MTC)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讨论了实现MTC的传动控制方法和PLC控制方法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秒流量方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厚度偏差和张力波动对速度的影响,推导并建立了1个冷连轧综合速度控制模型,并根据动态结构图配置了控制器.通过对比仿真研究,进一步优化了控制器参数,在某1 550 mm冷连轧生产应用中,将张力、厚度指标作为控制目标.速度参数作为控制对象,使张力波动从调整前的300 kg减小到目前的90 kg,...  相似文献   

6.
7.
针对冷连轧升降速过程中轧制压力的波动造成冷连轧机组升降速阶段轧制不稳定和板形质量不佳等问题,为了减小轧制力波动,获得优质板形,在结合冷连轧机组的设备及工艺特点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乳化液流量充足与不足两种情况下轧制速度的波动对轧制压力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冷连轧升降速过程中板形演变机理.在此基础上,以冷连轧机组升降速过程中整...  相似文献   

8.
流量AGC在1450热连轧机的实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轧张力公式证明:影响张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厚度变化,厚度对张力的影响比速度影响大千百倍,从而提出在热连轧机上同冷轧机一样用流量AGC使张力和厚度恒定。该方法在攀钢热连轧机上实验成功,已在生产中应用。实用效果表明厚度精度提高一倍以上,同时宽度波动可大为减小。  相似文献   

9.
冷连轧过程乳化液流量综合优化设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冷连轧机组机架之间乳化液流量分配固定且不能随着轧制速度变化而动态调整的问题,经过大量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充分考虑到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首次提出了一个乳化液冷却能力系数的基础上,以保证冷连轧机组整体冷却效果最佳、机架间冷却能力均匀作为控制目标,以机架所允许的乳化液流量许用最大值以及乳化液理论最佳流量作为约束条件,给出了乳化液流量动态综合优化设定方法,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某1 2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充分发挥了各机架乳化液的冷却能力,同时避免了因乳化液流量供给不足产生的轧制压力异常增大以及轧制压力“倒挂”等问题,为现场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热连轧张力复合控制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进之  王文瑞 《冶金自动化》1997,21(3):10-13,21
70年代日本、德国分别研制了带张力观测器的微张力控制系统代替活套支持器,并在生产上取得一定效果;但是,20我年来未能在热轧精轧机上普遍应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控制器设计上未能突破秒流量相等条件的局限性。现提出用张力状态方程设计张力最优控制器,进一步将张力最优控制器与预控速度的恒张力控制系统结合,热连轧张力复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进之 《冶金设备》2004,14(1):7-11
武钢、宝钢两套冷连轧机代表了冷连轧技术发展水平 ,用连轧张力理论对这两套冷连轧机的厚控系统作了深入的分析、讨论 ,给出了其中最主要厚控环节 -连轧AGC和张力AGC的数学模型。对宝钢厚控系统提出了改进方案 ,利用DAGC可以简便地实现穿带、正常轧制、抛尾 ,而不用分别采用APC、恒压力、压力AGC三种控制方式 ,并且DAGC实现恒压力控制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提高卷取机张力控制精度的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宇 《有色设备》2000,(2):11-13
本文在张力控制原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影响张力控制精度的各种因素 ,并在实际调试中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其中“nf—ng”开关切换式动态补偿方案较有新意。  相似文献   

13.
冷连轧连续轧制是1970年日本钢管首先实现的,其核心技术之一是动态变规格。日本动态变规格的设定控制数学模型是用秒流量相等条件,目前国内外冷连轧机基本上还都是用原日本钢管数学模型。我国对动态变规格技术十分重视,1978年在鞍钢开过专门会议,并发表专辑。当时钢铁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合作开发了以动态张力为基础的动态变规格设定数学模型,该文在冶金自动化学术会议上发表,当时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于1979年在《钢铁》上发表。该文发表时间已久,但其基本观点、内容还是正确的、实用的。本文新增加了用Ф函数的设定数学模型,使其动态变规格设定控制模型更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的板带轧制生产过程中,轧件内部的金属流动情况是很难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利用ANSYS/LS-DYNA显式动力分析软件,在热连轧过程中张力对轧件内部的金属流动影响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对板带材轧制过程中节点的位移矢量和轧制力进行分析,得出了张力对轧件内部金属流动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与现场数据基本吻合,可以为轧制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板带出口厚度的补偿控制、压下调节量的补偿控制、油膜厚度的补偿和辊缝零位实现对热连轧板带厚度控制的补偿,提高板带出口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16.
李万军 《冶金设备》2012,(Z1):98-99,12
分析了沙钢1700mm热连轧V2粗轧机设备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造方案,在热连轧粗轧机上首次采用了工作辊提升轨道这一结构形式。改造后,不仅有效提高了作业时间,还有效降低了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7.
依据热连轧油缸使用工况特点、故障类型、使用维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比例伺服系统油缸的使用、维修、管理技术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南某公司“1+4”铝热连轧机升级改造过程中产生张力波动问题,分析了影响张力波动因素,结合前后张力对前滑值的影响,完善了连轧张力公式,完全模拟铝热连轧从F1机架到F4机架穿带建张过程,并构建出四机架张力动态框图。由于连轧张力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性,使得常规PID控制器难以满足要求,所以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然后与小脑神经网络(CMAC)复合进行控制,解决了铝热连轧穿带过程中控制器参数难以在线实时改变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PSO+CMAC复合控制的使用大幅度地减小系统超调量、过渡时间,降低了机架间张力耦合程度。  相似文献   

19.
姚舜 《冶金设备》2014,(1):39-42,65
介绍了宝钢某热镀锌机组出现拉矫机振动纹缺陷后的故障排除的经过,并着重对振动检测数据分析和诊断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