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了可转位球头立铣刀周刃与端刀搭接方法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计算出搭接处附近所加工出的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周刃修型的控制参数,提出了减少加工误差的措施,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加工刀片槽底面计算机床调整参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刀片槽加工过程中由于各调整参数的误差而产生的对铣刀切削刃位置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进而确定了对铣刀切削刃位置影响最大的参数,并给出了由此而产生的加工表面形状误差。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加工刀片槽底面计算机床调整参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刀片槽加工过程中由于各调整参数的误差而产生的对铣刀切削刃位置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进而确定了对铣刀切削刃位置影响最大的参数,并给出了由此而产生的加工表面形状误差。 相似文献
4.
可转位球头立铣刀最大进给量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吴能章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2,21(2):1-3
基于可转位球头立铣刀的几何造型,建立了最大进给量计算的数字模型。该模型可容易地计算出使用该种刀具加工时的最大进给量,从而避免了刀具的损坏,并保证了被加工件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吴能章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2):1-3
基于可转位球头立铣刀的几何造形 ,建立了最大进给量计算的数字模型。该模型可容易地计算出使用该种刀具加工时的最大进给量 ,从而避免了刀具的损坏 ,并保证了被加工件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可转位球头立铣刀的设计中,为了减少刀片规格、有利于刀片的标准化,将理论上求得的刀片圆弧半径圆整成整数。作者分析和计算了由此而产生的加工表面形状误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全面介绍了可转位球头立铣刀的设计理论,造型方法,制造手段,并介绍了样刀的切削试验和研制的球头立铣刀的特性.同时提出加工刀片槽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在可转位球头立铣刀的设计中,为了减少刀片规格、有利于刀片的标准化,将理论上求得的刀片圆弧半径圆整成整数。作者分析和计算了由此而产生的加工表面形状误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全面介绍了可转位球头立铣刀的设计理论,造型方法,制造手段,并介绍了样力的切削试验和研制的球头立铣刀的特性。同时提出加工刀片槽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立装机夹式球头立铣刀端刃几何造型的数学模型 ,利用该模型可计算出刀体上刀片槽的加工调整参数 ,刀片圆弧半径以及铣刀几何角度沿切削刃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吴能章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2):27-29
使用微分几何中的曲率算法,建立了用圆柱形砂轮刃磨球头立铣刀端刃后刀面时,砂轮与S形端刃的曲率干涉校核的数学模型,借助于该模型,可确定不发生干涉的砂轮参数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分几何中的曲率分析方法对球头立铣刀前刀面上端刃法线方向和切屑流出方向的法曲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 ,并给出了切屑流经前刀面时卷曲半径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立铣刀前角对刀具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的影响作了有限元数值计算,给出了应力、变形随前角变化的关系曲线。这种单因素务析方法可为其他关键参数分析所借鉴,也为多因素分析及刀具几何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周铣加工表面形貌仿真新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主轴偏心,基于周铣过程中刀具切削刃上任意点与工件相对运动的轨迹方程和周铣过程几何特征,构造出可以求解周铣加工表面上任意一点形貌高度值的三维表面形貌仿真算法,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算例。该算法无需对刀齿进行微段离散,并且不依赖于工件网格划分,加工表面上任意一点形貌高度值的计算次数等于刀具齿数,具有通用性好、运算速度快、结果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刀具磨损过程中已加工表面质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必然会发生磨损,但刀具的磨损规律多种多样,磨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只有找出不同切削刀具、在不同切削条件下刀具磨损与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变化规律,才能为金属切削加工提供指导依据.并进一步实现对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有效控制。为此,笔者进行了硬质舍金薄切削铝舍金的实验,以探究硬质舍金刀具磨损过程中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刀刃钝圆半径的变化与刀具磨损状态之间的联系。实验研究发现,刀具磨损过程中,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与刀刃钝圆半径的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