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对一例Ph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以检测其是否存在隐蔽的bcr-abl基因重排,排除bcr-abl融合基因假阴性可能,验证其Y染色体缺失的异常核型.方法 采用位点特异性探针GLPbcr-abl(绿/红)额外信号(ES)探针检测bcr-abl基因重排;采用着丝粒探针CSP 18/CSP X/CSP Y(蓝/绿/红)检测Y染色体缺失.结果 GLP bcr-abl ES探针计数200个间期细胞,100%为两红、两绿信号,Ph染色体为阴性;着丝粒CSP 18/CSPX/CSP Y探针计数200个间期细胞,67%细胞为两蓝一绿信号,色信号丢失,存在Y染色体缺失.结合其病情特点,Y染色体缺失为后天获得性.该例Ph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CML患者预后差.结论 Ph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CML患者病情进展凶险,预后差;FISH技术检测染色体异常特异、可靠,有助于对不典型CML患者确诊,关于不典型CML患者的分子生物学本质有待进一步病例积累及研究揭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衍生9号染色体[der(9)]部分序列缺失情况,探讨LSI 9q34探针在检测der(9)缺失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CML患者采用不加任何刺激剂的骨髓进行24 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吉姆萨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应用ES/DCDF探针及LSI 9q34探针对骨髓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并检测der(9)部分序列缺失.结果 52例中经ES/DCDF探针检测全部为ber-abl融合基因阳性,其中12例患者伴有der(9)部分缺失,占23.0%,经LSI 9q34探针检测有11例患者伴有der(9)部分缺失.结论 LSI9q34探针在判断CML患者是否伴有der(9)缺失方面有较好的特异性.伴有缺失的患者疾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甲磺酸依马替尼治疗不能完全逆转其负性作用,建议所有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CML患者均应行 LSI 9q34探针检测,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蒽环类药物(ATC)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4例初发APL患者均符合FAB分型诊断标准,其中25例行荧光原位免疫杂交(FISH)检查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均以ATRA+As2O3双诱导,白细胞>15×109/L时,加用ATC,达完全缓解(CR)后,每月以ATC联合阿糖胞苷(Ara-C)化疗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继以ATC联合化疗、ATRA、As2O3序贯.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4例APL患者,早期死亡1例(诱导治疗1周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颅内出血),43例达CR,CR率97.73%,获得CR的时间(27.3±5.2)d,43例目前均持续CR,25例初诊时PML-RAR α融合基因阳性者,巩固化疗结束时均转为阴性,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TRA与As2O3联合ATC治疗APL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中FGR和TP73的基因改变,验证前期基于芯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研究结果,为PTCL-NOS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间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34例PTCL-NOS(其中19例经过a-CGH检测)中FGR和TP73的基因改变,所用探针为缺口平移法自制的FGR和TP73特异位点探针以及商品化1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CEP1).结果 34例中出现基因改变者7例(20.6%),其中FGR扩增1例,TP73扩增2例;FGR和TP73同时出现基因改变4例(11.8%),其中同时杂合性缺失(LOH)1例,同时扩增3例.CEP1扩增4例(11.8%),与TP73/FGR基因扩增同时存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基因改变组较基因无改变组以及TP73改变组较TP73无改变组均有预后不良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ISH结果部分验证了前期a-CGH的研究发现;淋巴瘤相关基因FGR和TP73改变以及1号染色体多倍体可能在PTCL-NO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及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运用瑞特染色法、FAB细胞形态分类标准、流式细胞术(FCM)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遗传学染色体吉姆萨显带技术及RT-PCR技术对70例确认有t(8;21)与AML1-ETO融合基因双阳性的AML患者及70例正常染色体核型的AML患者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70例t(8;21)AML患者中M11例,M2 64例,M4 3例,无法分型的急性白血病(AL)2例;免疫表型分析发现CD13、CD33、CD34、CD117高表达,40%表达CD19,11%表达CD15,10%表达CD11b,7%表达CD7;遗传学显示50%的t(8;21)AML患者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为性染色体丢失、9q-及超二倍体;RT-PCR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100%阳性.CD+19t(8;21)AML患者完全缓解(CR)率72%,CD+19伴CD+7t(8;21)AML患者CR率为0,正常核型CR率31%.结论 t(8;21)AML患者主要在M2中集中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较多见.CD19表达较高,而CD7表达极低,CD34、CD117高表达,这些抗原的表达可能与核型密切相关.CD+19是预后良好的指标,但同时出现CD+7,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