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I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的IA方案治疗的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例患者经IA方案治疗后达持续缓解.结论 IA方案适用于初发、缓解后AML的治疗,可作为首选方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低标准剂量DAG方案治疗老年人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柔红霉素(DNR)40 mg/d,静脉注射,第1天至第3天;阿糖胞苷(Ara-C)100 mg/次,1次/12 h,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7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μg/d,皮下注射,第1天至第7天,休息14 d,重复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CR)9例(50.0%),部分缓解(PR)5例(27.7%),总有效率77.7%.结论 DAG方案治疗老年人低增生AML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例低增生性AML患者采用CAG方案,阿柔比星(Acla)14 mg/m2,第1天至第4天,静脉注射;阿糖胞苷(Ara-C)10 mg/m2,第1天至第14天,每12 h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2,第1天至第14天,皮下注射,并于第1次注射Ara-C之前12 h开始使用,最后一次注射Ara-C前12 h停用;当中性粒细胞>10×109/L时,暂时减少或停用G-CSF.结果 2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4例(48.3%),部分缓解(PR)7例(24.1%),总有效率72.4%,治疗失败(NR)7例,早期死亡1例.结论 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AML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的时间,降低化疗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65岁以上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临床特征、骨髓象、外周血、染色体、免疫分型、应用小剂量Ara-C化疗效果等.Ara-C 15 mg/m2,皮下注射,2次/d.结果 32例老年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93%),部分缓解(PR)19例(58.3%),总有效率68.6%;FLT3-ITD阳性的患者疗效差,有染色体复杂异位的患者疗效差.结论 小剂量Ara-C姑息性治疗65岁以上AML患者有一定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米托蒽醌联合替尼泊苷(MT)方案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诱导缓解中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并观察疗效与白血病染色体核型的关系.方法 将33例M5患者按治疗史分两组:初治组23例(A组)、DA(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或HDA(三尖杉酯碱、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1个疗程无效组10例(B组).按核型预后分两组:预后中等组29例(C组),预后不良组4例(D组),均采用MT方案2个疗程诱导缓解,分别统计4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MT方案对A、B组的M5诱导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3%(19/23)及60%(6/10),有效率达91%(21/23)及70%(7/10).C、D组CR率分别为83%(24/29)及25%(1/4),有效率为88%(26/29)及50%(2/4),其中复杂核型CR率为0(0/3),非复杂核型的11q23染色体异常患者一次化疗达CR率100%(4/4).MT方案对M5化疗后白细胞最低点在第(7±3)天出现,为(0.4±0.2)×109/L,白细胞<1×109/L时间达(8±5)d,未见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MT方案简单有效、较安全,是治疗M5的较佳化疗方案,对1个疗程DA、HDA方案无效者亦可试用.MT方案化疗疗效与核型预后分组有关,对11q23染色体异常的M5患者疗效较好,对复杂核型患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HAG预激化疗作为诱导缓解方案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MDS-RAEB)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对应用HAG预激方案治疗的21例AML和9例MDS-RAEB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包括疾病完全缓解(CR)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21例老年AML患者中,HAG诱导缓解的有效率为66.7%(14/21),其中CR率为47.6%(10/21);9例老年MDS-RAEB患者中,CR率为55.6%(5/9):HAG预激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因骨髓抑制继发的感染,调整化疗方案后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HAG预激化疗作为诱导缓解方案适用于老年AML和MDS-RAEB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EPOCH方案治疗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 PTCL)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为PTCL老年患者28例,采用EPOCH方案治疗:依托泊苷50 mg/m2、表柔比星12mg/m2、长春新碱0.4mg/m2溶解于0.9%NaCl溶液持续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4天;环磷酰胺750 mg/m2静脉滴注,第5天;泼尼松60 mg/m2口服,第1天至第5天,每21 d为1个疗程.依据WHO标准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共完成85个疗程EPOCH方案化疗,中位化疗2个疗程,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5例,总有效(OR)率71.4%(20/28),总体平均生存时间20个月.初治患者CR率64.7%(11/17),PR率23.5%(4/17),OR率88.2%(15/17),明显高于诱导化疗失败的难治性患者[分别为36.4%(4/11)、9.1%(1/11)和45.5%(5/11)].两组O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5.99,P<0.05),且初治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难治性患者(24个月与13个月).EPOCH方案化疗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3.6%(15/28)和50.0%(14/28),非血液毒性发生率较低,初治与难治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CH方案是治疗老年PTCL患者有效而且耐受性较好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98例初发APL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ATRA+DA双诱导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ATRA每天25 mg/m2,ATO每天0.15 mg/kg(ATRA后第10天开始)联合治疗,直至完全缓解(CR),CR后接受ATO和ATRA联合巩固治疗.比较两组CR率、PML-RAR α融合基因转阴时间及5年无病生存率.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CR率分别为89.5%(43/48)和90.0%(45/50),获得CR时间分别为(30.0±5.1)d和(28.1±4.4)d,两组CR率(x2=-0.068,P=0.946)及获得CR时间(t=1.757,P=0.083)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获得CR的患者中,3例分别在CR后第276、385和394天复发.所有患者发病时PML-RAR α融合基因均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CR时分别有25.0%(5/20)和29.4%(5/17)转阴,巩固后分别有92.5%(37/40)和97.6%(41/42)转阴.对照组和治疗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5.3±5.9)%和(87.6±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2,P=0.630).结论 ATO联合ATRA能有效治疗初发APL患者,可以作为常规化疗方案外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FCR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年龄<70岁且CD20阳性的初治或既往仅用苯丁酸氮芥治疗的CLL患者,应用FCR方案治疗,利妥昔单抗3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氟达拉滨25 mg/m2,第2天至第4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250 mg/m2,第2天至第4天,静脉滴注。28d为1个疗程,治疗4~6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共入组17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16/17),完全缓解率为35.29%(6/17)。Ⅲ-Ⅳ级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结论FCR方案治疗CLL疗效确切,患者耐受良好,可以作为初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及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运用瑞特染色法、FAB细胞形态分类标准、流式细胞术(FCM)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遗传学染色体吉姆萨显带技术及RT-PCR技术对70例确认有t(8;21)与AML1-ETO融合基因双阳性的AML患者及70例正常染色体核型的AML患者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70例t(8;21)AML患者中M11例,M2 64例,M4 3例,无法分型的急性白血病(AL)2例;免疫表型分析发现CD13、CD33、CD34、CD117高表达,40%表达CD19,11%表达CD15,10%表达CD11b,7%表达CD7;遗传学显示50%的t(8;21)AML患者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为性染色体丢失、9q-及超二倍体;RT-PCR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100%阳性.CD+19t(8;21)AML患者完全缓解(CR)率72%,CD+19伴CD+7t(8;21)AML患者CR率为0,正常核型CR率31%.结论 t(8;21)AML患者主要在M2中集中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较多见.CD19表达较高,而CD7表达极低,CD34、CD117高表达,这些抗原的表达可能与核型密切相关.CD+19是预后良好的指标,但同时出现CD+7,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HA(LD-HA)方案及标准方案序贯诱导法治疗高危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方法 对50例不适合常规诱导的高危ANLL患者(LD-HA组)进行了序贯诱导.第1个周期诱导方案为LD-HA,首次诱导仍未缓解者,更换为标准方案(DA或HA)诱导.选择同期以DA或HA方案诱导治疗的23例ANLL患者(DA/HA组)作为对照,最多诱导2个周期.结果 LD-HA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80.0%(40/50),诱导过程死亡2例;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9.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0%、24.1%、18.8%.DA/HA组共17例完全缓解,缓解率为73.9%;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9.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58%、27.1%、27.1%,两组相比,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9、0.237、1.807,P值均>0.05).结论 以LD-HA及标准方案序贯诱导高危ANLL患者,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及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ATRA每天25mg/m2联合As2O310mg/d(联合组)治疗的35例APL患者达完全缓解(CR)时间、CR率、早期病死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与单用As2O3 10 mg/d(单药组)治疗的33例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CR率为94.3%(33/35),与单药组[90.9%(30/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获得CR时间为26.1 d,短于单药组的30.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药组APL分化综合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早期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WBC组比中、低WBC组CR率低,死亡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WBC组与中W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联合ATRA较单用As2O3治疗初诊APL获得CR时间短,WBC>10×109/L为预后不良的因素,APL分化综合征应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家族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早现遗传现象.方法 收集文献报道的家族性AML家系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个家系共46例AML患者,第1、2、3代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x±s)分别为(51.93±12.85)、(26.94±14.42)、(11.27±12.20)岁,第2代平均发病年龄较第1代提前24.19岁,第3代平均发病年龄较第1代提前15.67岁,各代之间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第1代与第2代、第2代与第3代之间累计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早现遗传是家族型AML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蒽环类药物(ATC)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4例初发APL患者均符合FAB分型诊断标准,其中25例行荧光原位免疫杂交(FISH)检查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均以ATRA+As2O3双诱导,白细胞>15×109/L时,加用ATC,达完全缓解(CR)后,每月以ATC联合阿糖胞苷(Ara-C)化疗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继以ATC联合化疗、ATRA、As2O3序贯.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4例APL患者,早期死亡1例(诱导治疗1周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颅内出血),43例达CR,CR率97.73%,获得CR的时间(27.3±5.2)d,43例目前均持续CR,25例初诊时PML-RAR α融合基因阳性者,巩固化疗结束时均转为阴性,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TRA与As2O3联合ATC治疗APL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沙利度胺联合美法仑+泼尼松方案(MPT)与美法仑+泼尼松方案(M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与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MPT组26例,美法仑每天9 mg/m2口服,第1天至第4天,泼尼松60 mg/m2,第1天至第4天,或者美法仑每天4 mg/m2口服,第1天至第7天;泼尼松每天40 mg/m2口服,第1天至第7天,28 d为1个疗程,沙利度胺白化疗开始持续给药,100~200 mg/d,每4周为1个疗程,MP组21例,美法仑及泼尼松用法用量同MPT组,6个疗程后评价总疗效结果 MPT组的总有效率(ORR)为65.4%,明显高于MP组的42.9%(P>0.05);MPT组中位反应时间为2个月,MP组为3个月;MPT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及清货白升高明显高于MP组(P<0.05);MPT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MP组(P<0.05),但两组3度以上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T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1个月,2年PFS为66.18%.结论 与MP方案相比,MPT方案可以提高MM患者的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寻找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诱导缓解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CAG预激方案联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和泼尼松(PDN)诱导治疗6例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1例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结果 6例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100%(7/7),CR率85.7%(6/7).患者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 CAG联合L-Asp和PDN是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值得尝试的诱导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体外对人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等方法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人类AML细胞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培养不同时间后不同浓度组雷公藤红素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CM检测结果显示,1 μmol/L以上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不同时间,AML细胞均可出现凋亡现象,凋亡率明显高于不加药物的对照组(P<0.01).结论 雷公藤红素对AML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3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长期生存并正常生育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AML患者中,女1例,男2例,接受不含全身放疗预处理方案的auto-HSCT,分别在停止治疗后68、65和65个月生育一健康小孩.结论 育龄期接受HSCT患者的生育问题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静脉注射高剂量阿糖胞苷(Ara-C)后血浆、阿糖尿苷(Ara-U)和细胞内三磷酸阿糖胞苷(Ara-CTP)浓度,对不同Ara-C给药剂量和细胞内外药物浓度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提取7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首剂静脉注射不同剂量Ara-C(分别为0.5、1.0、2.0g/m2)后单个核细胞和血清,采用不同色谱条件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析.结果 细胞内Ara-CTP检测质量浓度在0.28~18.9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检测限为0.28μg/ml;血浆Ara-C和Ara-U的检测限分别为0.0157和1.034μg/ml;27例样本的保存时间超过1.5年,其中11例血浆Ara-C浓度低于检测限(40.7%),36例样本的单个核细胞数<1.5×106/ml,其中15例细胞内Ara-CTP浓度低于检测限(41.7%);血浆Ara-U和细胞内Ara-CTP浓度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增高,血浆Ara-C浓度未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增高;年龄>40岁患者的细胞内Ara-CTP浓度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RP-HPLC法用于Ara-C血药浓度和细胞内Ara-CTP水平测定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在Ara-C0.5~2.0 g/m2剂量范围内,血浆Ara-U和细胞内Ara-CTP浓度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改良的德国多中心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组(GMALL)方案治疗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37例新诊断的ALL患者,接受改良的GMALL方案单纯化疗,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接受该院常规方案治疗的44例成年ALL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良GMALL方案的累积完全缓解(CR)率为89.2%(33/37),1、2、3及4年累积总生存(0S)率分别为77.5%、48.0%、40.0%和40.0%.主要不良反应为3~4级血液学毒性和感染,不良反应易于控制,治疗相关死亡率低.改良GMALL方案组的OS优于该院常规方案组.结论 改良的GMALL方案治疗成年人ALL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