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3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工程3.1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条件、指标3.1.1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能耗受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热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设计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节能对住宅功能的要求提出了住宅建筑设计中应把握的节能措施和强化隔热构造的观点,并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中有关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构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鲍景卫  沈致和 《山西建筑》2009,35(32):240-241
使用清华大学研发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对夏热冬冷地区某典型住宅进行了动态能耗模拟,分析了不同保温性能的外墙和屋面对住宅能耗的影响,指出围护结构保温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该文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节能对住宅功能的要求,总结了住宅建筑设计中应把握的节能措施和强化隔热构造的观点,并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途径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村镇住宅采暖热负荷指标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归纳我国村镇住宅建筑的特点,对围护结构现状进行分析。选定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村镇住宅户型,对这些地区的节能和非节能村镇住宅建筑进行热负荷指标计算,给出各地区节能与非节能村镇住宅建筑热负荷指标表,为村镇住宅建筑采暖确定设计热负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詹林 《华中建筑》2007,25(9):126-128
该文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节能对版式住宅体型系数的要求,从采光通风、视线干扰、热交换、技术经济等方面对两种不同体型系数的板式住宅户型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夏热冬冷地区的板式住宅建筑不应该过分地强调体型系数控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节能对住宅功能的要求,提出了住宅建筑设计中应把握的节能措施和强化隔热构造的观点,并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中有关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构想,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设计节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节能对住宅功能的要求,提出了住宅建筑设计中应把握的节能措施和强化隔热构造的观点,并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中有关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构想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詹林  余晓平 《住宅科技》2007,27(7):11-15
文章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节能对板式住宅体型系数的要求,从采光通风、视线干扰、热交换、技术经济等方面对两种不同体型系数的板式住宅户型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夏热冬冷地区的板式住宅建筑不应该过分地强调体型系数控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3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工程 3.1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条件、指标 建筑能耗受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热环境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建筑热工性能、采暖空调设施性能和建筑使用管理情况等多方面共同制约,总体关系错综复杂.建筑节能标准必须把握好这个总体关系,不宜脱离总体关系孤立确定某一个方面的指标.要紧密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制定建筑热环境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建筑能耗指标、建筑热工指标和采暖空调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配套的技术细则.  相似文献   

11.
致凉和采暖是一组相对概念。我国南方村镇数目众多,人口较密集,经济较发达,广大村镇住宅共同面临夏季炎热气候。良好的致凉措施是南方村镇住宅在炎热夏季获得舒适居住环境的必要条件。基于节能理念,在理论上阐释了"被动式致凉"概念,总结出了通风致凉、遮阳致凉、隔热致凉和环境致凉等四种致凉方法及其具体技术手段,分析了这些致凉方法的原理、特点,并确立了村镇住宅致凉设计的被动式为主、与建筑一体化以及因地制宜等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木结构技术在我国乡镇民居建设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解析了现代木结构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比较了现代木结构与传统木结构的异同,提出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我国乡镇人居环境的改善及建筑风貌的提升。以此为基础,通过一次项目实践的梳理,分析了现代木结构技术介入乡镇民居建设的设计流程,以及建筑方案设计、构件设计、专业协同等方面的设计要点,即模数化、精确化、一体化。以期为当下建设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乡镇民居提供多一种思路,促进中国乡镇建设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特色认知出发,透过文化景观视角,基于价值评估进行历史村镇的类型化研究,是掌握历史村镇文化景观典型特征并制定科学保护与发展对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借助层次分析法建构历史村镇价值评估体系,并以西北地区 324 个历史村镇为样本进行基于价值评估的类型化研究。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划分为地理景观特色型、民俗景观特色型、建筑景观特色型、格局肌理景观特色型、历史人文景观特色型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之上解读其空间分布与景观特色,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发展建议。在厘清历史村镇典型特征与价值的基础上,为历史村镇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提供分类指导的现实依据,并资鉴其他地区历史村镇的规划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4.
罗瑜斌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09,27(8):204-208
根据村镇历史发展、功能特征、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物质要素特点,将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划分为传统农耕聚落文化型、侨乡外来文化型、建筑遗产型、革命史迹型、商贸交通型和名人史迹型六种类型,并归纳出其以水为脉、以祠为宗、以墙为围、以巷为网的村镇整体格局特征以及岭南传统文化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小城镇住宅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仲琳洁  杨征  王磊 《山西建筑》2006,32(16):13-14
运用“节能省地”的开发理念,从观念、技术、政策三方面推进小城镇住宅合理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小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马大杰 《山西建筑》2009,35(16):234-235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措施,指出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采取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才能获得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结合墙体材料的改革,对合理利用地方性建材资源来提高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外门窗的气密性以及对能耗的合理调控等手段也作了介绍,以利于优化村镇住宅建筑有效地节能。  相似文献   

18.
谢浩 《住宅科技》2013,(12):27-29
岭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文章首先分析岭南古村落的总体布局特征;接着探讨典型岭南民居的气候设计经验,具体梳理了竹筒屋、西关大屋、骑楼和围龙屋的布局特点和建造形式,从建筑总体布局到个体建筑空间的节能处理上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岭南民居建筑经验和设计理念,呼吁要重视气候设计,特别是岭南建筑中在布局方面的一些生态节能精髓,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借鉴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西北村镇传统单体建筑能源利用率低、室内空气质量差的现状,将传统建筑的供能系统改为冬季主要由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室内供暖且为住户提供生活热水,并对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试验测试,测试结果得到:室内SO_2、NO_2、CO含量的1 h平均值,TVOC含量的8 h平均值,CO_2、PM_(10)含量的日平均值、室内风速和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试验周期内都符合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室内温度平均值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暖期间符合GB/T 50824—2013《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经综合指数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太阳能热水系统供能的西北村镇单体建筑空气质量级别属于Ⅱ级,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为未污染。  相似文献   

20.
陆冬红  闫明辉 《山西建筑》2008,34(8):253-254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阐述了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能耗特征,针对目前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节能规划设计、节能标准、节能材料、节能构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建筑物实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