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稀土钇对AlZnMg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金相显微镜、图象分析仪、SEM、X射线衍射仪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单一稀土钇(Y)对航空用铝合金AlZnMgCu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少量稀土钇能细化合金的二次枝晶组织,减小共晶化合物尺寸.钇的加入主要和铜(Cu)、硅(Si)等元素结合生成相应的稀土化合物相.研究发现,合金中加入少量钇稀土能有效改善合金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以稀土钇、钨、钼作为源极,在Q235钢表面进行钇钨钼共渗,形成均匀致密合金扩散层.探究了保温温度、极间距、气压、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合金扩散层厚度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扩散合金层的金相组织,用EDS、XRD观察分析合金扩散层的成分分布和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钇钨钼共渗最佳工艺参数为:源极电压-900~-1000 V、阴极电压-450~-650V、保温温度1 000 ℃、极间距25 mm、工作气压30 Pa、保温时间3~4 h.可获得25 μm的扩散合金层,扩散合金层为均匀固溶体层,组织形貌为柱状态晶体,基体与渗层之间有明显的反应扩散分界线,渗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无剥落现象,合金扩散层具有较好的成分和结构梯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以稀土钇、钨、钼作为源极,在Q235钢表面进行钇钨钼共渗,形成均匀致密合金扩散层,然后进行固体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处理,形成钇钨钼表面高速钢.用显微硬度仪检测表面高速钢的硬度,通过SEM、XRD观察分析钇钨钼高速钢形貌和相结构,并采用GZTC-01型磨损试验机对钇钨钼高速钢进行耐磨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进行等离子钇钨钼共渗,可获得数十微米的共渗合金层,共渗合金层为均匀固溶体层,组织形貌为柱状态晶体,基体与渗层之间有明显的反应扩散分界线,渗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无剥落现象,具有较好的成分和结构梯度;共渗合金层渗碳淬火及回火后,无共晶碳化物产生,组织为隐晶马氏体上分布均匀的细小、弥散碳化物,碳化物尺寸小于1 μm,稀土钇在晶界富集并形成颗粒状碳化物;渗碳淬火及回火后钇钨钼表面高速钢表面硬度为1 000 HV0.1左右,比单纯钨钼表面高速钢表面硬度高出200 HV0.1;钇钨钼表面高速钢试样的耐磨性是表面钨钼高速钢试样的2~4倍,是T10钢750 ℃淬火回火处理工艺试样的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4.
对Inconel718合金及其表面分别注入3×1016Y+/cm2和3×1017Y+/cm2剂量钇的样品在800℃空气中进行了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研究,通过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测试,发现注钇后Inconel718合金的抗恒温氧化及抗循环氧化性能显著提高.并且,随着注钇剂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氧化性能亦随之提高.稀土钇改善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原因是钇在氧化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活性元素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草酸沉淀钇时草酸用量,酸度和稀土浓度对沉淀率的影响。溶液的pH=2时,草酸过量20-40%沉淀钇较好。  相似文献   

6.
对Inconel718合金及其表面分别注入3*10^16Y^+/cm^2和3*10^17Y^+/cm^2剂量钇的样品在800℃空气中进行了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研究,通过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测试,发现注钇后Inconel718合金的抗恒温氧化及抗循环氧化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载体—钇络合催化环氧氯丙烷开环聚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次合成了天然高聚物壳聚糖-钇金属络合物(CS.Y)。系统研究了由壳聚糖载体-钇络合物、三异丁基铝和苯甲酸甲酯组成的三元络合体系催化环氯丙烷开环聚合反应规律,发现该载体钇络全催化体系是制备结晶度、高分子量聚环氧氯丙烷的高活性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环穴醚配体H3L合成1种新型钇穴合物,并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钇掺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钇掺杂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分析(XRD)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水溶液降解率为光催化活性评价依据,结果显示钇掺杂能够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ZrOCl2·8H2O和YN3O9·5H2O等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分别按照6 mol%、7mol%、9mol%等的掺杂量,制备出了超微钇稳定氧化锆粉体.于半干压成型后,在1 500℃下保温两小时,再涂银浆,烧电极,然后分别测定样品在400℃、450℃、500℃、550℃、600℃下的电导率.采用XRD和SEM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淀法制备的钇稳定氧化锆粉体,在9mol%钇掺杂量以及1 500℃烧结温度下,表现出了立方相结构,粒径均匀,无团聚;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电导率.在600℃掺杂量为9mol%下,样品电导率为0.060 95S·cm-1,高于掺杂量为7mol%的电导率(0.055S·cm-1).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随着掺杂量的增加亦增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硅钙合金中硅和钙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试样的溶解方法、光谱仪的工作参数及第三元素干扰试验,通过试验找到了一个分析硅钙合金的准确可靠的ICP-AES方法.实残表明,本方法灵敏度及准确度高,操作简单而快速.  相似文献   

12.
李小莉 《宁夏工程技术》2007,6(4):353-354,357
为了研究钽、铌中氢的测定方法,通过国际上较先进的美国LECO公司RH-404定氢仪,用惰性气氛脉冲加热熔融提取钽、铌粉及合金中的气体元素,然后采用热导检测法测定氢的质量.对仪器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试验,最终确定了仪器的最佳检测条件.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测定钽、铌粉及合金中氢的质量含量,检测仅需要5 min,且灵敏度和精密度都较高,是现在该行业中先进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AlFeCuCrCoMo_x系高熵合金的组织性能,利用等离子弧堆焊方法制备了AlFeCuCrCoMo_x系高熵合金,并测试了其硬度、耐磨性与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高熵合金组织为枝晶和枝晶间组织.当Mo含量较低时,高熵合金主要组织为单一BCC结构.随着Mo含量的增加,其组织逐渐转变为BCC+FCC结构.当Mo含量为1. 5 mol时,高熵合金重新转变成简单BCC结构.随着Mo含量的增加,高熵合金的硬度和磨损量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Mo含量为1. 5 mol时,高熵合金的硬度和磨损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硼铁合金中硼、硅和铝含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开展了试样溶解(熔融)条件的选择、仪器工作条件的确定、校准曲线的选择和干扰元素的消除等条件实验;进行了对照实验、准确度和精密度等实验,本法采用碱熔融分解试样,选用铁基体加入标准溶液为校准曲线,在不需要加入内标元素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测定硼铁合金中硼、硅和铝的含量;本法试剂加入少,操作简便,可实用于生产检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5%~5.0%。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采用仪器直接测定梯-黑炸药中黑索今的方法.确定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梯-黑炸药中黑索今的分析原理、条件和方法,并运用回归理论分析了此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不用分离可直接测定梯-黑炸药中黑索今含量,平均回收率在98.5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n=6).  相似文献   

16.
对溶样方法及酸加入量对吸光度的影响、基体铝和铜等元素对镉的测定干扰等内容进行了研究,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该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3.7%,相对误差3.8%,回收率为:96%-106%。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能满足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用于铝合金质量检测的WFL双频涡流检测仪的设计思路、检测原理和电路实现。对部分LY12铝合金试件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该仪器对于铝合金硬度的快速分选,时效程度及过烧、欠热状态的判断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异步轧制对AZ31镁合金板材的金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探讨提高AZ31镁合金板材塑性变形能力的途径。结果表明,由于异步轧制时板材的变形量比常规轧制时的要大,其动态再结晶进行的比较完全,因此异步轧制有利于AZ31镁合金板材晶粒的细化与均匀化;并且改变异步轧制的工艺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镁合金板材中的金相显微组织和板材中的{0001}基面织构取向,使织构得到软化,显著提高AZ31镁合金板材的伸长率,轧向和横向都大约提高了33%,这说明异步轧制可以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以及二次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异步轧制对AZ31镁合金板材的金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探讨提高AZ31镁合金板材塑性变形能力的途径。结果表明,由于异步轧制时板材的变形量比常规轧制时的要大,其动态再结晶进行的比较完全,因此异步轧制有利于AZ31镁舍金板材晶粒的细化与均匀化;并且改变异步轧制的工艺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镁舍金板材中的金相显微组织和板材中的{0001}基面织构取向,使织构得到软化,显著提高AZ31镁合金板材的伸长率,轧向和横向都大约提高了33%,这说明异步轧制可以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以及二次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将脉冲电场作用于合金的凝固过程,脉冲电场及时效处理对Fe-Mn—Si—Cr-Ni合金显微组织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脉冲电场处理的试样固溶后时效形状记忆效应最佳,形状回复率最高达到3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