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就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把压缩机分为15块,视摩擦损失和电机发热为内热源,考虑润滑油流动在传热过程中的影响,应用集中参数法对每块进行了能量分析,建立了传热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压缩机频率对R410A/R410A复叠式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实验研究了系统温度、压缩比、性能系数COP随不同高(低)温级压缩机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工况下,低温级压缩机的频率从50 Hz升至62 Hz时,系统的中间温度升高2.36℃,高低温级压缩比的差值降低44.6%;高温级压缩机的频率从50 Hz升至62 Hz时,系统的中间温度降低3.7℃,高低温级压缩比的差值增加58.5%。高温级频率变化时系统复叠温差较小,系统性能系数COP高于低温级频率变化下的系统COP。在高(低)温级压缩机频率为53 Hz时,系统复叠温差最小,系统COP最优。  相似文献   

3.
目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器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有限元软件 ANSYS 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滑板的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滑板的运动规律和受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ANSYS分析新开发某系列R410A工质A机型和B机型滑板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以及R22工质量产C机型滑板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评估新开发机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结果表明,机型A满足设计要求,机型B应适度减小曲轴偏心距,以减少滑板伸出量。  相似文献   

4.
5.
润滑油循环系统对压缩机内的热交换和温度分布有很大影响。对压缩机的润滑系统进行了分析 ,得到各摩擦副的供油量 ,分析了间隙和粘度等参数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建立了数学模型 ,为压缩机设计间隙和选用润滑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制冷剂R410A与R22的热物性进行比较,并对分别以R410A和R22为工质的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装置进行对比分析,为建立以R410A为工质的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装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丁玉炎  姚孟栋 《制冷》1991,(4):90-92
滚动转子式全封闭制冷压缩机提高制冷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在运转过程中注入中压制冷剂气体。制冷循环系统除蒸发器、冷凝器外,还需在这二热交换器的中间配置气液分离器—接通气液分离器与设置在下轴承座上的注入孔,经气液分离器分离的中间制冷剂气体,经注入孔进入压缩腔。  相似文献   

8.
利用变频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制冷循环实验台,研究了R32和R22制冷系统过热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定量分析了R32制冷系统在过热状态下的一些规律,并且通过对比工况1#下R32和R22的系统参数,分析了R32优于R22的原因,研究了R32商用空调最佳过热度的调节范围。结果表明:R32制冷系统各项参数变化趋势与R22基本一致,R32制冷系统具有较好的制冷效果;在工况1#下,相比R22制冷系统,R32系统的制冷量提高约为42%,COP提高6.8%,系统压比增加7%左右,系统性能更稳定;在空调工况下,R32系统过热度控制在4℃以内,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滚动转子式变频压缩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具有效率高、零部件少、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型家用空调系统中.而变频式滚动转子压缩机除以上特点外,还具有启动电流小、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正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不同变频压缩机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压缩机制冷量、输入功率、性能系数等随频率的变化规律.同时还详细分析和研究了排气通道上斜切口角度对压缩机制冷量、输入功率、性能系数、排气温度等的影响,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优化和性能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泄漏间隙在运行过程中因磨损会逐渐变大,进而影响压缩机的泄漏和性能。本文根据滚动转子式压缩机零部件运动和间隙中流动的特点,建立压缩机间隙泄漏模型,计算并分析制冷剂、间隙值、压比、转速等因素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径向间隙泄漏量最大,占总泄漏量的65.1%~88.4%,其次为轴向间隙;在R32,R410A,R22,R290和R134a这5种制冷剂中,R32和R410A的平均总泄漏量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降低泄漏损失、提升容积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实验室安装运行的一套3模块组合的多联机系统,采用焓差法,计算其运行能力损失。运行情况和计算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制冷和制热效果好;R410A阻力低、流动性好,其多联机系统可以适当增加配管长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设计负荷计算相应名义制冷工况下的制冷量,给出变频多联机选型方法。模拟奥运会“鸟巢”的空调项目,制定2套超长配管系统方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联机设计中应该解决的制冷剂控制、回油等技术问题。测试多联机运行参数,采用焓差法计算其运行能量损失,为变频多联机超长配管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R410A商用风冷冷水机组优化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以R410A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式商用风冷冷水机组进行相同工况条件下不同循环的性能对比,指出了该类型机组的一个优化设计方法,可供其它类似机型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R410A双级压缩热泵空调器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空调器在夏季环境温度高,冬季环境温度低时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方案提高系统制冷量、制热量和制冷COP、制热COP。选择制冷剂R410A,双级循环为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计算得到单级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参数变化特征;并说明了该循环最佳中间温度和单机两级压缩机配比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R410A空调器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王芳  杜世春  邬志敏  刘云生 《制冷》2005,24(4):20-23
小型空调工质R22被取代的同时,人们已经将研究热点放在R410A上,由于R410A的特性,系统需做较大改进.本文以单管试验为基础,将铜管制作成高效换热器,加以对R410A空调器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the oil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 shell pressure scroll compressor, which uses R410A as the refrigerant and PVE as the oil, were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for oil management. The measurement of oil discharge ratio (ODR) in the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to secure the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It was made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refractive index sensor. ODR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mass flow rate and the dynamic viscosity of the refrigerant. As the rotation frequency of the compressor became higher, ODR increased rapidly. ODR at 120 Hz was 4.2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at 60 Hz. At the same rotation frequency of the compressor, the increase of the suction pressure also played a role in increasing the ODR. In addition, in the zone where the ODR increased rapidly, the compr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compresso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加速淘汰 HCFCs 制冷剂的时间表已经确定,而理想的替代制冷剂仍不明确.本文以风冷式冷(热)水机组为对象,对目前业内应用较多的替代制冷剂 R410A 以及被国内学者关注的制冷剂 R32 的循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并指出应用 R32 制冷剂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国内 R22 的替代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R410A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稳态仿真模型,对采用R22和R410A的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变工况稳态工作性能预测。研究表明,采用R410A替代后,机组制冷量提高9.4%~14.7%,系统性能系数降低8.7%~10.6%;机组制热量提高13.2%~15.1%,系统性能系数降低1.2%~3.3%。采用减小压缩机理论排气量、改变换热器管路布置和换热面积、提高风量等措施来优化热泵机组工作性能,以达到降低机组能耗、提高机组运行效率的目的。性能优化后,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系统性能系数COP可分别提高4.17%~4.70%和1.09%~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