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1)
四大系统包括知识能力系统、语文选文系统、语文训练系统、语文助读系统。通过对教材的精细编写,不断尝试与创新,改善了枯燥乏味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2)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备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不但要具有充足的教育性,还应该拥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旨在帮助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0)
<正>一、引言范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和实践系统共同组成了语文教材,而课后练习就是实践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语文教学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后练习的设计和使用。本文简述了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作用和设计特点,分析了课后练习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应对策略。二、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2)
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普及提倡开发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课程调整和教材更新之后,小学语文阅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开发创新出适合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的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激发出对语文学科的热情。当合作学习模式被提出之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逐渐发挥出良好的影响作用,对全面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针对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探讨,希望帮助相关教育工作者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7)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生动、具体的情境,充分利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高效地进行学习,这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教学法。我们知道,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就成为连接语文抽象思维和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38)
课堂学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对一个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如果课堂教学氛围差,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及信心。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教师需要重视营造课堂氛围的工作环节,使学生对语文学科提升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语文生活环境。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7):54-55
叶圣陶遵循科学和民主的精神,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立场出发编制现代语文教材,革新了选文系统,构建了知识系统,设置了助读系统,开发了作业系统,探索了单元组合,使现代语文教材有了全新的面貌,并逐步形成了语文教材现代化思想。当代语文教育界应继承发扬叶圣陶的语文教材现代化思想,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旨归,推动语文教材建设沿着现代化的道路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7)
部编语文教材进行了大改革,在识字中融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极易引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识字呢?这个问题关乎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5)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知识内容与素材分布上均有大的突破,该版教材的插图精美,细腻,因改版,许多教师还未充分认识到该项教学资源的使用价值。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隐性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往往被忽略。小小的课后"助读资源",凝聚着教材编辑者的大智慧,只要教师带着一双语文的眼睛,立足文本,基于学生实际,有效挖掘,灵活使用,就能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教学价值。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从依托课后"助读资源"有效预习、利用课后"助读资源"丰富教学、巧用课后"助读资源"提升素养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挖掘课后"助读资源"及挖掘这一课程资源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