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5)
创新思维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数学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思想的形成,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是核心思想,其根本特征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影响生活。而“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具体展开。陶行知建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近代教育以及世界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具有很强实践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语文实践活动是主要培养方式。”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要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能够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9)
中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艺术水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很重要的审美和道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修养,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是,中学生迫于中高考的压力,对美术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本文中,笔者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并关注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合作思想,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现在教学改革中很实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相应地,小组捆绑评价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形成更好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生活本领,成为生活中的优秀者。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5)
语文课文凝聚了中华优秀文学宝库中的美学气息,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境界美等特点。语文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用语言美引导学生认识语文的审美世界,用形象美来构建学生的美学品格,用意境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2)
在美术新课程的改革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将审美性放在大环境中去认识,即把美术看成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表现。美术学科给予学生的知识是丰富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美术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通过形象、直觉思维去认识客观世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其心灵在美的感染中得到升华,进而激励其热爱学习、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8)
语文课程中包含的国学经典作品充分反映着中国人的思想哲学、人文观念、生活智慧及对世界的审美思想。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教师通过语文课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国学经典,慢慢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将国学经典之作融汇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使我国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我国的文化底蕴,还能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9)
<正>初中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初中音乐学科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学科的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合作能启发思维、集聚力量、激发创作性,开阔视野、并能培养同情心、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学生分享到成功的喜悦,互助互惠能让学生取得更大的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节优质的作文教学课,能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水平。作文教学,还可渗透思想品德、发展认识、审美能力等教育,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要达到一节成功的作文教学课,就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钻研探讨和创新,尤其在山区农村,由于文化滞后,信息闭塞,学生见识局限,写作能力水平普遍低下。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6)
高中美术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还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艺术启发和熏陶,提高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笔者就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进行审美教育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