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4)
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特点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必须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在不少语文课堂,教师容易忽略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教育,导致学生的精神成长缺失。教师如何紧扣儿童文学作品,挖掘蕴含其中的人文素材,有效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本文从借助儿童文学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借助儿童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美好情感、借助儿童文学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质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8)
语文课堂上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教师应设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平台。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可从创设情境、挖掘文本、拓展延伸和言传身教四方面入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发掘出课本自身所固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目的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蓝本,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3)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渗透,实际上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价值观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凸现人文性,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那么,怎样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渗透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与自己的粗浅理解,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0)
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高尚人格,对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中要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氛围,要进行人文精神的诚信教育,要进行人文精神的情感教育等三个方面对中学历史教学人文素养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旨在交流教学方法,并预防学生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6)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应建立以MOOC为主的富媒体、多维度的课程创新体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尚的审美情操、博雅睿智的学习精神和优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6)
美术的教学过程是以美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思想情感与作者的高尚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深入挖掘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展示给学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
我国的教育,大多是在科学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其弊端明显地表现为偏重认知,忽视情感,这不利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高尚情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弘扬人文精神,实施情感教育。实施情感教育应从三个方面着手:明确情感教育的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
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教育者以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秉承学校传统、感受医学人文氛围、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要实现对学生高尚情操与美好心灵的全面培养。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在分析解读文章时,要重视人文情怀的渗透,通过构建和谐情感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情感与文学素养的有效提升。主要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现状的分析,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7)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少人文精神的渗透,语文教学不幸沦为了应试制度的工具,学生从中得不到应有的精神熏陶与审美体验。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重视教学质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获得完美的人格与高尚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