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压力很大,主要是由学校德育管理不完善,学生德育工作难度增加,教师自身德育专项培训匮乏等因素造成的,而加强个人自身的努力和改善学校的德育管理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新班主任“减负”,可有效缓解新班主任的德育压力。 相似文献
2.
3.
4.
5.
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失去自信、缺乏激情、没有动力是中职生身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尤其在农村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自信心不足。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更是学生的心理辅导员,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教育对象,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是农村中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学校德育教育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只重社会要求,忽视学生心理需要:只重教育要求的规范性与正确性,忽视教育要求的可接受性与学生主观能动性等不正确倾向,出现了人们常说的“学校讲半天,不如社会上一支烟”的怪象。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探讨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如何把握最佳“交汇点”和“共鸣点”,进而提高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最佳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各中小学校的班主任大多数由教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科目的教师担任。这种安排主要是考虑到教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的教师因课时较多而和学生接触多、比较了解学生,因而适宜当班主任。时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界的主流,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我认为,要加强德育工作,扭转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高的局面,就要重视和发挥“副科”教师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彻底改变传统的由语文、数学、外语老师担任班主任的观念,大胆启用“副科”教师担任班主任,这对于增强德育实效性定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大兵 《新安全 东方消防》2009,(3):43-43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已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乡一校”的寄宿制办学模式日趋成为农村小学办学的主流模式。村级初小由于办学条件不达标而撤并,学生相对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就读,让我校寄宿生骤增,且向低龄化发展,5岁——7岁就在中心小学就读的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