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2):41-44
知识问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探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有必要在认识论层面厘清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内在关系。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知识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知识在核心素养框架中的定位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的知识误读遥相呼应。基于境域性对知识性质进行重构,意味着课程知识不再是纯粹的命题陈述之网,而要经由学生的创造性参与来生成。学生对知识发现情境的"再现"与价值辩护过程,也是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知识因而具有学生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4)
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复习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利用平时所学建立起知识网络结构,这是复习的中心任务。复习中常常引导学生勾画出"相关知识的框架"。用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达到巩固旧知识、迁移新知识的目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复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递进循环式"教学方法是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运用最高效的方式将知识内容扎实掌握,在识字、阅读、写作教学中具体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字词的意思,使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更为开阔。有利于知识的不断积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递进循环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2)
导入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正>一、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走进课堂,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主动获取新知。1.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起点。学习活动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学习新知。比例的意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要尽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7)
<正>一、构建学生知识模式的渐进方面培养知识不能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主动地加以建构。在学生构建知识模式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并不是直接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的成因及特点,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知识模式。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构建过程,也是学生求简意识得到发展的过程,但学生自己不一定能构建好"最简"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手段,特别是现代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最简单、最科学的模式。要完成这一任务,往往要通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8)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知识传递、学生的知识接收,而现代教学更注重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索以及体验。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美术课程不应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智育、德育,使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综合发展;要注重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5)
提升教学品质是有效教学的保障。数学教学品质,由低到高分为知识、方法、思维、文化四个层次。关注知识的整体构建,可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注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可以引发学生探究、反省、评判、察觉、明辨和认同,不断优化思维品质;关注知识的附加值,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维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1)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一般由教师讲解语法知识,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抑制,学习效果不理想,本文笔者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情出发,结合所学语法,创设语境,创造性地设计课堂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探索和运用语言知识,引导学生主动获得语法知识,内化语法规则,真正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7)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知识传授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知识提升、理性思维的锻炼、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