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4)
立足于部编本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实践,从"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举办趣味活动,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有效开展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9)
<正>随着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开始践行。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这样说:"我这些年是提倡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的,要鼓励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拓展阅读面,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甚至某些情况下(比如读一些比较深的书)也可以不求甚解地读,这样才有阅读‘面’,也才有读书的兴趣。"在这段话中,涉及到"海量阅读"的几个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4)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从原先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化为以提升学生个人素养以及语文应用技能为目标的"能力化"教学。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阅读作为重点科目,其在提升学生人文情怀、语文素养中的教育价值受到了极大重视,而近年来逐步投入使用的部编教材也为各地区教师提供了更权威、更丰富的语文阅读资源库。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形式为主要探讨对象,对部编教材运用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升的相关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小学语文作为新课改的标志性学科,在2017年9月部编本教材在全国统一使用,也就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结束了"一纲多本"的教学时代。以此为背景,浅谈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的识字特点,并进一步探究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在识字教学的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2)
2017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部编教材,而此次教材的更换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冲击,其中也包含很多以往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而且部编本也有效地转变了以往不读书、少读书的现象,并提倡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使得学生在整本书教育教学指导下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中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和能力,进而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也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9)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巨大的关系,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并进行大量的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基于此,新课标强调,必须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对此,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5)
语文要素是部编教材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要素主要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要的语文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要素主要是朗读能力和阅读能力。在使用部编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熟悉语文要素、利用语文要素这两方面入手,实施策略,凸显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5)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初级教育,关乎着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识字学习是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部编版教材中,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编写重视学生的语文识字能力,根据小学生识字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见解。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8)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应注意对学生精神层面的熏陶和涵养。其中,小学语文阅读就是一种提高精神涵养的途径。语文作为小学课程最基本的学科,应该在新的生本教育理念下渗透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阅读的环境,将有利于小学生发展自身素养,所以小学语文阅读应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主要对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
<正>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革新启发,本文探讨了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新方法,如在汉字教学中注意字理、字源、字音的扩充介绍;注重图画的解释性和生动性;注重音、字、文三者融合教学。小学语文课本改用部编版教材以来,教师和学生感受到了课本的教学方法、理念上实实在在的变化。无论是先字后音的新学习顺序,还是各个板块的层次分明、图文并茂,新课本从面貌到内容都反映出了新时代下学生课本的更高质量。在课本适应时代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