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3)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次揭示了初中语文古诗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基于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目标提出了古诗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成果对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培育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2)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古诗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语文课堂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创新来优化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即:创设古诗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古诗的直观感受;仔细品读诗词字句,透过字词引导学生领悟诗情。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古诗词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学习古诗词是小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古诗词的研究,努力将诗意浸入语文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对语文古诗词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32)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记载着中华的历史,也传承着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小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古诗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古诗情怀,对事物和阅读的古诗有所感触,培养学生的诗性思维。文章通过探讨目前小学古诗教学现状,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诗性思维,以期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古诗教学能力,激发学生诗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2)
<正>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化千百年积淀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小学语文教学总体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小学阶段进行古诗教学,有利于学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小学语文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选取了许多首经典古诗。传统的古诗教学,强调"字字落实",从字到词再到句,都要翻译,枯燥地讲解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的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0)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传承、生生不息的瑰宝,与小学语文教学息息相关。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助于达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加深对课文学习的理解。文章通过分析魅力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探讨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以期更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1)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目标,还肩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小学语文教材中也隐含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为此,本文先阐释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语文的学习更离不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学生来说,语文教育非常重要,如若学生忘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就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详细讲述了在语文课堂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如何在小学语文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不能忘本,很多语文知识都是通过传统文化演变而来的,语文教师也应该注重现代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衔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0)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学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的丰富资源。人教版教材的第一学段就编入了古诗15首,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较低,兴趣不高。因此,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认识特征和学习能力,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结合时代特征,拓展并利用有益的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对小学古诗的课题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0)
凭借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朗读练习,让学生体会古诗文化的艺术境界,扩展教学信息量,促进知识迁移,最终会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