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问:天然筒子纱线染色为什么出现内外层色差? 答:天丝<即Tencel>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是一种绿色纤维.其特性是纤维柔软,有羊绒般的手感、有丝一般的光泽、又有棉纤维的吸湿性.  相似文献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但其表面光滑,摩擦因数小,卷曲稳定性差,纺纱性能差,纱线手感发硬,舒适性、吸水性、弹性不如天然棉纤维。本文首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抗静电柔软加湿预处理,在预处理之后依次进行清梳联、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粘胶混纺纱线。  相似文献   

3.
纱线毛羽是影响纱线和最终纺织产品外观、手感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对纺织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新型高速织机对纱线表面光洁度要求的提高,纱线生产商和后续用户期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纱线毛羽。近年来紧密纺纱系统的推出,使纺成紧密纱的纱条自身具有了近乎理想化的纤维排列结构,伸出纱线本体的纤维末端绝大部分被包绕进纱条,纱线毛羽大幅度减少。纱线的毛羽指标已逐渐成为和支数、强度和伸长率等同样重要的纱线特性指标。如何快速对纱线的毛羽作出最精确的测定显得开益迫切。  相似文献   

4.
唐育民 《江苏印染》2010,(11):46-47
问:天然筒子纱线染色为什么出现内外层色差?答:天丝〈即Tencel〉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是一种绿色纤维。其特性是纤维柔软,有羊绒般的手感、有丝一般的光泽、又有棉纤维的吸湿性。由于天然的原料和纺丝方法与其它再生纤维素不同,其纤维形态与结构也有所差异,所以其染色性能也不同,特别是在筒子纱线染色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纺织纤维、纱线在外力作用下破坏时,纤维被拉断是一个重要形式。而作为纱线中的纤维,它的拉伸性质对纱线强度的影响是非常密切的。本文拟就涤纶短纤维物理机械性能与纱线品质指标的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讨论。一、涤纶纤维的强伸特性对混纺纱品质指标的影响在纤维的机械性能中,拉伸特性是十分重要的。涤纶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时,从提高纺织加工的可纺性,减少细纱断头率和提高成纱品质指标的角度考虑,必须使涤纶纤维具有和混纺纤维类似的强力伸长,才能发挥涤纶纤维在混纺纱线中所固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纱线毛羽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纱线毛羽及其特性 1,概念成纱过程中,纤维由于受力情况和几何条件不同,使部分纤维伸出纱线主体即纱芯的表面,这些伸出纱芯表面的纤维称为纱线毛羽。纱线毛羽是纱线结构的特征之一。纱线表面结构及与之有关的产品服用性能均与纱线毛羽的状况有关,如产品的外观、手感、热传导以及抗起球或脱毛等。纱线毛羽分布不良时,会造成布面条纹、阴影等疵点,因此,纱线毛羽是纱线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纱线毛羽并不  相似文献   

7.
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和纺织使用价值是由棉纤维的物理性能决定的.棉纤维的物理性能是自然形成的,它与纤维的生长发育过程和主要构成物质的形成过程紧密相连。可以说,棉纤维的生长发育过程既是纤维物质的形成过程,也是纤维物理特性的形成过程,因此,棉纤维的生长发育过程决定了纤维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8.
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和纺织使用价值是由棉纤维的物理性能决定的.棉纤维的物理性能是自然形成的,它与纤维的生长发育过程和主要构成物质的形成过程紧密相连。可以说,棉纤维的生长发育过程既是纤维物质的形成过程,也是纤维物理特性的形成过程,因此,棉纤维的生长发育过程决定了纤维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9.
导湿透汽舒适功能针织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了导湿性和透汽性的影响因数,采用棉纤维和十字形截面涤纶纤维混纺纱线编织,设计出了同时具有优良的导湿性、透汽性和柔软手感的针织物。  相似文献   

10.
染苑精萃     
《印染》1996,(2)
棉纤维的氯化锌改性 96010 棉纤维作为纺织纤维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但其折皱回复性差,缺少热塑性,尺寸稳定性不好。针对上述缺点,文章介绍采用ZnCl_2使棉纤维改性达到消除棉纤维这些缺点的目的。结果表明,使用50%的ZnCl_2。对棉纤维处理60min,其中包括松式处理30min,棉纤维的强力有所增加,并改善了染色性能,而对纱线的外部结构和纤维的外径等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被人类视为生命六要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甲壳素)开发研究之一的甲壳素所制成的纯天然纤维,是新世纪开发出的又一种绿色纤维。这种悄然问世的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可制作各种规格的纱线,而下游企业用各规格甲壳素/棉纤维混纺纱线经过深加工可制作各类保健纺织品。在纺织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开发甲壳素保健纺织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一、开发绿色纺织品是应对纺织绿色壁垒的重要策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空间不大的效益,但由于缺乏强大的技术和新…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摩擦第一、第二定律对金属、冰和其它硬的材料是非常合适的,但对纺织纤维、纱和织物来说就不大有效。摩擦系数对许多硬材料来说是常数,但对纺织材料来说一般不是常数。同时,当涉及到纺织品时,其摩擦力通常取决于接触的几何面积。有关纺织品的摩擦特性的大多数研究是用纤维和纱线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严波 《江苏纺织》2014,(6):52-53,56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对面料舒适性和美观性的需求,开发新的交织物是纺织业重要的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毛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交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它解决棉纤维纱线与毛纤维纱线交织时在织造准备、后整理生产上的差异,使得当棉纤维纱线作为经纱时不需要采用传统浆纱机上浆,同时交织物在后整理时不需要进行碱丝光处理,避免浓碱对毛纤维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摩擦弯曲悬垂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其  冯勋伟 《棉纺织技术》2001,29(9):530-532
为了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穿着舒适性,测试了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摩擦、弯曲和悬垂性能,并与蚕丝、丝素蛋白-粘胶丝、棉纤维织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手感滑爽、柔软,其悬垂性能优于蚕丝织物和棉纤维织物,次于丝素蛋白-粘胶丝织物。  相似文献   

15.
总结聚酰胺酯纤维及其纱线的主要性能。分析了聚酰胺酯纤维的形态和性能指标,介绍了聚酰胺酯纤维纺纱工艺,探讨了聚酰胺酯纱线与同规格涤纶纱线的成纱指标差异。结果表明:聚酰胺酯纤维的力学性能与棉纤维相近,回潮率是普通涤纶的两倍,可常压无载体沸染,节能降耗,节约成本;聚酰胺酯纤维的纺纱工艺与涤纶类似,对设备无特殊要求;聚酰胺酯纱线的强度与棉纱相近,伸长率略低于普通涤纶纱,初始模量较棉纱和普通涤纶纱下降较大,体现了聚酰胺酯纤维仿棉及手感柔软的特点。认为聚酰胺酯纤维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通过纺纱工艺的不断优化,可作为仿棉织物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16.
·棉· 棉花的含杂及可清洁性对纱线质量的影响《国际纺织通报——纺纱和织造》(英)1995,41(2)—14,16,20—21 棉纤维选择的理论和实践:(1)纤维选择技术和采包规则《纺织学报》(英)1995,65(1)—32~40 棉纤维选择的理论和实践:(2)原棉混和变异性的来源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织物的摩擦与磨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织物的摩擦特性、美学特性、舒适性、水洗性等性能及有关织物手感和评价方法等问题,提出了织物的摩擦特性与其手感密切相关的观点,推荐了一种用于测量织物的滑动摩擦系数的简单测试装置与方法,进而对织物的手感进行客观地评价。通过对14种不同织物样品滑动摩擦系数的测试与研究,确认了纱线结构和织物的织法及滑动速度、负荷等对织物摩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讨芯丝材料对成纱性能及织物保形性的影响。分别以XLA纤维和氨纶为芯丝,棉纤维为外包纤维,开发了两种包芯纱、3种织物;测试了XLA纤维和氨纶的性能、纱线的性能及织物的相关性能,研究芯丝材料对纱线性能及织物保形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弹性纤维的弹性、初始模量影响包芯纱的弹性恢复性;纱线弹性和初始模量为影响织物抗皱性能的重要因素;纤维的弹力与沸水收缩率影响织物的尺寸稳定性;纤维材料的吸湿性、织物的缩水率和其湿态下的折皱回复性对织物免烫性产生影响;XLA纤维包芯纱织物平挺度等级最高,手感柔软,具有与纯棉织物相当的舒适性。认为:XLA纤维包芯纱织物的保形性最好,可用于开发低弹舒适性防皱棉型面料。  相似文献   

19.
在纺织工业,毛棉混纺纱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织物的生产中,由于其是毛纤维和棉纤维的混合,具备毛纤维柔软舒适的特点以及棉纤维透气吸湿的特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毛棉混纺纱线必须经过染整工艺的加工,达到所需的色彩、质感和品质要求。基于此,文章简单讨论毛棉混纺纱线染整工艺优势和问题,深入探讨工艺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魏铭森 《纺织学报》2007,28(5):38-40
对以PVA短纤维纱为芯纱,棉纤维为外包纤维的摩擦包芯纱,通过水煮处理去除可水溶的PVA芯纱后,制得摩擦空心纱。对摩擦空心纱以及具有加强芯纱的摩擦空心纱的结构特点和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摩擦空心纱的结构特点是空心部分位于纱线的中心,溶芯后纱线结构膨松,直径增大。试验结果表明溶芯后摩擦空心纱的强力很低,其原因为去除了高强力的芯纱,溶芯后纱线膨胀引起纤维间抱合力减小;用涤纶长丝作为加强芯纱可以显著提高摩擦空心纱的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