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浙江,古称越国.越窑是中国青瓷的发祥地,浙江龙泉是中国著名的青瓷之都.这里介绍几件越窑和龙泉窑青瓷,使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越窑青瓷和龙泉窑青瓷的美.  相似文献   

2.
考古研究表明 ,早在商周时期 ,浙江就已经烧制成功原始青瓷。浙江原始青瓷的烧制成功 ,使浙江成为我国发明瓷器的发源地 ,并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杰出的青瓷文化 ,给人类文明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页章。浙江青瓷具有丰富的器物设计式样 ,按宫廷的要求追求仿古之风 ,特别是仿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器型设计 ,使庄重古朴的设计风范成为南宋官窑青瓷文化的一大特色。立体性质的凸纹装饰 ,运用材料性质烧制青瓷胎釉特色 ,反映出浙江吴越文化、南宋宫廷儒学疑古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陶瓷史研究中,国内外诸多陶瓷学者都把越窑放在十分重要的突出地位,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学者,比如日本学者就将浙江青瓷称作"大越窑"。长期以来,越窑被认为"诸窑之冠"地位神圣不可动摇,越窑一叶障目的现象不可忽视。笔者试图选择从横向维度"关于越窑是‘青瓷之源’的观点及其质疑"和纵向维度"越窑只是代表浙江青瓷其一个时代其产品的特色与文化,浙江青瓷文化是多元文化"进行探讨、研究和分析,从而重新审视并端正"越窑"在浙江青瓷中的地位,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浙江的制瓷业在中国陶瓷史上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千年的陶瓷发展历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浙江青瓷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保护和传承浙江青瓷手工业制造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简要分析了浙江龙泉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现状、问题,并从展览展示的视角,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前言浙江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察,在中国瓷器史上浙江青瓷出现的时间最早,从汉代上虞等地烧制成功瓷器以来,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名窑迭出,晋代瓯窑有“缥瓷”之称,唐代越窑有“千峰翠色”之誉,南宋官窑、龙泉哥窑和弟窑有“青翠如玉”之感,早已誉满海外,闻名世界。唐宋以后,越窑和龙泉窑青瓷大量行销海外,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青瓷的烧制工艺,是我国瓷器史上一个伟大的成就。研究浙江古代青瓷工艺的发展对研究我国陶瓷工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在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帮助下,对浙江古代青瓷和窑址作了大量的考察,并综合有关论文(1~10),对浙江古代青瓷工艺发展过程中某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浙江发现和使用瓷石的过程,说明了瓷石是我国发明和发展瓷器的决定性物质基础,对于浙江瓷区的形成和青瓷客体系的发展所起的巨大历史作用.确立了浙江自东汉至宋代的我国瓷器生产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青瓷是中国最早烧成的瓷器。中韩两国的青瓷文化。青瓷工艺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点。在中国,青瓷的主要产地是浙江。上虞窑、越窑、瓯窑、婺州窑、秘色窑、龙泉窑、交坛下官窑等,构筑了庞大的青瓷窑系。其中龙泉青瓷超越群伦,创造了青瓷的高峰。本文分析了中国青瓷与高丽青瓷在釉料及造型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梅丽玲 《佛山陶瓷》2017,(11):37-40
瓷器是最古老、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品之一,通常是将黏土烧热变硬而成的器皿和工艺品。龙泉青瓷就是浙江龙泉人民利用地理优势和智慧所制造的瓷器珍品。发展龙泉青瓷文化,不仅要继承传统工艺,而且需要吸收现代先进文化理念。本文将从汲取传统工艺精华,弘扬龙泉青瓷文化;革新设计理念,打造青瓷品牌文化;创造独特的陶瓷艺术造型,做好外包装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全球化文化语境下龙泉青瓷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拓展方案,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钟起保 《陶瓷研究》2012,(1):118-120
通过对越窑青瓷的历史概况、工艺过程以及艺术审美特征的归纳与分析,探析了历史上重要时期越窑青瓷工艺特征及其艺术特点,阐述了越窑青瓷至今依然令人喜爱且久负盛名的本质原因,从而为越窑青瓷的现代变革与创新研制提供有益的参考。一、越窑瓷器概况越窑是我国浙江东部地区瓷窑的统称,也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是最著名的青瓷窑系。  相似文献   

10.
正宜兴青瓷是宜兴陶瓷的一个重要门类,历史悠久。由于断代近千年,宜兴青瓷的特点比较模糊,缺少显露特点并具有说服力的实物与文字记载。现代恢复青瓷生产,由于交通便利、信息通畅,所以全国现代青瓷特点也较一致。本文从传承中思考宜兴青瓷的特点,从当代的宜兴地域特征、文化特征、技术特点、原料特点等方面去比较、去思考,找出当代宜兴青瓷的特点,阐述当代宜兴青瓷的特点对宜兴青瓷发展的重要性。1宜兴古青瓷与浙江越窑青瓷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上虞产瓷有悠久历史。早在东汉晚期,在今曹娥江上游两岸,背山靠水、松林茂盛、瓷土资源丰富的地方,就已窑场密布地烧造着青瓷。保存在上虞县文化馆的东汉晚期的一只青瓷四系罐,就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一只成熟青瓷的标本。它就是这里烧造的。六朝青瓷羊,也是当时的优秀作品。这种青瓷羊,头上开孔,腹空贮水,可作水注,  相似文献   

12.
《陶瓷工程》2010,(11):104-105
作者简介1969年5月生于浙江龙泉,瓷中青瓷坊创始人,新元青瓷厂总经理。热衷于青瓷艺术,对龙泉青瓷釉色、造型、装饰设计都有较深的领悟。  相似文献   

13.
汪冲云 《陶瓷研究》2007,22(2):26-26
浙江地区是中国最早的青瓷产地,从原始青瓷至南宋龙泉青瓷,历经两千年,终于使青瓷达到了理想中的最高境界。南宋龙泉青瓷的成功烧造,使誉为缥瓷的瓯窑、干峰翠色的越窑等青瓷都相形见绌,以其釉层肥厚滋润、色泽青翠纯正、风格柔和典雅、品质宛如碧玉而使世人为之倾倒,成为极负盛名的古代著名瓷窑。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是我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刻纹陶与彩陶,至今已有七千年历史。从东汉至宋,浙江一直是我国瓷器生产中心。产品以质朴、挺健、造型美观驰名。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官、哥两窑都在浙江。但南宋覆灭,名窑被毁,到1949年解放时,停产已经数百年,只能生产少量粗碗大缸。解放后浙江陶瓷工业在一片废墟上复兴起来。1956年龙泉青瓷开始试产,1959年正式恢复弟窑青瓷。1961年又恢复有纹片的哥窑青瓷,逐步形成了现在龙泉瓷厂的规模。为了恢复官窑瓷器,1976年在杭州瓷厂建窑仿制,经过三年的努力,失传了七百年的月白  相似文献   

15.
正龙泉青瓷在首届进博会上被当作正元首礼相赠那么这次作为进博会的外交礼品龙泉青瓷究竟有怎样精彩的亮点?这两件龙泉青瓷又是如何从3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11月10日,为期六天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闭幕。据统计,按一年计,此次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此次盛会中,开放大省浙江不仅采购成果丰硕,更向世界亮出了诸多"浙江元素"。其中龙泉青瓷系列国礼以其极尽尊贵、大气,既蕴含传统器型的古韵气质,  相似文献   

16.
正龙泉青瓷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以瓷质细腻、色泽青翠晶莹、造型端庄浑朴著称于世,曾长期居于世界瓷器之巅。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泉青瓷的产业化发展自不在话下。龙泉青瓷小镇位于浙江丽水龙泉市上蛘镇,因当地具有良好的产业文化基础和老工业基地旅游资源,青瓷小镇在2011年诞生。6年过去,青瓷小镇在产业转型、产品创意、小镇提升等许多方面融入了"青瓷元素",吸引了近百家青瓷企业、传统手工  相似文献   

17.
正青瓷的"形态美"是陶瓷视觉艺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其点、线、面、体是最基本的元素,青瓷的表现力也随着这些元素的变化而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变化。青瓷的釉色变化丰富,原因来自坯釉中氧化铁的存在。在经过严格控制的工艺步骤下,可以获得粉青、豆青、梅子青等多种釉色,有的釉色甚至可与玉石相媲美。浙江"龙泉青瓷"更是超凡脱俗,因其独特的艺术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华青瓷最高境界。青瓷的美,美在它的不动声色,釉色似玉、似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追循浙江温州地区瓯窑褐彩青瓷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对陶瓷重要的传统着色剂——含铁的天然矿物原料、铁元素在青瓷胎、釉与彩饰中的作用进行了关注和论述,提出了对瓯窑青瓷、青瓷上的褐彩进行传承仿制和进一步创新的大致思路,尤其是提出要研制新瓯窑节能环保型中温釉下五彩,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道扫描等离子体谱仪测定了浙江绍兴、上林湖、上虞等地越窑、南宋官窑以及龙泉窑43个样品的15种稀土元素含量,经Bayes准则多类逐步判别分析得出:Ce,Nd和Pr是区分不同越窑青瓷及龙泉白胎青瓷瓷胎的指纹元素;Ce,Nd和Gd是区分南宋宜窑黑胎青瓷以及龙泉黑胎青瓷瓷胎的指纹元素,从而为正确区分这些外观相似的历史名瓷提供了又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瓷器的发明,从青瓷开始。从商周时期我国出现的由陶到瓷过渡的原始青瓷,到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的浙江烧出成熟的青瓷,发展到宋代青瓷的髙峰,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农耕手工业时代,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窑口,对青瓷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研发创造,进步与发展。都是以提髙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地。宋龙泉窑继南方青瓷越窑体系,于南宋中期以后,青瓷出现了质的飞跃。成功的烧制出了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