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云石加压碳化法制取轻质氧化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目前加压碳化法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革除了化灰机、增设碳化液澄清池、设计管式热解器,使生产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引入神经网络的算法思想,提取了联合制碱法中碳化反应的各个特征参数,并以此构造了碳化反应度量的BP网模型,从而实现了碳化反应的实时度量,为碳化塔操作提供了即时信息。  相似文献   

3.
重镁水的热解工艺原理及设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白云岩碳化法制造轻质碳酸镁工业装置中的热解工艺原理、生产设备比较和连续管式热解器的结构、工艺设计、生产特点及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多种晶形超细碳酸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鼓泡碳化法合成了片形、球形、链形、纺锤形、纤维状等几种晶形的超细碳酸钙粉体,并就碳化反应原料、碳化反应温度、添加剂等因素对碳酸钙晶形和粒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纯度二氧化碳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连续鼓泡碳化法为研究对象,以高纯度CO2为碳化气,用双膜理论探讨了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反应机理,为实际生产中碳化反应速率与产品粒径大小实行分级控制、防止包裹返碱现象的发生、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结论虽来源于连续鼓泡碳化法,但对其它生产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旋转填充床一次碳化法制备轻质碳酸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峰  孙思  郭锴 《无机盐工业》2006,38(2):31-33
探讨了以自云石为原料运用旋转填充床碳化法制备轻质碳酸镁的新工艺。消化浆液中的氧化镁,在常压下与CO2在旋转床中进行碳化反应。相比较以前的方法,两次碳化变成了一次碳化,加压反应变成了常压反应,反应时间也缩短了。滤饼中的含镁碳酸钙为超细产品,也达到了企业合格标准。  相似文献   

7.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碳酸钙的过程与形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pH计、电导率仪、XRD原位检测了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轻质碳酸钙的碳化过程及其动力学. 研究发现,碳化反应前期二氧化碳吸收为控制步骤,碳化反应后期转化为Ca(OH)2溶解控制. 同时发现在碳化过程前期有一明显的凝胶化现象,此时的pH值和电导率出现突变. XRD显示,此时有新相生成. 由于超重力环境下可以极大强化二氧化碳传质速率和微观混合,碳化时间较传统的“碳化法”缩短4倍以上. 结合过程控制,通过选择不同的工艺操作参数和相应的晶形控制剂,可以有选择性地控制碳酸钙的成核和生长,成功地合成了具有不同粒径的立方、链锁、纺锤、针状、片状、球形、花瓣、纤维等8种不同形态的碳酸钙粒子.  相似文献   

8.
碳化法制备超细球形碳酸钙初探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研究了利用改进的碳化法合成超细球形碳酸钙的可行性. 考察了布气方式(板式及管式气体分布器)、化学添加剂以及CO2/N2混合气体组成对碳酸钙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小气泡及CO2含量较高的混合气体有利于形成超细碳酸钙,加入少量添加剂如ZnCl2,MgCl2或EDTA可明显改变碳酸钙粒子的形貌和大小.  相似文献   

9.
论碳酸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和反应热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全 《纯碱工业》1999,(5):26-35
在解释纯碱生产碳酸化过程的主反应、副反应和相变化,确定过程的始末状态以及选定相应的摩尔反应热和相变热的基础上,建立比较完整的碳酸化过程反应热概念和计算方法。介绍了不冷碳化联合制碱生产碳酸化过程反应热的计算和热量平衡实例。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碳酸化方法具有不同的反应热数值,氨碱法生产的碳化反应热最大,常规联合制碱法居中,不冷碳化联合制碱最小。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对氨酸法复合肥生产反应器进行设计,提出"浓硫酸预稀释-氨酸反应-二次补水"三段反应模式的新型管式反应器。介绍新型管式反应器人员操作、参数设计及应用优点。新型管式反应器的应用和推广可极大程度地减少蒸汽的使用,生产成本较燃煤蒸汽费用还要低。  相似文献   

11.
利用碳化法对白云石经煅烧,消化,碳化制得超细CaCO3粉体;利用络合滴定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通过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扫描电镜以及高倍偏反光显微镜对粉体的粒度和形态进行分析选择了最佳的反应温度,碳化时间及消化碳化的pH值,得到均匀的超细CaCO3粉体颗粒,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尿素生产过程中的未反应气为碳化气,采用连续鼓泡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使传统的氮肥工业与超细碳酸钙实现联合生产,以提高尿素转化率,简化尿素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同时开辟联产超细碳酸钙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尿素生产过程的未反应气为碳化气,采用连续鼓泡碳化法联产超细碳酸钙,使传统的氮肥工业与新兴的纳米产业实现联合生产,这对提高尿素转化率、简化尿素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同时联产高附加值的超细碳酸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管式反应器,以频那酮和氯气为原料合成一氯频那酮,系统地考察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该法反应选择性好,产品纯度达97%以上,过程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以电石渣的氯化铵浸取液——氯化钙-氨水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中试装置为研究平台,分别探讨了单纯二氧化碳碳化过程和碳酸氢铵+二氧化碳复合碳化过程的反应机理。单纯二氧化碳碳化过程时间长、速度慢、粒子粗、团聚严重,其根源是氯化钙-氨水体系pH低,吸收二氧化碳反应速度慢,碳化初期不可能形成大量碳酸钙晶核,不利于粒子超细化。复合碳化过程则相反,其根源在于碳酸氢铵的复化学碳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碳酸钙晶核,有利于粒子超细化。无论是单纯二氧化碳碳化过程还是碳酸氢铵+二氧化碳复合碳化过程,氨都属于关键少数,体系难以达到氨的平衡,游离氨的离解反应都是慢速反应和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6.
纳米级轻质碳酸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纳米级轻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 ,按照碳化反应过程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及碳化设备 ,综述了间歇鼓泡碳化法、喷雾多段碳化法、喷射吸收法、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和超声空化法等五种制备方法 ,以及每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特点 ,并对纳米轻质碳酸钙在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油墨等领域的应用做简要介绍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在高压聚乙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飞 《广州化工》2003,31(4):131-135
通过对自由基反应原理和引发剂活性的阐述,结合高压聚乙烯管式法工艺,分析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在高压聚乙烯的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氯化钙为钙源,硝酸锌为添加剂,与二氧化碳鼓泡碳化反应制备碳酸钙,探究了各因素对鼓泡碳化法制备碳酸钙的影响,运用单一因素变量法对鼓泡碳化法做了优化。利用XRD,SEM研究了氨水含量、CO2流量、碳化温度、碳化时间、硝酸锌添加量对碳酸钙形貌、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当氨水体积分数为2.4%、CO2流量为180 mL/min、碳化时间为30 min、碳化温度为30 ℃、硝酸锌添加量为0.002 mol时,可制得形貌为球形,且为单一晶型、结晶完善的碳酸钙颗粒。并设计了正反滴实验,验证并完整提出了CaCl2-CO2-CaCO3体系中碳化反应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河北化工学院研制成功的HH—85—01、02、03连续喷雾式碳化法制造超细碳酸钙,是采用喷雾法进行多段碳化的新工艺。含有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与喷成雾状的氢氧化钙悬浊液逆流接触,进行碳化反应。通过调整反应过程中的氢氧化钙悬浊液浓度、温度,喷雾液滴直经及含二氧化碳的混合气浓度、温度、空塔速度和每塔碳化率等工艺条件,制得平均粒经小于0.1uM的无定形、立方形、链锁形超细碳酸钙三种产品。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利用工业废弃物石灰窑气和水玻璃,采用碳化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过程。对影响碳化过程及白炭黑产率、物性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给出了实验结果的微观解释。通过比较,筛选,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温度在85~95℃之间较好;反应达到2.5h时,反应基本完全,原料液浓度的调节可综合考虑经济指标,选取合适的稀释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