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含量对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各种不同试验仪器对五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力有下降的趋势,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伸长率随大豆纤维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当大豆纤维的质量分数高于50%时,大豆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顶破强力随大豆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撕破强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大豆蛋白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0%时,织物的撕破强力最小;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纵向、横向弯曲长度和织物的硬挺系数逐渐下降,大豆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柔软性提高;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逐渐增加,织物磨损时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说明大豆纤维混纺针织物的耐磨性逐渐下降,在大豆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0%时,纯大豆纤维织物的耐磨性最差。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阻燃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的力学性能、舒适性能和燃烧性能.选用阻燃黏胶、阻燃腈纶和棉纤维,分别织制了3种不同混纺比的针织物,测试分析了织物的顶破、耐磨、保温、透气、透湿、导湿、吸放湿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纤维含量对织物顶破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影响不大,棉纤维含量的增加使织物的耐磨性、保温性、透湿性、导湿性和阻燃性下降,吸放湿回潮率升高.因此,混纺比对阻燃黏胶/阻燃腈纶/棉混纺针织物主要性能的影响显著,可根据产品的用途选择适当的产品类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气凝胶改性聚酯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服用性能,本文探讨了气凝胶改性聚酯纤维的结构,对比分析了改性前后聚酯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特性,并利用其进行纬平针织物试织,分析了对应织物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凝胶改性聚酯纤维表面存在明显的颗粒层结构,且随着混纺织物中聚酯纤维含量的增加,气凝胶改性聚酯/棉、聚酯/棉混纺针织物的顶破性能均先降低后提升,而透气性、透湿性、吸水性、保温性及悬垂性则整体变差;气凝胶改性聚酯/棉混纺针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吸水性及保温性优于聚酯/棉混纺针织物,而顶破性能及悬垂性较聚酯/棉混纺针织物差,二者起毛起球性能基本一致。试样综合服用性能最佳的混纺比为 20/80。  相似文献   

4.
利用Y字形涤纶纤维的纯纺和与棉纤维混纺的不同结构的纱线,设计开发了联合和纬二重组织的织物,并对其吸湿排汗性能如吸湿性、透湿性、吸水性及快干性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Y字形涤纶纤维,可开发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汗特性的床上用机织物.本研究结果对扩大吸湿排汗纤维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能,与涤纶相比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和回弹性。探讨了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对比分析了5组同规格的聚乳酸/棉混纺织物与普通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透气性、芯吸性、折皱回复性、抗起毛起球性、刚柔性等,得出聚乳酸/棉混纺织物的芯吸性、折皱回复性、柔软度均明显优于普通涤纶/棉混纺织物的结论。聚乳酸/棉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也解决了涤纶纤维难降解的问题,在纺织面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织物的透湿性及液态水传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制的湿传递测试装置对织物的湿传递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人体服装穿着的环境状态,在相同湿度、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分形涤纶、普通涤纶、分形混纺织物(纯毛和毛65/35比例)的透湿速率;用垂直芯吸实验测定了分形涤纶、普通涤纶、棉布、分形/粘胶织物的液态水传递速率;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分形涤纶都具有较好的透湿能力,在高温环境下,分形涤纶优势稍明显;分形涤纶芯吸能力较棉布稍好,具有较好的导湿、排汗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采用各种不同实验仪器对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保暖性能,透湿性能,导热性能,冷暖感,透气性能,浸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导热系数逐渐增加,保温性逐渐下降,接触凉爽感越来越好。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透气性变差,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导水性能随着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国内外导湿快干针织面料的开发动态概述吸湿排汗纤维、吸湿排汗后整理技术及利用差动毛细效应和灯芯点芯吸原理开发出的导湿快干针织物结构。同时选用CoolMax纤维纱线和涤纶为原料,通过一定的编织工艺在双面大圆机上开发出一款表面具有凹凸效果的吸湿快干针织面料,并对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今后吸湿排汗针织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吸湿快干型纤维的导湿机理入手,以纯苎麻、纯棉、改性涤纶,棉(80/20)、改性涤纶/苎麻(75/25)为原料,织制了5种平纹织物并测定其与湿舒适性有关的一系列指标.结果表明:纯棉织物湿性能不及苎麻织物;当棉中混入80%的改性涤纶后,导湿散湿能力显著增强,织物0.5 h芯吸高度可达14 cm,90 min水分散失95%左右;棉与改涤/苎麻(75/25)交织、总紧度为94.7%时,织物的湿性能受到很大影响,随着总紧度下降到76.8%,散湿速率不变,而导湿能力和保水力分别提高28%和94%.  相似文献   

10.
将蓄热调温纤维与羊绒混纺制备出一种智能调温羊绒纱,并织制了双层和单层紧密纺混纺纱与环锭纺混纺纱针织物,采用KES风格仪对混纺针织物的风格进行评价;并通过测试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评价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使用DSC测试混纺织物的熔融温度与吸热焓值、结晶温度与放热焓值,以及平板式保暖仪测试织物的保暖性,评价混纺织物的调温功能。结果表明:双层织物调温性能比单层织物的调温性能好,紧密纺混纺纱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比环锭纺混纺纱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