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一种新型柱塞-分体式柱塞,研究了其工作原理、适应的工作环境、工作动态模型,以及在油田现场应用的效果。将此种柱塞应用于排水采气工艺,可明显的改善井底状况,气井的产量可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分体式柱塞是由明显小于油管内径的圆球与下端带锥面的空心圆筒组成的一种新型枉塞,这种非常规的柱塞气举方式已经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成功应用,增产效果明显。根据分体式柱塞连续气举的采油原理,新建立了一套高18m、Ф40mm的分体式柱塞气举可视化装置。该实验装置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可靠,通过实验优化设计了上行球筒触发组件和下行缓冲组件等主要配套部分,并系统地开展分体式柱塞连续气举的物理模拟实验,测试实验装置的气举特性,与常规连续气举方式相比系统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列举了目前气井排液的各项技术及优缺点,叙述了柱塞气举的原理及在国内一些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讨论了该技术与其它排液技术的优,缺点比较,从而阐明在克拉玛依油田研究应用该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中原油田采油二厂针对井底积液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的实际情况 ,为了能及时排除井底积液 ,保持气井稳产 ,对每口气井的生产动态进行了长期跟踪和监测 ,根据各种资料进行分析 ,查阅了大量的气井排液先进技术资料 ,并积极与采油院等有关科研单位合作 ,寻求气井排液的先进方法。 2 0 0 2年 1 0月中旬 ,引进了较先进的柱塞排液新工艺 ,在积液严重的P8- 1 2井首次实验 ,安装了美国PCS柱塞排液系统。该系统工作原理是利用油管内柱塞的上下往复运动来举升液体 ,并将液体排出井筒 ,其地面自动控制设备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这种系统具有自…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海上气井复合管柱的变径结构要求,解决气井积液、延长气井生产寿命,设计了一种新型变径柱塞结构,分析了变径柱塞在扩径、碰撞缩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模拟了柱塞排水采气工艺过程,开展了室内变径柱塞变径行为观测、举液量与进气压力测量、举液效率分析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变径柱塞可在变径管柱中顺利运行,扩径所需进气压力与举液量成正比,该变径密封结构具有良好的举液效率。研究结果可以为变径柱塞在海上气井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滑脱损失小,能有效排除低产、间歇生产气井的积液,在苏里格气田应用200余口井效果良好。但是,在现场应用中发现该技术需要人工到井口进行制度调参,管理强度比较大。针对此问题,在气田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柱塞气举排水采气远程控制的技术研究,开发出了可以远程控制、智能诊断与分析的柱塞气举排水采气远程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气井生产的管理水平,节省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7.
利用柱塞-液段运动微分方程,用数值求解的途径分析考察了注了压力、油管井口压力、油井产液指数和含水率对柱塞气举的产量、循环周期和注入气量的影响。实际计算结果表明,注气压力增大,对日产液量和注气量影响很小,不能改善气举要油效率,井口压力增大,将导致日产液量下降,日注气量增加;而产液指数和含水率增大,将导致产液量和注气量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具有井深、小产气量、小产水量等特点的含硫气井井底积液问题,针对含硫、气、水同产井的生产状况及地质因素,在以往泡沫排水采气工艺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柱塞气举的特点及适应性,实施了国内首次含硫气井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的先导性试验。通过改进卡定器等井下工具,不断优化柱塞气举制度,使气井实现自动化启停,气井生产较为平稳,替代了传统的泡排工艺,排水采气效果明显。该工艺为含硫、气、水同产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发展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柱塞气举和注气工艺是两种常用的气井排液方法.随着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的气井产量持续下降,在许多气井中只用一种气举工艺已不再有效.为了实现低产气井的有效开采,通过新工具、新技术的研发,将柱塞气举与注气工艺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解决许多低产气井的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长庆气田部分气井单井产量低,携液能力差,井底易产生积液,严惩影响气井的稳定生产,为了进行气井排气采气,针对长庆气田产水气井的状况、地质因素等,进行了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并进行现场试验2口井,工艺成功率100%。为长庆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发展探索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系统研究了智能柱塞气举系统装置的作用、工艺原理、适用范围、参数分析设计、选井应用。用图示方法解释了智能柱塞气举系统的工作过程,用井筒流入(IPR)、流出特征(VLP)曲线优化、分析了智能柱塞气举井的生产特性,对现场应用可起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文留油田气藏采出程度高、气层压力低、井筒积液严重的现状,实施了气举排液采气增产配套技术,主要有:半闭式气举、低压气井气层保护增产技术和高压气井气进行气举排液采气技术,取得显著增产效果,解决了文留油田低压气井长期低效开采的难题,为同类气田低压气井高效开采、提高气藏采收率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气举因其适应性强,工艺灵活,广泛用于产水气井排液采气或水淹气井复产,但其卸载过程较为复杂,其卸载方式或工艺参数多凭经验确定,尤其对于气举硬举工艺。为此,基于动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建立了气举硬举卸载过程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以克拉美丽气田水淹井DX180X井为例,采用气举硬举方式,考虑氮气气举和天然气气举,分别采用正、反举方式进行卸载动态模拟,分析了影响卸载的各因素,如注氮气或天然气,正、反举方式等,模拟了卸载过程中井口压力、井底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降低启动压力及减少井筒液体回流时间或回流量,推荐采用注氮气正举方式卸载,对于深井、地层压力较高或需连续油管气举硬举的水淹井尤为适用。通过实例模拟与分析为气举硬举的可行性研究、工艺设计及压缩机选择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川渝气区须家河储层加砂压裂工艺特点,进行压裂后气举排液工艺设计方法研究,并研制出抗外压90 MPa气举阀QJF254-2H、内径62 mm整体式气举工作筒.在3口现场试验井上实施成功,证明工艺设计方法合理,工具工作可靠,工艺排液速度快,不动管柱即可实现压裂后气举返排,既简化了作业程序,又能达到缩短试油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Fuels and Oils - For shale gas wells, plunger lift is challenged by the difficulties like difficult tool tripping in and high operation risks due to the liquid phase...  相似文献   

16.
柱塞气举和地面增压是天然气井排水的两种常用方法.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气井的平均产量日益衰竭,单独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排水已经不能满足多数气井的排水要求.通过使用新型工具和创新工艺,把柱塞气举和地面增压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解决大多数低产气井排水难的问题,且作业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7.
超高压气井井身结构设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压气田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其主力产层因沉积环境一般埋藏较深,最深达到8 000 m以上,地层复杂,往往存在喷、漏、塌以及含H2S等复杂情况,超高压气井钻井工程井身结构设计非常困难。为解决超高压气井井身结构设计主要存在的“深井或超深井,套管管材应力水平高,在含H2S条件下安全余量小”的问题。提出超高压气井井身结构设计技术应根据地层压力系统和井下复杂情况来确定必封点,增大完井尺寸和提高上部大尺寸套管的强度,井身结构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进行深部井眼钻具强度校核和水力参数计算时,应结合钻机选型和钻井工艺技术,对套管选型和强度校核以及套管安全下入技术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预测非对称裂缝压裂气井的产能,指导和优化气井压裂,根据保角变换原理,通过引入气体压力函数,建立了裂缝内气体流动的微分方程组,最后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组得到了非对称裂缝压裂气井的产量计算公式。利用某油田非对称裂缝压裂气井的数据,验证了推导出的非对称裂缝压裂气井产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利用该计算公式分析了裂缝的非对称性对压裂气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裂缝的非对称性越严重,压裂气井的产量越低;当井底流压较高时,裂缝的非对称性对压裂气井产量的影响较小;当井底流压较低时,裂缝的非对称性对压裂气井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为获得较高的产能,应尽可能保证压裂裂缝沿井筒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排水采气工艺的选择采用现场经验法和宏观控制图版法,考虑因素欠缺,工艺实施效果较差,文章根据压力供给与临界携液原则,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开展了页岩气井排水采气工艺综合优选。根据误差分析优选Mukherjee-Brill两相流模型用于计算页岩气井筒压力分布,确定排水采气工艺的压力适用界限;考虑产液量、液滴变形和造斜率变化引起的液滴碰撞,建立页岩气井全井筒临界携液流量模型,确定排水采气工艺的携液适用界限,最终建立页岩气井排水采气工艺综合优选方法。实例分析表明,页岩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模型的预测精度达94.1%,页岩气井排水采气工艺综合优选方法能够实现“一井一策”的排水采气工艺定量优选,优选后的排水采气工艺具有良好的排液增产效果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致密气井的有效驱替面积主要取决于岩石和流体的性质、油藏几何形状及完井系数.本文重点研究干气藏的渗透率、孔隙度、油藏几何形状及裂缝半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