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河油田S105井承压堵漏技术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塔河油田S105井三开长裸眼井段钻遇长达255m的盐膏层,而且地层压力上低下高,为此,在钻至井深5100m时,应用承压堵漏技术对5100m以浅的裸眼段进行先期堵漏,使地层承压能力大大提高,整个盐膏层钻井过程顺利.仅漏失约20m。钻井液。详细介绍了该井承压堵漏的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2.
库车山前采用盐上长裸眼与盐层同层打开的设计方案,由于盐上长裸眼段存在多套砂泥岩互层及复杂压力体系,钻开盐膏层前的承压堵漏工艺技术是山前钻井关键技术之一。结合库车山前已完钻井承压堵漏情况,总结了长裸眼段承压堵漏的技术难点及常用堵漏配方。针对桥接堵漏中套管内全裸眼段堵漏、渐进堵漏和长裸眼分段堵漏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堵漏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现场施工要点。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套管内全裸眼段堵漏工艺在实际堵漏施工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为盐膏层安全钻进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深井长裸眼复杂压力层系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深井钻井大多采用长裸眼钻井技术,在同一裸眼井段,特别是在长裸眼段,经常存在喷漏同层、下喷上漏、上喷下漏、高渗透性漏失以及多压力层系性漏失等情况,给施工带来极大难度,增加了勘探开发成本。通过对该地区地质特征、地层压力系统等方面开展堵漏工艺研究,达到节约开发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井漏是在石油与天然气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或经常遇到的难题,它是在受地层压差的作用下,钻井液漏失到地层中的一种井下复杂情况,这种井下复杂情况是目前钻井工程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技术难题之一,文中对深井长裸眼堵漏工作列举了部分典型实例,从理论上对漏失及防漏堵漏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井下漏失的岩石力学和流体力学,漏层性质和漏层位置判断以及提高低压的承压能力,治理深井长裸眼井漏,提供了一定的现场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数据,有效地指导在复杂地层条件下的勘探与开发工作,并结合深井堵漏机理及堵漏剂作用原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江汉油田建南地区严重的井漏问题与提高钻井堵漏成功率,特别是深井加重钻井液"窄"安全密度窗口的堵漏成功率及地层承压能力技术水平,提出优化井身结构、利用测漏仪准确测定漏层、在多个漏失层井中采取钻一层堵一层、根据地层裂缝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堵漏材料、堵漏工艺上采用桥浆+水泥堵漏并适当蹩压、采用高密度随钻堵漏浆钻进压力高而承压能力低的地层、固井前采用非渗透抗压处理剂提高承压等堵漏技术措施,以克服"窄"安全密度窗口的堵漏难题。现场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措施,堵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技术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地层承压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层岩性、地层裂缝发育程度、温差、黏土矿物水化和钻井液漏失量、钻井液侵入时间、堵漏材料的类型和粒度组成、钻井和堵漏工艺水平.用改进的DL型堵漏实验仪对一系列浓度的刚性封堵剂、核桃壳以及它们复配的堵漏浆封堵模拟裂缝后的承压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刚性封堵剂由于强度高、不易被压碎、不水化,在裂缝中能架桥,填充,堵死裂缝,提高裂缝填塞层的承压能力.在DN2-4井和莫深1井上的现场实验也证实了,复配使用刚性封堵剂与核桃壳的堵漏浆能很好地封堵裂缝,提高封堵层的承压能力,且封堵层不容易再次发生漏失,可增加一次成功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几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涪陵页岩气向深层开发,钻井液密度达到1.75 g/cm3,固井水泥浆密度达到1.85~1.89 g/cm3,为了提高固井质量,防止水泥浆漏失,需要提高油基钻井液应用井段承压能力。国外新型油基堵漏材料在涪陵二期深层页岩气焦页XX井进行了应用。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实行随钻封堵,对钻井液的流变性能没有副作用,在提承压作业过程中,对部分漏失层段进行承压作业,承压能力能够从1.75 g/cm3提至1.80 g/cm3。最后对全部漏失层段进行承压作业,采用国外油基堵漏剂和自研油基堵漏材料T150联合堵漏,承压能力提高至1.85 g/cm3。研究结果表明,该油基堵漏技术适用性强,配方简化,亲油性强,可操作性好,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AT22井是一口长裸眼穿盐井,穿盐前需要提高盐上裸眼地层的承压能力,以利于穿盐作业时提高钻井液密度,防止卡钻等复杂情况的发生.根据地层岩性特征及承压要求,把裸眼地层分成5段,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承压堵漏浆配方.承压堵漏施工结束,筛堵漏材料后验漏,由于验漏方式的不合适,钻井液密度低(1.45 g/cm3),套管鞋处钻井液当量密度远远超过地层破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全井段验漏未能达到井底当量密度1.73 g/cm3的指标;针对套管鞋处地层进行承压施工后,钻井液密度由1.45提高至1.60 g/cm3,套管鞋处当量钻井液密度与地层破裂压力相当,全井段验漏合格,井底当量钻井液密度为1.74 g/cm3,满足了穿盐对钻井液密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国外Y区HOS区域南部边缘Pabdeh地层灰岩裂缝性发育,岩性为低强度白云岩,钻进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漏失,漏层分布没有规律,漏失层位多且具有连续漏失特点,在漏速对密度敏感的井段难以堵漏,且裂缝性漏失地层的承压堵漏施工困难。针对上述难点,应用DL-A高温高压堵漏实验仪器,以2 mm圆孔模板,对不同配方桥堵剂进行了模拟堵漏实验,优选出了适合2 mm孔隙和裂缝性地层的桥堵剂,提出了该地区上部地层漏失以防为主,防堵结合的技术措施;中部地层采用低密度钻井液钻穿漏层,中下部地层采用随钻堵漏与承压堵漏相结合的钻井液技术,并优化堵漏浆配方以提高地层承压能力,该项技术在S25井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堵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承压堵漏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钻遇多套压力层系地层时,需要应用承压堵漏技术来提高较低压力地层的破裂及漏失压力,扩大安全密度窗口,以满足正常钻井施工的要求.承压堵漏需要确定合理的粒径级配进行架桥和先期充填以达到承压的目的,之后需要纤维材料和可变形材料在封堵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隔层以达到稳压的目的.将根据SAN-2工程分布理论确定的粒径级配用于承压堵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