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验以甘蓝为主要原料制作泡菜,通过向基质中接入乳酸菌发酵泡菜,以感官评分、总酸、pH和亚硝酸盐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影响接种乳酸菌发酵甘蓝泡菜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乳酸菌接种发酵型甘蓝泡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快速生长并产生乳酸,降低了泡菜发酵基质的pH值,泡菜基质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游离氨基酸,钙离子结合成无机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探究了发酵工艺参数对番石榴泡菜中亚硝酸盐、抗坏血酸、总酸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发酵工艺参数与番石榴泡菜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泡菜产品的总酸与发酵接种剂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成正比,与盐浓度成反比;相比于番石榴原料,番石榴泡菜亚硝酸盐含量较低且未出现明显的亚硝峰;抗坏血酸总量下降,且在一定范围内,抗坏血酸量与发酵剂接种量成正比,与盐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成反比。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盐浓度与番石榴泡菜总酸含量相关性显著;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与番石榴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相关性显著;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与抗坏血酸含量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3.
几种辅料对甘蓝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甘蓝为原料,对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理化分析,探讨糖、香辛料和水果对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糖、香辛料和水果的添加促进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总酸的增加;未添加糖的泡菜的Vc含量最低,添加水果的泡菜的Vc含量稍高于其他配方的泡菜;未添加糖的泡菜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低,添加水果的泡菜的还原糖含量最高;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糖对亚硝酸盐的产生有促进作用,香辛料对亚硝酸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水果的添加对亚硝酸盐的增长有抑制作用.向泡菜中添加水果不仅可以改善泡菜的风味,还可以促进乳酸发酵,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进发酵蔬菜的工艺,以不加"泡菜老汤"的自然发酵甘蓝为对照,研究其对发酵甘蓝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发酵甘蓝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和有害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对制品感官的分析.结果得出用"泡菜老汤"发酵的甘蓝中亚硝酸盐含量在发酵整个过程均比自然发酵的低,且未出现自然发酵甘蓝初期出现的"亚硝峰";"泡菜老汤"发酵甘蓝中肠杆菌及乳酸菌之外的需氧嗜温菌的数量较自然发酵的少,乳酸菌数量较自然发酵的多;"泡菜老汤"发酵甘蓝感官分析优于自然发酵.说明用"泡菜老汤"发酵甘蓝的品质优于自然发酵加工的制品.  相似文献   

5.
异Vc钠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萝卜、白菜、甘蓝为原料,利用自然发酵方式制作泡菜,研究了异Vc钠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异Vc钠可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且使亚硝峰提前到达,使泡菜较早到达食用安全期。  相似文献   

6.
发酵方式及起始pH值对泡菜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蓝为主要原料,采用自然发酵、陈泡菜卤水发酵、乳酸菌接种发酵以及调整起始腌渍液的pH值等发酵工艺,对泡菜腌渍过程中pH值变化、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消长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方法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寻求简便、有效、安全的降低传统发酵泡菜生产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以甘蓝为原料,采用调整泡菜发酵的起始pH、ClO2预先浸泡、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以及微波预先辐照原料4种方法进行处理,测定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硝酸还原酶(NR)和亚硝酸盐含量,研究降低甘蓝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调节泡菜发酵前的起始pH为4.0~3.0,采用20 ml/L ClO2浸泡、添加0.20%的GSH以及采用功率450W、时间20 s的微波预先辐照处理,皆能抑制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亚硝酸盐含量.4种处理方法的亚硝酸盐峰值比对照分别下降39.7%、45.1%、56.2%和40.8%,其中0.2%的GSH预处理的峰值最低,且其发酵末期的亚硝酸盐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8.
以甘蓝为原料,通过感官评定及亚硝酸盐含量,考查发酵温度、时间,精盐和蔗糖添加量对甘蓝泡菜品质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建立甘蓝泡菜最优发酵工艺;同时测定发酵过程中各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甘蓝泡菜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精盐添加量3%,蔗糖添加量2%,20℃发酵6天。在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从0.35g/kg增加到0.51g/kg,维生素C含量从12.1mg/100g逐步降低到8.9mg/100g,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先增加到0.25mg/kg(发酵4天)后迅速降低至0.15mg/kg(发酵6天)。  相似文献   

9.
以白菜、萝卜、甘蓝为原料,研究自然发酵过程中分别添加半乳甘露聚糖和酪蛋白磷酸肽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乳甘露聚糖和酪蛋白磷酸肽对亚硝酸盐有清除作用,降低了亚硝酸盐对泡菜制品的安全性威胁。  相似文献   

10.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蔗糖对发酵蔬菜品质的影响,从而为改进发酵蔬菜的加工工艺提供实验依据。实验以甘蓝为原材料,在浓度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盐渍甘蓝,然后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蔗糖,使其在蔗糖添加浓度分别为0,1%,2%,3%,4%的情况下发酵,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泡菜液中亚硝酸盐的数量,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乳酸菌和亚硝酸盐生成菌的含量。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2%时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最低,乳酸菌含量高,亚硝酸盐生成菌含量低,且泡菜的色、香、味俱佳。因此,蔗糖浓度为2%的泡菜在腌制12天时最适合食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芹菜汁、番茄汁、胡萝卜汁的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生产复合蔬菜汁的最佳配方,并较好地解决了蔬菜汁的沉淀及特有风味的保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佩  田呈瑞  党辉 《饮料工业》2007,10(12):17-19
对胡萝卜-苹果复合果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萝卜-苹果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为:复原苹果汁55%、胡萝卜汁25%、蔗糖8%、柠檬酸0.15%,在压力为25MPa下复合果汁均质后的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从相同稀释倍数下的梨汁以不同体积掺入苹果汁后的pH变化,295nm处的吸光度的变化,总糖和还原糖的变化,旋光度的变化以及糖的薄层层析和感官评定等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苹果汁掺入一定量的梨汁后的pH、295nm处的吸光度、总糖和还原糖及旋光度这4个方面的变化幅度较大,可以作为判断苹果汁中是否掺入梨汁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胡萝卜苹果复合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锋 《饮料工业》2008,11(9):19-21
对胡萝卜苹果复合饮料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配方及均质参数为:胡萝卜汁40%、苹果汁20%、蔗糖5%、柠檬酸0.2%、耐酸CMC0.15%、黄原胶0.05%,高压均质压力20MPa,温度70℃,均质2次。  相似文献   

15.
姜营养物质丰富,对人体健康极其有益。实验采用单宁、明胶、壳聚糖处理法对姜汁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姜汁的透光率及澄清后的姜汁热稳定性确定3种方法对姜汁澄清效果。结果表明:明胶添加量0.04‰,单宁添加量0.07‰,常温下静置1 h,此时姜汁的透光率可达到98.6%;壳聚糖添加量0.4‰,作用温度40℃,作用时间40 min,透光率为96.8%。经过壳聚糖-硅藻土结合法处理姜汁,透光率达99.2%。  相似文献   

16.
草莓澄清汁的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复合果胶酶酶解的方法,研究了草莓澄清汁的加工工艺,得到草莓澄清汁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复合果胶酶添加量0.015%,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35℃,此时草莓的出汁率为81.10%,透光率可达96.1%。  相似文献   

17.
苹果汁饮料是1种缓冲溶液,其原汁含量不同则缓冲能力不同。本文对苹果汁饮料的缓冲系数与原果汁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缓冲系数与原果汁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同时得出了缓冲系数与原果汁含量之间的关系式。只要测定出该饮料的缓冲系数,即可根据关系式推算出该饮料中原果汁的含量。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0.56%~1.62%,回收率107%~113%,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且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苹果汁饮料中原果汁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复合果蔬醋饮料的发酵、制作工艺、配方以及稳定性.以新鲜甜橙为原料,取汁,进行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得甜橙醋酸液;以新鲜胡萝卜、番茄、山楂为原料,分别制取蔬菜汁.将甜橙醋酸液和蔬菜汁进行合理混合,通过对物料配比的研究以及糖酸比等的调整,确定最佳混合果蔬醋饮料的配方,并对饮料的色泽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最终制得一种口感、营养、外观俱佳的复合果蔬醋饮料.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芦荟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猕猴桃汁、芦荟汁、鲜牛乳为主要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得保健饮品发酵猕猴桃-芦荟酸奶。通过正交法确定了发酵工艺参数,筛选出优化组合。实验结果表明,鲜牛奶中加入10%猕猴桃汁、7%芦荟汁、8%白砂糖,3%发酵剂,41℃条件下发酵4h,制得的发酵奶色香味甚佳。  相似文献   

20.
以红富士苹果和浓缩果汁为原料酿造苹果酒。加入亚硫酸(120mg/L)于苹果汁中,24h后90%以上的游离SO2变为结合态,此后波动不大。研究显示,1.5‰的皂土澄清效果最好;鲜汁的产酒率明显高于浓缩汁,酒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少。果酒酵母1#的产酒率最高,残糖最少,挥发酸最少,而且滴定酸、pH的变化幅度较少。与浓缩果汁相比,鲜果汁酿造的酒中含有的香气成分如活性戊醇 异戊醇、正戊醇、正己醇、苯乙酸乙酯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