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强化洪泽湖网格化管理的监管,急需建立信息化平台,以实现管理业务处理与决策的信息化与科学化。本文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洪泽湖网格化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方法,以实现湖泊信息的高效管理和资源共享,同时也为其他河湖的管理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GIS网格化的河长制信息化系统信息资源模型,该模型以河湖体系为核心,以河长制行政区划分段,形成河湖模型,并设计各类型数据目录存储结构,使各类数据与主体河湖模型对象关联;同时利用GIS空间数据处理方法,根据行政区划将分级管辖河段对象空间网格化,形成基于河湖模型的GIS空间网格化河湖资源空间数据对象,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与对应段的河湖资源对象自动关联,从而提供数据服务,支撑整个河长制监测监管信息的运转。模型应用于长沙市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河湖治理信息化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河长制信息化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春满明光河     
正自实施"美丽河湖"建设以来,云南省腾冲市积极探索全域治水的河湖治理管护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形成系统性网格化工作格局,河湖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河湖防洪排涝、涵养水土、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等综合功能进一步发挥,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正不断形成。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日前腾冲市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图为腾冲市明光河。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强化河湖健康监督管理,宁夏回族自治区率先公开招标全国第一个省级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以"互联网+河湖长制"思维,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充分整合共享水利、环保、住建等河湖管护信息化资源,基于宁夏智慧水利总体建设框架,打造服务宁夏区、市、县、乡、村五级应用的宁夏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基本形成了"统一治水平台、行业部门协同、线上线下结合、全民共同参与"的新格局。新形势下,宁夏河长制信息化仍需建设空天地一体化河湖管理监测体系、升级宁夏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以及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逐步从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为智慧化,以信息化促进河湖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区域和跨行业部门。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二三维影像、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结合"互联网+"思维,提出建设"互联网+甘肃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思路和总体架构,以实现河湖管理精细化、管理保护科学性、联防联控高效化、监督考核透明化、社会监督公开化的河长制管理保护体系,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信息化支撑与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3月,由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研发完成的"河网通"智慧河长管理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并顺利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河网通"智慧河长管理信息平台由PC版、移动APP和微信公众号3套系统组成,集河湖监测、河湖巡查、案件处置、综合考核、举报监督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基础信息在线查询、任务通知在线发布、巡查问题在线处理、重点项目在线统计、动态信息在线监测、目标责任在线考核等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河湖管护,提高河湖监管现代化水平,需建设河南省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基于SOA的规划体系,利用SOA架构,采用J2EE搭建具有可伸缩、灵活、易维护的系统平台,针对必需的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建设、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体系编制等开展构建,开发了Web管理平台+巡河小程序+微信公众平台+河长App的多端联合应用模式,实现河长巡河智能化、数据共享全面化、巡查监管常态化,以信息化推进河湖管理现代化,为同类平台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水利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低水平重复建设、信息资源分散、开发利用效率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不足、业务系统间协同能力不够和安全体系薄弱等问题,基于android平台,提出了基于android的河长制河湖管护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的先进技术,结合Gson解析技术、数据缓存技术和Socket通信技术等,将河长制河湖管护系统真正做到水利信息化.本系统实现了河长制河湖管护在移动应用端的相关功能,方便相关工作人员使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天地一体化水利大数据仿真平台是利用数字地球、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构建卫星、无人机和地面控制中心上下协同、信息互通的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应用平台,做到了实现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加载和厘米级精度的精确测量。通过模型软件矢量运算快速分析并生成各类专题图像。目前主要可实现河湖监测与监管、水土流失防治与监测、防汛抗旱减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四大功能。河湖监测与监管平台是利用无人机技术和移动互联客户端建立移动工作站,对河湖水  相似文献   

10.
河湖违法问题防治是河湖管理保护的核心任务,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分析研究河湖违法问题防治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形成机理及防治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无违河湖"的目标路径,以及实现长效防治的法规制度、管理基础、规划计划、信息平台、监测评价、社会参与、执法问责等7个方面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天津市传统河道巡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思路,结合地理信息平台,通过实现自动签到、精确定位、任务分配下发、专题图、鉴权管理、监督提醒、信息共享、流程管理等功能,形成一套河道网格化管理解决方案,并开发出天津市河道巡查巡视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济宁市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总结了济宁市以数字示范河湖建设为抓手,依托济宁市河长制信息系统平台,融合河湖管理、水旱灾害防御、工程运行管理、安全监管、水土保持、水资源、泗河数字孪生流域系统、城乡供水、污水治理、平台集成等10大模块,提出推动数字示范河湖建设、加大多种监测手段融合、全面摸清河湖治理和管理现状等有益经验,为其他城市的智慧水利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梳理桐乡市河湖管护现状,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探索与破解河湖管护难题,提出了交界区域联动机制、"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河长制"细化升级、水利管理应用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创新思想,以期提升桐乡市河湖管护水平,同时也为全国平原河网地区河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数字黄河"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地理信息数据的重复采集和地理信息功能的重复开发,建设了黄河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地理信息标准、基础地理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基础地理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4部分。平台采用数据层、中间层和应用层三层结构搭建,集一体化数据编辑、多源数据集成、COM组件、Web-GIS、三维GIS、中间件等技术于一体,实现对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的存储管理、发布显示、三维仿真等操作。黄河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在治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提供了全面、可靠、标准的黄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供了基于网络的地理信息浏览、显示、查询、分析等功能;提供了标准的地理信息服务中间件等。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河长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铁岭市研发了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平台分为河长制综合管理系统、河长APP及微信公众号三个部分。依托云计算、 3S、 SOA等技术,提供了河湖河长信息展示、河长巡查动态显示、河湖水质情况全面实时监控、信息即时交互及联动处理、河长制精细化管理、自动化考核、跨平台信息对接等技术功能。平台的开展应用实现了河长制工作的制度精细化、信息全面化、沟通实时化、治理科学化,也为河道环境监督治理长远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21年,河湖长制工作紧紧围绕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保护有效"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以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西"为目标,在转型发展"蹚路前行"中实现"有名、有实,有能、有为".  相似文献   

17.
结合市级工作实际,明确了德州市智慧河湖长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重点阐述了平台建设中河长制工作管理系统、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等的建设内容。平台的建设将使市级更好地建立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道管理保护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建立以网格技术为基础的动态水权转换的信息监测管理平台.结合水权水市场的基本制度、网格技术及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框架结构分析、层次分析和任务分析,利用丰富的管理平台开发语言,构建了管理平台系统的门户建设和调度中心建设思想,实现了平台的信息调度管理和用户管理等核心功能.动态水权转换管理平台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水权信息的共享问题和闲置资源实时性分配和利用问题,为实现我国水权水市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平台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武汉东湖是水利部首批示范河湖,在示范河湖创建工作中通过出台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强化河湖空间管控,积极推进河湖专项整治,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全面建设河湖智慧平台,深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措施努力实现东湖"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示范建设目标。经过一年的示范河湖创建工作实践,使东湖水质达到40年来最好水平。文章就武汉东湖示范河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结了东湖示范河湖建设的创新点和经验,以期为其他河湖开展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牟汉书  顾永  胥照  冯卫东 《江苏水利》2021,(8):23-27,31
主要总结淮安建设河湖长制信息云平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系统阐述河湖长制信息云平台在设计时的架构思路和建设中的注重点,为建设更加完备的智慧河湖长信息云平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