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米适度加工是我国现阶段节粮减损和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为探究不同碾磨时间对粳糙米加工特性的影响,以原阳米和稻花香米2种粳糙米为原料,设置不同碾磨时间进行糙米碾磨实验,对碾磨后大米加工特性及大米颗粒粒面外观和表面形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碾磨60 s时,原阳米和稻花香米碾减率分别为8.14%、7.07%,碎米率为5.93%、8.83%,留皮度为2.0%、6.2%,白度增加了17.8%、16.9%,此精度为适碾;随碾磨时间延长,中粒型稻米碎米率高于短粒型,大米破裂强度逐渐减小,且糙米破裂强度均高于精白米。  相似文献   

2.
以吉粳804为原料,考察了碾减率(DOM)分别为0、2%、4%、6%、8%和10%的不同加工精度对大米理化特性、糊化特性以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碾减率的增加,大米的整精米率和千粒重降低;大米的基本组分中,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都随着碾减率的增加而降低,当碾减率 8%后,下降差异不大;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随着碾减率的增加而升高;碾减率与大米的淀粉糊黏度(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呈显著正相关;碾减率大小对米饭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影响较大。碾减率值可用于改善大米的食用品质,提高米饭的感官评分。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南方优质丝苗米在碾磨过程中品质及加工能耗的变化规律,以美香占2号为原料,通过碾磨制得碾减率(2%、4%、6%、8%、10%、12%)的米样,分析不同碾减率对大米的加工特性、蒸煮特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碾减率的增加,丝苗米加工过程中的碎米率和能耗均显著增加,蒸煮特性、食味品质不断改善。与糙米相比,当大米碾减率为2%时,留皮度由99.80%降低至52.83%,碎米率增加至2.74%,能耗为87.50 k J/kg,蒸煮特性与食味品质显著提升;当大米碾减率为8%时,留皮度降低至3.43%,其食味品质与精白米无显著区别;当大米碾减率达到12%时,留皮度降低至1.10%,碎米率增加至28.97%,能耗增加至1090.00 k J/kg,最适蒸煮时间缩短到18.33 min、感官评价总分提高到79.00。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宜的加工精度,更有利于节约能耗,提高粮食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黑米不易煮熟及煮熟后米饭口感较差、粗糙感明显的问题,文章以适度碾磨的方式对黑米进行适度加工,考察了碾磨度为2%、4%、6%、8%、10%等不同加工程度对黑米蒸煮特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碾黑米的浸泡吸水率大幅度增加,2%适度碾磨下浸泡20 min时其吸水率提高134%,但不同碾磨度之间差异较小;随着碾磨度的提高,适度碾磨黑米的蒸煮时间逐渐缩短,蒸煮吸水率、体积膨胀率和固形物损失率均呈现上升后平缓的变化趋势;适度碾磨黑米糊化特性的峰值糊化黏度(PV)、保持力(HS)、崩解值(BD)和最终糊化黏度(FV)值均与碾磨度呈正相关;适度碾磨黑米的熟米粒硬度在2%碾磨度时显著降低(P0.05),继续增加碾磨度时无显著变化(P0.05),弹性始终无明显变化,黏性则先显著上升后趋于稳定。结论:通过适度碾磨加工,能较好改善黑米蒸煮特性及食味特性,2%的适度碾磨即能显著提高黑米浸泡吸水率、缩短蒸煮时间,降低熟米硬度(P0.05)。  相似文献   

5.
黑米糊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不同类型的黑米粉和黑米淀粉Brabender糊化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黑米糊化特性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黑米中残余蛋白质对其淀粉的膨胀特性、黑米粉的最高粘度以及不同碾减程度整粒黑米DSC热特性的研究表明:黑粘米的蒸煮品质比黑糯米的蒸煮品质差,黑米的外皮层结构和黑米中的蛋白质、淀粉、脂类等主要成分单个因素对其糊化特性的影响相比,黑米的外皮层结构是影响其糊化特性的最主要因素,从而为改良黑米蒸煮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熟青稞为原料,采用分层碾磨的方法制备不同品质特性的分级糌粑粉,研究了分级粉的理化性质、糊化特性及感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碾磨程度由外层至内层,分级粉的粗纤维、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降低,淀粉和β-葡聚糖含量增加;分级粉初始及最终黏度增大;气相色谱总峰面积下降,"糌粑谷味"和"生青稞谷味"特征峰面积下降;进一步进行感官评价,分级粉的外观及口感分值增加、风味分值降低。本研究表明,经分层碾磨获得的分级糌粑粉的理化性质、糊化特性及风味特征差异较大。本研究为糌粑粉的加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5种稳定化方式处理4%剥皮率青稞籽粒,处理后磨粉过80 mm孔径筛,以研究不同稳定化处理对4%剥皮率青稞粉的营养组分含量、基本理化特性、糊化特性及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稳定化处理可明显提高4%剥皮率青稞粉的品质,减少灰分含量,同时对蛋白质、脂肪、总膳食纤维及β-葡聚糖的含量无影响;不同稳定化处理方式对淀粉颗...  相似文献   

8.
发芽糙米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热差扫描仪(DSC)对发芽糙米,糙米和白米的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糊化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最高;碾减率为16.7%白米糊化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最低;发芽糙米糊化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高于碾减率为16.7%白米,低于碾减率为8.3%白米。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青稞粉在食品中添加量并且改善制品的色泽及口感等,将不同脱皮率的青稞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样品的基本组分、色泽、糊化特性及降落数值,探讨青稞粉品质的变化;通过测定青稞复配粉面筋及面团的性质,研究脱皮率对于面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脱皮率的增加,青稞粉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含量均呈现减少的趋势,而淀粉含量由51.01%显著增加至60.38%;青稞粉的色泽与糊化特性也随着脱皮率的增加而有所改善,降落数值由297 s增加至489 s,发生了显著变化;面筋含量并未产生显著变化,但其面筋指数显著增加;随脱皮率的增加,青稞面团的吸水率无显著性变化,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均随脱皮率增加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弱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拉伸曲线面积有所降低,拉伸阻力增加,延伸度呈降低的趋势,拉伸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青稞粉经脱皮后营养组分含量有所下降,但理化特性与面团特性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青稞碾磨中各层粉体营养成分的差异,对不同碾磨层粉体的营养及功能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青稞不同碾磨层粉体的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1次碾磨麸皮中粗纤维、阿拉伯木聚糖、Ca、K、Mn和Na元素含量最高,第2次碾磨麸皮中脂肪、灰分、粗蛋白、γ-氨基丁酸、Fe和Mg元素含量最高;青稞米中总淀粉、Cu和Zn含量最高且色泽最白,青稞原粮中β-葡聚糖含量相对最高。重金属Hg、Cd、As、Pb在不同碾磨层粉体中均未检出。不同碾磨层粉体中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少,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青稞原粮中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第1次碾磨麸皮中氨基酸品质相对更好,第2次碾磨麸皮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分最高。不同型态的多酚、黄酮及总酚在不同碾磨层粉体中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第3次碾磨麸皮中游离酚、总酚含量最多,结合酚、游离黄酮、结合黄酮含量均在第1次碾磨麸皮中最高。本研究旨在为青稞不同碾磨层粉体的精深加工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青稞粉为原料,采用挤压改性方法加工青稞预糊化粉,研究改性前后青稞粉的品质变化,不同配比青稞预糊化粉的粉质特性及改性操作条件对青稞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青稞面条产品的研发提供实践基础。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青稞内部形成细致多孔的海绵体,大分子营养物质被降解,淀粉稳定性增强;面条蒸煮损失率与淀粉的糊化程度间具有相关性。在适宜加工条件下制备的青稞预糊化粉,可以制作出青稞含量达60%,煮熟增重率为77.0%,蒸煮损失率为12.0%的青稞面条产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以糙米为原料,通过碾白得到不同碾减率下稻米,测定稻米的成分含量,得出碾减率与稻米各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碾减率的增加,稻米的水分、灰分、蛋白、脂肪、膳食纤维及植酸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标二米的灰分、蛋白和膳食纤维含量均明显高于标一米和精制米.糙米的果皮、种皮中含有较多矿物质、脂肪和膳食纤维,糊粉层中含膳食纤维和植酸较多,而亚糊粉层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桃酥营养成分单一、直接外源添加菇粉造成适口性差等问题,本研究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猴头菇粉与青稞粉制得糊化度为86.13%预糊化粉,分析挤压前后混合粉的营养成分、微观结构及糊化特性,并添加不同比例预糊化粉制作桃酥,以营养、物理特性、感官评价及消化特性为指标,分析其对桃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糊化粉的营养成分改善,糊化温度降低,稳定性提升。桃酥中K、Mg等矿物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与预糊化粉添加量呈正比,碳水化合物含量、热量及血糖生成指数预测值与预糊化粉添加量呈反比,纯猴头菇-青稞酥氨基酸组成更接近FAO/WHO理想蛋白质条件。猴头菇-青稞预糊化粉的占比超过50%后,对桃酥的物理特性及口感造成负面影响。本研究为食用菌复合谷物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天真 《食品科技》2006,31(3):96-100
对粳糙米采用不同的碾减率加工后,所得成品大米进行品质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碾减率的增加,大米蛋白质减少;碾减率在9%~13%时,蒸煮品质较好,最适碾减率应在13%;在最适碾减率的情况下,糊化温度低,糊化前后温度范围(TC-T0)小,大米玻璃态转变温度Tg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善青稞全粉的加工特性。方法:采用过热蒸汽、远红外烘烤和微波烘烤处理对昆仑15号、肚里黄和昆仑20号青稞进行处理,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分析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研究3种热处理方式对青稞全粉结构的影响,并对比处理后基本营养成分、色差、持水力、持油力、休止角、滑角、膨胀力、堆积密度、振实密度和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热处理后,青稞全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及灰分含量增加,而总淀粉含量显著减少(P<0.05);3种热处理均可以改变青稞全粉的组织形态基团结构,但未显著改变青稞全粉的官能团结构;青稞全粉的膨胀力、堆积密度、振实密度、持水性、糊化温度显著增加(P<0.05),其持油性和白度降低;过热蒸汽处理增加了青稞全粉的黏度值、回生值及崩解值(P<0.05),而微波烘烤和远红外烘烤的与之相反。结论:热处理能够改善青稞全粉的加工特性,但不同品种之间略有差异,且过热蒸汽处理较适合提高青稞全粉的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青稞为原料,对比了青稞米加工中柔性脱皮机和碾米机对碎米率的影响。分析了2种脱皮设备对青稞麸皮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和原因,探讨了入机水分、脱皮率、灭酶、筛分工序等对青稞米加工过程中碎米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青稞米加工最佳的入机水分为16%;碎米率随着脱皮率升高而升高,碾米机的碎米增长率高于柔性脱皮机;脱皮率10%时,灭酶对碎米率无显著性影响,脱皮率10%时,灭酶处理使碎米率显著上升;脱皮率10%时,筛分工序能够降低碎米率和提高青稞米粉的亮度;柔性脱皮机能缓解青稞制米时碾米机过碾的问题,降低了富葡聚糖相中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适度碾磨对红米品质的影响,考察了碾磨度(0、2%、4%、6%、8%和10%)对红米蒸煮特性、糊化特性、抗氧化活性以及其米饭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碾磨度的提高,红米的蒸煮时间逐渐缩短,4%碾磨度时显著(P<0.05)缩短为31 min,蒸煮吸水率、体积膨胀率和固形物损失率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碾磨处理后红米的峰值糊化粘度(Peak Viscosity,PV)、崩解值(Breakdown,BD)和最终糊化粘度值(Final Viscosity,FV)均与碾磨度呈正相关,而红米饭的硬度随着碾磨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4%碾磨度时硬度显著(P<0.05)降低35.28%,继续增加碾磨度时硬度无显著变化(P>0.05),弹性始终无明显变化,粘性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红米中游离酚、黄酮的含量以及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碾磨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在感官评定中,碾磨度0~4%时,感官评分增加到41.6分,碾磨度继续提高,感官得分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碾磨度为4%时,红米具有较好的品质,能显著缩短蒸煮时间,降低熟米硬度,并保留较多的抗氧化物质,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研究结果可以为适度碾磨红米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采用青稞为原料,对比了青稞米加工中柔性脱皮机和碾米机对碎米率的影响。分析了两种脱皮设备对青稞麸皮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和原因,探讨了入机水分、脱皮率、灭酶、筛分工序等对青稞米加工过程中碎米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青稞米加工最佳的入机水分为16%;碎米率随着脱皮率升高而升高,碾米机的碎米增长率高于柔性脱皮机;脱皮率<10%时,灭酶对碎米率无显著性影响,脱皮率>10%时,灭酶处理使碎米率显著上升;脱皮率>10%时,筛分工序能够降低碎米率和提高青稞米粉的亮度;柔性脱皮机能缓解青稞制米时碾米机过碾的问题,降低了富葡聚糖相中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该文探究脱皮程度对黑、白青稞粉营养品质、卫生质量、糊化特性和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脱皮率的增加,黑、白青稞粉的蛋白质、总酚、灰分含量均呈总体下降趋势,而β-葡聚糖、淀粉含量则表现出不同程度上升。黑、白青稞麸皮粉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10%和14.20%,灰分含量分别为5.60%和4.70%,β-葡聚糖含量分别为未检出和0.07%,总酚含量分别为1.39 mg/g和1.97 mg/g;青稞粉和麸皮粉中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B1;脱皮率为5%的白青稞粉破损淀粉含量为21.07 UCD,白度为57.57%,且其糊化特性和面团粉质特性均较未脱皮白青稞粉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以2个水稻品种的稻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碾精条件:在50℃左右和60℃左右分别处理50 s和60 s,测定在不同碾精条件下样品磨粉后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特征值、膨胀势和水溶性指数,米饭的硬度和黏度特性,比较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碾精条件下的稻米在品质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碾磨时长为60 s的供试材料,其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碾磨时长为50 s的相应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在碾磨时长和温度均增加的处理Ⅳ条件下,供试材料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碾磨时长较短的处理Ⅰ和处理Ⅱ。津川1号,处理Ⅳ(60 s,64.2℃)的最高黏度、最低黏度和最终黏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崩解值显著低于处理Ⅰ(50 s,52.0℃)和处理Ⅲ(60 s,56.0℃)。津原E28米饭的硬度表现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Ⅳ。在相同碾磨时长,不同碾磨温度条件下,碾磨温度高的米饭黏度大。经不同碾磨处理的供试材料,其膨胀势和水溶性指数均随温度的上升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