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滩地阻水,以致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为寻求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了该河道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值模型,并采用实测地形断面资料以及2007年和2003年两次洪水的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成功模拟了二次洪水的行洪过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切滩工程实施后的水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对观音滩、大墩岭、新民滩、邵伯湖滩群实施切滩工程,可有效降低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水位,增大入江水道行洪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明晰黄河上游河道桥梁壅水特性并探究数值模拟法在防洪演算中的可靠性,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黄河青铜峡至石嘴山段(以下简称“青石段”)内连续7座桥梁为研究对象,运用MIKE21水动力模块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对不同洪水频率下桥梁壅水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对二维水动力模型率定与验证的过程中,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边界约束条件与河道糙率均经率定分析后取值;随着洪峰流量的减小,河道流速降低,桥墩壅水值在0.10~0.28 m水位范围内波动,对比模型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Henderson公式计算值与二维模型模拟值更为接近且变化趋势较一致,而陆浩公式计算结果相对偏大。本研究可为跨河建筑物壅水特性影响分析与河道防洪演算提供经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漓江干流及两岸地形、断面数据,构建一维和二维动态耦合FLOOD水动力模型,并对模型率定与验证。模拟漓江天然洪水和考虑漓江上游水库联合调度作用下两岸淹没情况,对漓江干流两岸洪水进行风险分析,为漓江流域精准预报、水库防洪调度、预警、效益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5年滁河流域荒草圩蓄洪区行蓄洪水文还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6月28日,滁河襄河口闸上实测最高水位达14.39m,超警戒水位3.39m,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用了荒草二圩、三圩蓄洪区.本文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方法,模拟滁河2015年滁河洪水过程,计算荒草二圩、三圩实际蓄洪量、进洪过程以及蓄洪区内淹没水深、洪水到达时间等水力要素,分析蓄洪区启用降低滁河干流水位情况,为滁河蓄洪区启用决策、防洪避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流域河道岸线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已建、正建或拟建的涉河工程及滩涂开发利用使河流的水动力条件产生变化,带来了防洪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根据建设方提交的工程信息预先生成涉河工程的防洪评价报告简本,使其与正式防洪评价报告对比分析,便于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决策。选择淮河干流中游蚌埠市区段25 km为研究对象,基于虚拟现实、3S、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及耦合水动力模型,研制淮河涉河工程防洪影响评价辅助决策系统;系统提高了淮河干流涉河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水平,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防洪评价报告及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太湖流域北部一维、二维耦合的河湖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运南段主要无闸控支河设控前后对引水沿线河道和滆湖水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孟河运南段支河口门设控下,引水后运南段河道水位、流速将明显上升,经北干河东侧入滆湖流量有所增加,但支河闸控有利于北干河西侧分流比升高,支河口门东侧闸控将导致滆湖北部水体交换能力降低、水动力有所减弱,滆湖东侧出湖河道流量受新孟河运南段支河闸控的影响较小。为提高新孟河工程引水效益,探讨提出了支河闸控方案在引水期、非引水期和应急排水期等时期的实施建议,为新孟河工程运行及优化调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淮河干流峡山口至蚌埠段河势复杂,泄流能力不足,规划整治工程方案多.本文针对该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方案,分析了河道基本特性,开展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模型采用2003、2005、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与验证,具有较高精度,可以为河道整治提供研究手段.利用模型对河道不同整治方案进行了效果对比分析,对行洪区调度方案进行了优化,并指出需要治理的局部阻水河段.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浮山河段的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实际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所建模型,对整治方案不同洪水量级条件进行计算,评估干流河道整治和行洪区调整规划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行洪区启用前计算水位与规划值相差不大,但设计条件下,计算水位远高于规划值,表明本轮整治工程实施后,规划目标尚未完全达到。研究表明沿淮河生产圩高程变化、河道糙率取值和行洪区流量分配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三个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南昌市大飞机项目填方工程的河道采砂对防洪的影响,根据江西赣江下游尾闾河道特点,采用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对采区处的水位、流速等水力要素进行求解和率定.结果表明:采砂工程实施后,由于该河段设计情况下由湖洪控制,其水位最大降低值为0.017 m,流速最大变化值在0.20 m/s以内,水流动力轴线仅在采区局部河段有一定调整.采砂工程对行洪安全的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浮山河段的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实际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所建模型,对整治方案不同洪水量级条件进行计算,评估干流河道整治和行洪区调整规划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行洪区启用前计算水位与规划值相差不大,但设计条件下,计算水位远高于规划值,表明本轮整治工程实施后,规划目标尚未完全达到。研究表明沿淮河生产圩高程变化、河道糙率取值和行洪区流量分配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三个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 MIKE21 FM 的南渡江河口段行洪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预测并分析滨江西带状公园建设后对南渡江河口段行洪能力的影响,基于MIKE21FM水动力模块,建立了南渡江河口段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型。首先结合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对河口段河道、滩地糙率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将公园模型概化为局部阻力修正和局部地形修正两种方式,然后分别模拟计算三种潮洪组合工况下河口段水面线和流场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概化方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公园建设后河道地形和糙率发生变化,导致水面线壅高和主流流速加大。阻力修正法计算的水面线壅高值稍偏大,但仍低于左右岸防洪堤设计水位,没有降低南渡江河口段防洪能力。司马坡岛附近局部出现高流速区,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防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淮河干流蚌埠段河道整治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建立一维、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1992年实测地形与2008年和2009年复测断面资料,通过对典型年的洪水位、行洪能力、断面流速和流态等的计算分析,对淮河干流蚌埠段整治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蚌埠段整治工程实施后,洪水位显著降低,行洪能力明显增加,流态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表明该河段退堤、切滩、疏浚等河道整治措施和规模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9年6月、12月及2010年5月北江干流界滩河段3次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中水、枯水和极枯水水文条件下的河道水动力及泥沙特性,结果表明:北江干流界滩河段水动力环境直接受濛里枢纽运行方式的影响,泄洪条件与蓄水发电务件库区河道水动力条件差异较大.目前界滩河段还处于濛里库区蓄水的调整期,虽水位已达到库区正常蓄水位,但...  相似文献   

14.
分别应用MIKE11、MIKE21和MIKE URBAN构建松花江干流和支流一维河道水动力模型、吉林市城区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和一维管网模型,采用MIKE FLOOD将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进行动态耦合,构建耦合洪水分析模型。经过对一维河道模型和城市管网模型的参数率定与验证,证明了该洪水分析模型的合理有效性。基于该洪水分析模型的二、三维洪水风险图和管理系统,可为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漳河岳城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蓄洪拦沙作用,使下游河道水沙发生了变化,由原淤积型河道变为冲刷型河道,引起主流摆动,出现横流、坍滩冲堤,加之两岸堤防和穿堤建筑物年久失修、河道内卡口、阻水障碍物多等原因,严重影响堤防安全。为保障漳河干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96年开始对漳河干流进行全面治理。本文重点分析了工程实施后的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大沽河下游河道蜿蜒曲折,淤积严重,河流动力数学模型对于选择合理的防洪减淤及蓄水通航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准三维水动力模型、全三维泥沙动力和河床演变模型,建立了青岛大沽河三维河流动力学模型。模型通过静压假定降低了三维模型的计算量,同时也反映了水流垂向流速差异及其对河床冲淤的影响。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洪水位和输沙总量的计算结果合理,模型可用于大沽河口的洪水和泥沙输运规律研究,为大沽河河道整治中选择最优闸坝位置、堤防形态、橡胶坝宽度以及码头断面形态优化等提供建议,实现防洪减淤、蓄水通航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实测水位、流量资料,基于丹麦Mike11系统模型建立了双台子河感潮段水动力模型.模型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监测点张明甲站的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结果吻合较好,所建模型能够反映河网水动力条件.考虑上游不同频率洪水位、下游高潮及区间强降雨遭遇的多种不同水力组合,分析干流及支流的最高防洪水位.同时,以建闸以来最大洪水为例,模拟了现状河道在此不利条件下的洪水位.分析表明,双台子河和绕阳河的现状河道的防洪能力较低,不能抵御高位洪水.  相似文献   

18.
淮河干流临淮关至浮山段现状河道泄流能力不足,正在开展行洪区调整与河道建设工程,涉及堤防退建、河道疏浚和行洪区调整等众多工程措施。为了研究河道泄流能力,建立了淮河干流临北进口至小柳巷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规划条件下,控制浮山为规划设计水位,临淮关计算水位和规划相应水位一致,花园湖行洪区计算流量和设计流量基本相同,表明治理工程实施后,本段河道泄流能力能够满足规划要求。  相似文献   

19.
滁河流域近年来实施的治理工程,使流域整体防洪能力得到了提升。2015年滁河流域发生超历史水位的洪水,受灾程度却明显低于同是大洪水的2008年,通过滁河治理工程效益对比分析,减灾效益显著。总结了2015年滁河洪水抗御过程中仍存在干流泄洪能力不足,蓄洪区运用困难,未经治理的干支流堤防和穿堤建筑物标准低,防汛非工程措施薄弱等诸多问题,并针对灾后重建提出了加快实施对江外排、兴建蓄洪区分洪控制工程、提高圩区排涝标准等治理对策,为相关流域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次模型构建的郁江横县至贵港防洪保护区上起横县西津水库,下至桂平市郁江河口,全长约220 km。主河道采用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两岸防洪保护区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对一维及二维联合求解。通过历史洪水进行率定和验证,得出计算参数,为横县至贵港郁江段防洪保护区各频率洪水分析提供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