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城市管道泄漏次声波信号的传播规律,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非金属管道二维模型,揭示管道次声波泄漏信号的频谱特性和衰减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气体管道泄漏次声波信号能量主要分布于1 Hz和17 Hz,泄漏孔径越大,管内压力越大,其能量越趋向于17 Hz,而液体管道泄漏次声波信号能量主要分布于1...  相似文献   

2.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地震目录,2002—2008年全球共发生了92次7级以上的地震.其中,78次震前接收到了次声波异常信号,占84.8%.次声波异常信号的幅值均超过1 000 mV,次声异常信号的频率在10-3 Hz量级.异常信号结束后9 d内发震的有45次,占57.7%.本文以这92个地震为统计对象,讨论了震级M、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D与次声波异常信号最大幅值Um的关系.结果表明,次声波异常信号与地震的发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Um与M、D呈现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震前次声波信号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四处传播,向大气辐射次声波,称为地震次声波.次声波频率在20Hz以下,振幅衰减小,传播距离远,在大气声道中(从地面到50km的高空)可以传播上千km,有的绕地球数周后仍能被探测到.因此次声波与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世界范围内7级以上地震在震前能观测到次声波异常信号.利用高性能电子计算机和日益完善的信号分析处理技术,找出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的内在特征。为以后的地震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地震前接收到的次声波异常信号数字离散化,运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理论对信号进行处理,发现震前接收到的次声波异常信号频率主要集中在0~4×10-3Hz频段,该信号在高尺度段表现出对称有序性,在低尺度段突变明显.  相似文献   

4.
孕震过程中次声波的产生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个临震次声波产生的机理模型,认为孕震末期地质结构动力行为引起的地表变形与空气耦合运动导致可观测次声波.并以日本地震板块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数值模型,采用二维瞬态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层考虑不同深度地质参数,模拟了日本东北部地区地表的运动,计算了地表位移及次声波压力变化曲线,模拟出了临震次声波,次声信号波形特征、频率范围与实际观测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孕震一次声机理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口径输气管道的泄漏问题,研究了次声波泄漏检测技术及次声波信号的去噪方法。首先,以Lighthill方程和FW-H方程描述了输气管道次声波的产生机理,并通过管道两端的传感器接收到次声波信号的时间差来准确定位泄漏点。其次,建立了输气管道FLUENT仿真模型,模拟了发生泄漏时管道内气体的压强与流速分布,发现在模拟泄漏口附近流场出现紊乱现象,形成强烈的漩涡并产生次声波。最后,采集了榆济线实验的次声波信号,通过MATLAB分析计算两种去噪算法的SNR和RMSE,并基于小波变换法编写了管道泄漏声波去噪软件对该次声波信号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法去噪效果优于傅里叶变换法,将小波变换法用于次声波去噪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来自生活环境的无声污染 ,同有声的噪声一样 ,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因为“无声” ,无论是它的穿透能力、传播距离 ,还是它的持续时间、影响广度 ,都远甚于任何一种噪声。这里兹介绍次声波、低频振动和地辐射三种。1 次声波生活环境中发出的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噪声 ,都会使人们感到烦燥和不安 ,然而 ,殊不知还有一种人们听不到的声波 ,同样在消然地危害着人体健康 ,这种无声的声波就是次声波。众所周知 ,通常人们所能听到的 ,是频率在 2 0~ 2 0 0 0 0赫兹之间的声音 ,而低于 2 0赫兹的声音就听不到。次声波就是这种 2 0赫兹…  相似文献   

7.
三点阵次声源定位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防震减灾,可以用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出现的时间和异常幅值预测发震时间和震级,有效率达到75%以上.地震预测有3个要素,震中位置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能准确地预测发震地点就不能实现防震减灾的目的.利用已建立的次声观测阵,提出了一种三点阵次声源定位估算法,该方法能对次声入射方位角、次声波传播速度以及次声源进行估算.通过一些实际震例对次声波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估算方向与实际震中方向一致,说明本文提出的三点阵估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临震次声异常产生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观测到的震前次声异常,提出了强地震发生前次声波异常信号产生的机理模型.该模型采用膨胀扩容孕震理论,将大气对流层与地质体作为一个动力学系统,采用瞬态有限元模拟方法计算分析了孕震末期地表变形及其产生的次声波和频率.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确能在空气中产生次声波,且次声波的主要频率是孕震体膨胀一收缩时间周期的倒数;孕震体收缩变形阶段产生的声压波幅远大于膨胀阶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次声波观测方法,分析了2010-01-2014-06发生在瓦努阿图地区的M≥7.0级以上地震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特征,发现其波形类似,呈多组分布,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其能量主要集中在0.001~0.005 Hz.同时,对中国发生的2010-04-14玉树M7.1级地震、2013-04-20雅安M7.0级地震、2013-07-22定西M6.6级地震和2014-02-12于田M7.3级地震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进行了波形及频谱分析,并与瓦努阿图地震前接收到的次声波异常信号对比发现,不同地域的地震,其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特性不同.这有助于研究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与震源地理位置及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次声波方法预测震源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次声网络的信号传输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32位ARM系列的微处理器S3C2410X与串行A/ D转换器TLC2400,利用Linux操作系统内嵌的TCP/IP网络协议构成一个次声波采集与网络传输系统,并对系统的结构原理、主要外围接口和系统软件设计框架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