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平面滑移隔震系统的计算模型,从能量的角度引出了隔震率的概念,以期通过对隔震率这一参数的研究来分析隔震层滑块的质量对滑移隔震系统隔震效率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隔震层滑块的质量对滑移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且其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会随着外部激励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
周统  邹祖军 《山西建筑》2010,36(29):44-45
介绍了LRB基底隔震系统的工作原理,对LRB基底基础隔震系统动力微分方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LRB基底隔震系统进行建模,实现了对该系统隔震效果模拟仿真,体现出该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康锦霞 《山西建筑》2007,33(1):49-50
结合工程实例,从隔震系统的阻尼及水平刚度等夹层橡胶垫的特性方面对高层隔震建筑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比较了夹层橡胶垫的特性对高层隔震建筑与多层隔震建筑不同的影响效果,最终达到较好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4.
将自行研制的ACMRD-10kN型磁流变阻尼器与FGG-4kN型钢丝绳隔震器相结合,组成磁流变组合隔震系统,应用到防护工程的震动控制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对隔震系统进行了震动台冲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ACMRD提供可调阻尼力的组合隔震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被动隔震系统,能同时减小隔震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工程结构的基础隔震概念和隔震系统的组成、作用以及多种适用的隔震器、阻尼器、地基微震动与风反应的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隔震系统存在的多种缺陷,详细分析了新型"多功能基础隔震系统"的设计理念、构造组成及隔震机理,并研究了多功能复合式基础隔震系统所具有的创新功能,对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随机摄动方法,分析了不确定隔震建筑及其二级系统的动力响应。隔震系统设为线弹性叠层橡胶隔震器。考虑上部结构参数的随机性,讨论了不确定性对隔震建筑及其二级系统的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组合基础隔震系统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中叠层橡胶支座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恢复力特点进行了研究 ,提出并分析了叠层橡胶支座的粘弹性模型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粘刚塑性模型 ;即叠层橡胶支座采用弹性恢复力模型和粘滞阻尼恢复力模型 ;滑板摩擦隔震支座采用双线性库仑摩擦阻尼恢复力模型和粘滞阻尼恢复力模型。用提出的分析模型对振动台试验隔震房屋进行了三维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和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析模型不仅能有效预测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 ,而且分析和试验所得的隔震支座滞回曲线相似。  相似文献   

9.
李明军 《山西建筑》2010,36(14):73-75
研究了结构隔震的原理与隔震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介绍了隔震系统的组成与类型、隔震结构的设计要求,探讨了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并对隔震装置要求与类型以及隔震结构的应用作了论述,从而使上部结构不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10.
爆炸冲击隔震系统根据人员承受爆炸冲击震动容许值指标的不同有3种隔震效率评价方法:加速度峰值隔震率法、振动剂量值(VDV)隔震率法和能量隔震率法.通过二自由度钢丝绳隔震系统冲击响应算例,分析了3种评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深入研究了3种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3种评价方法中,能量隔震率法更能反映出隔震系统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1.
超设计特大地震下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变形控制得到了广泛关注。提出了一种附带阻尼水平向负刚度装置以此来控制强震下隔震层变形;建立该装置的力学模型,并对其性能影响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同时结合铅芯橡胶支座进行协同工作,形成负刚度组合隔震系统;最后建立多自由度隔震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对比负刚度组合隔震系统和常规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研究表明,负刚度组合隔震系统在特大地震中不仅能有效控制隔震层的变形,且能降低隔震层及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避免隔震结构在特大地震作用下隔震层变形过大而引起的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12.
奥赛 《山西建筑》2007,33(10):109-110
介绍了结构隔震原理,并对隔震技术的优点、隔震系统及其设计注意要点进行了阐述,最后对隔震结构的设计要求、测试及隔震技术的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提高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文中研究了结构隔震的原理与隔震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介绍了隔震系统的组成与类型、隔震结构的设计要求,探讨了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并对隔震装置要求与类型以及隔震结构的应用作了论述,从而使上部结构不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14.
组合基础隔震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基础隔震能有效地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但不同的隔震体系,隔震效果不同.本文根据叠层橡胶支座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特点,提出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以中国和日本国的在建隔震房屋为工程背景,进行了组合基础隔震房屋模型和基础固定房屋型模拟地震动振动台试验,并对两种试验结果进行了能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中叠层橡胶支座能自动复位,滑板摩擦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隔震效果明显,组合基础隔震系统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基础隔震形式.本文获得的大量振动台试验结果可以为隔震设计和加固中使用这种隔震系统及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合相关规范要求,从隔震概念、原理、隔震系统的类型、隔震设计对结构的要求、隔震方案的选择等方面对隔震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指出隔震设计中尚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促进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中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组合隔震系统滑动支座的滑移系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组合滑移隔震系统房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组合滑移隔震系统由橡胶支座和滑移磨擦支座组成,其中橡胶支座提供系统的弹性复位力,滑移磨擦支座通过滑移隔离地震,滑移磨擦支座的相对起滑力即滑移系灵敏是影响隔震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分别调整滑移磨擦支座上的竖向力以改变其起滑力,研究磨擦支座的滑移系数,对小、中、大 三种不同滑动系数时模型结构的地震的反应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滑动系数小时隔震效果好,而滑动系数大时差。另外,三种不同滑动系数中等时竖向拉力最大,滑动系数小时竖向拉力最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村镇民居抗震能力普遍低下,具有极大的地震安全隐患.采用低成本简易隔震技术是提高村镇建筑抗震安全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我国村镇民居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现状,总结了我国主要的几种村镇建筑结构类型,分析了村镇建筑震害及其原因;总结了村镇建筑现有隔震技术,分析了每类隔震技术的优缺点;对村镇隔震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本...  相似文献   

18.
桩–土–隔震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Penzie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隔震结构考虑桩土相互作用(SSI)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其运动方程,分析了桩土相互作用对隔震结构的影响,同时,对地震动自由场输入和桩端输入对隔震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桩土相互作用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比非隔震结构小得多,因而,在一般的隔震结构设计中,可以不考虑SS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匡文杰 《建材与装饰》2007,(8Z):104-105
在磨煤机弹簧隔震基础施工中,通过对台板支撑系统搭设、弹簧隔震器安装、台板及设备基座施工及台板支撑系统拆除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使弹簧隔震基础各土建施工部位与设备安装吻合良好,无渗水现象,弹簧隔震器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20.
组合隔震技术的应用,能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隔震支座的优势,达到最佳的隔震效果。对此,以上海某医院一住院楼为研究对象,将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组合成6类隔震体系。将这6类隔震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计算,分析比较了不同隔震体系下的水平向减震系数、隔震支座最大位移、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抗风承载力验算计算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隔震体系相对单隔震支座体系有更好的隔震性能;铅芯橡胶支座对隔震层位移的减小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