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淮河入海水道海口枢纽工程,主要由新建的海口南闸、海口北闸、黄海公路南桥、黄海公路北桥组成:其设计行洪流量2 270m^3/s,南偏泓排涝流量214m^3/s,北偏泓排涝流量243m^3/s;工程概算总投资1亿多元,计划工期18个月.  相似文献   

2.
1工程概况淮河入海水道是洪泽湖最大的入海通道,设计流量为2270m3/s,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扁担港,全长163.5km,沿线建有二河枢纽、淮安枢纽、淮阜控制、滨海枢纽、海口枢纽等5大建筑物,淮安枢纽以下有两条泓道,主要用于排泄淮安、盐城两市渠北地区1710km2的涝水和污水。入海水道  相似文献   

3.
淮河入海水道排洪时,海口枢纽如何运行,争论较多,敞开运行,势必引起河床冲刷、岸坡破坏,节制运行又没有尺度,譬如上游水位控制多高比较合适?工程稳定、消能、防渗、闸门强度、启闭机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沈继华  马东亮 《治淮》1999,(5):23-23,26,27,28
淮河入海水道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布置,在桩号27 800处与京杭运河交叉,交汇处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形成两河三堤、三河交叉的水利枢纽网。为了保证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的正常航运和入海水道泄洪,该枢纽布置了国内最大的立交地涵(过流能力7000m~3/s,地涵断面8m×8m,共39孔)。本文在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立体交叉布置的基础上,从设计、施工和航运的角度研究了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斜交、正交、宽槽、沉管四种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江苏水利》2005,(10):I0002-I0002
近日.治淮战线再传捷报,淮河入海水道滨海船枢纽工程与泰州引江河双双喜获2005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奖.这也是滨海枢纽继2003年12月获得两项“扬子杯”省优质工程奖、2004年8月获得两项省水利优秀施工工程奖后.再获殊荣.为江苏水利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6.
邵善忠 《治淮》1998,(10):9-10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畔的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河口附近入海,全长163.5公里。它作为进一步治理淮河的骨干工程,对增加洪泽湖的泄洪能力,提高洪泽湖及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起着重要作用。入海水道近期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远景提高到三百年一遇,并结合渠北地区排涝,将该地区的排涝标准由现状三年一遇提高到五年一遇。 入海水道采用河道行洪方式,以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作为入海水道南堤,利用开挖深槽土方新筑北堤,工程占地宽750米。为使渠北涝水能高低分排,清污分排,近期入海水道内开挖南北两泓,利用南泓排渠北高片涝水和淮阴地区污水,利用北泓排低片涝水。设计排涝流量  相似文献   

7.
8.
张永玉  潘光杰 《治淮》1999,(12):5-6
经国务院批准,动态总投资41.2亿元的国家治淮重点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全面开工建设。10月25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淮安召开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全面实施动员大会,总结回顾试挖段征地拆迁安置和工程建设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程实施的各项任务。江苏省副书记许仲林、副省长姜永荣、水利部淮委主任宁远等领导出席会议。水利部原总工朱尔明宣读了水利部的贺电。江苏省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工程沿线淮阴、盐  相似文献   

9.
淮河入海水道在2003年大洪水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成后于2003年汛期首次启用,历时33 d,共分泄淮河洪水44亿m3。文中回顾了入海水道分洪的背景及过程,客观地分析了入海水道工程的启用对有效降低洪泽湖水位、减轻入江水道、分淮入沂、苏北灌溉总渠防洪压力发挥的作用,可为今后入海水道工程的调度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和平  袁聪 《治淮》2005,(2):40-41
一、工程基本情况 淮河入海水道为洪泽湖泄洪入海通道之一,设计流量为2270m3/s,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扁担港,全长163.5km,沿程建有二河枢纽、淮安枢纽、淮阜控制、滨海枢纽、海口枢纽五大枢纽建筑物,淮安枢纽以下有两条泓道,主要用于排泄淮安、盐城两市渠北地区1710km2的涝水、污水.  相似文献   

11.
《江苏水利》2003,(7):4-4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淮河入海水道全线通水仪式。我谨代表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对中央和有关部委给予江苏水利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工程建设者以及支持工程建设的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受表彰的工程建设有功单位和建设功臣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2.
汪恕诚 《治淮》2003,(7):3-4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团结奋战、努力拼搏,实现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通水。今天,江苏省委、省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淮河入海水道全线通水仪式,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江苏省各级  相似文献   

13.
钱存斌 《治淮》2004,(10):22-23
一、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洪泽湖洪水出路、保证洪泽湖大堤安全的一项战略性骨干工程.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二河新泄洪闸近期设计10孔,总净宽100m,近期设计泄洪流量2270 m3/s,强迫泄洪流量2890m3/s.主要由闸室、铺盖、上游护砌、消力池、上下游防冲槽、上下游联接段、进口子堤、上下游翼墙和近远期隔离平台等部分组成.闸室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孔一联.闸室顺水流方向长21m,总宽120.08m.工作闸门为10扇弧形钢闸门,每扇门配卷扬式启闭机.工程等级为Ⅰ等大(1)型.  相似文献   

14.
陈艳  王晓莉 《治淮》2007,(8):6-8
一、概述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3.5km,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与淮河入江水道、分淮入沂、  相似文献   

15.
16.
黄敏吾 《治淮》2006,(9):24-26
淮安枢纽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南郊,京杭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北侧,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二级枢纽。立交地涵是淮安枢纽工程的主要建筑物,轴线与入海水道中心线斜交,斜交角77°,采用上槽下洞的结构型式。用于入海水道泄洪的下部涵洞共15孔,单孔断面尺寸6.8×8.0m,3孔一联。下部涵洞每中联宽24.4m,边联宽24.6m。涵身底板厚1.3~1.5m,涵墩厚1.0~1.2m,涵顶板厚1.0m,涵身混凝土总量约10万m3。上部通航渡槽按Ⅱ-(3)级航道的通航标准设计,净宽80.0m。立交地涵顺水流方向总长108.604m,宽122.48m。由于该工程的特殊性及其运行要求,淮安立交…  相似文献   

17.
淮河入海水道:现代水利工程理念的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江苏省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居其北侧。工程全长163.5km.贯穿江苏省淮安、盐城两市的清浦、楚州、阜宁、滨海、射阳5县(区).并分别在楚州区境内与京杭大运河、在滨海县境内与通榆河立体交叉。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200万hm^2耕地防洪安全的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  相似文献   

18.
淮河干流洪水经过洪泽湖调蓄后,再通过淮河入江水道、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分淮入沂等通道入江入海,其中淮河入江水道作为最大的泄洪通道,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分泄了70%以上的洪泽湖洪水,同时还承担三河闸至邵伯湖区间6633km2面积的汇水,自三河闸下至三江营汇入长江.河道全长157.2km,沿程河、湖...  相似文献   

19.
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游最大的泄洪河道,承担着淮河上中游70%以上的洪水泄入长江。根据1961—2018年大洪水期间的实测资料,利用水位流量法计算分析入江水道的泄洪能力和防洪能力。结果表明:因历史客观条件限制以及4个梯级控制河段整治的难度与复杂性,在不同时期各控制河段的行洪能力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经过多年持续有效治理,河道行洪能力整体得到提高;由近年来实测资料推算,各控制河段的行洪能力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对入江水道行洪能力的分析为淮河下游区的防汛抗洪和降低特大洪水威胁提供借鉴和参考,对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海口枢纽工程位于江苏省滨海县东北48km,是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五大枢纽之一,也是淮河人海水道的末级枢纽,具有泄洪、排涝、挡潮、冲淤、连接南北交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