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棕榈油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2008年度的棕榈油市场发展状况,对2009年度的棕榈油市场进行了展望和预测。同时,对全球棕榈油库存及库存使用比以及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深入阐述了棕榈油、月桂酸和工业油脂化学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生产大国的市场概况,进而看到棕榈油在全球的贸易。同时,也分析了棕榈油和月桂油在中国的市场状况和市场潜力,不管是对马来西亚还是整个世界来说,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世界和中国尿素市场的供需状况,并对未来的供需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年国内燃料油市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两年国内燃料油市场供需状况、价格走势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市场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5.
马俊睿 《化学工业》2006,24(10):19-25
对近两年国内燃料油市场供需状况、价格走势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市场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和世界2003年主要合成材料及其部分原料的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并对2004年的市场状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ABS树脂国内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ABS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树脂。本文对2000年-2005年我国ABS树脂国内市场供需状况、消费状况和市场价格进行了回顾,并对2006年-2010年国内ABS市场供需状况和市场竞争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国内聚丙烯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我国聚丙烯的生产能力及供需状况,对国内外聚丙烯的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亚洲各国的供需状况及对我国聚丙烯市场的影响,指出了目前国内聚丙烯市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0年我国合成橡胶需求预测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现有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供需状况、消费构成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市场价格变化规律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根据我国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新建与改扩建装置的具体情况,对2000年我国合成橡胶的生产发展、供需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近期我国环氧丙烷的工业生产概况、市场供需和进口详情,以及拟在建生产项目状况,并对我国环氧丙烷市场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石油供需现状和建设俄中原油管道对改善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优化资源结构及抵抗国际市场风险等方面的战略意义 ,并对该管道的两个典型的总体走向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市场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中国石油市场重组后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当前石油市场的六大特点,对21世纪前15年的石油供需进行了预测,并就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石油市场的现状阐述了对有关问题的思考与意见。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全球原油的供需构成和现状,分析了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近期实施减产协议的不确定因素。回顾了2001年的原油价格走势,阐述了原油价格同世界经济、原油供应能力、生产成本和库存等因素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2002年原油价格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2011年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情况,分析了2012年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影响因素,并预测了2012年国内成品油供需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世界润滑油市场现状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目前润滑油的供需状况,分析了影响润滑油市场的3个主要因素,即生产成本、公司兼并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并预测了2010年世界润滑油的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6.
国际石油市场变化的新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4年国际油价波动的5大基本特点,指出供求失衡是国际油价飚升并在高位剧烈振荡的主导因素,供应中断担忧是市场心理失衡的根源,影响国际油价高位振荡的中长期要素已经形成。今后,国际油价将脱离20美元/桶的适中价位时代,长期在高位波动;石油消费国对世界石油资源的争夺将日益激烈,确保石油供应安全将成为石油消费国的重要国策。  相似文献   

17.
境外油气资源利用潜力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当代石油石化》2011,19(4):9-13,24,49
在研究全球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全球剩余和待发现油气资源量、全球能源需求及结构变化趋势等的基础上,对影响中国油气供应安全的国际油气市场、油价和油气进口通道、中国石油公司利用境外油气资源优劣势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利用境外油气资源的合作潜力,提出了保证境外油气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2016年OPEC+首次承诺集体减产以来,全球原油市场的扰动因素更多地来自于供给端,各产油国的产能管理和协调措施成为影响油价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背景下能源需求增长疲软对油市的冲击,对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起到"稳定器"的作用。2020年3月OPEC+联盟减产协议破裂以及沙特增产降价开启了全球原油供给端增产战和价格战,4月中旬OPEC+虽勉强达成减产协议,但减产力度远不及预期,协议的后续执行仍存变数,这也意味着主要产油国产能管理近乎失效。而此次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扩散背景下原油市场面临的不仅是供给端"稳定器"失效,需求端的萎缩以及未来进一步的利空预期也带来巨大的下行压力,国际原油市场未来总体将呈现供需两弱格局,加之当前中东地缘政治乱局,未来原油价格将加快进入剧烈震荡的下行区间。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世界石油市场的特征及供需关系,就我国实施利用国际石油资源的战略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润滑油废油市场容量不断上升的现状,使相关企业和终端用户对废油再生的需求不断提升。分析了中国润滑油废油市场容量及相关政策,同时对废油再生技术和再生油利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