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钻井液降滤失剂AMPS-AM-IA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衣康酸(I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三元共聚物降滤失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55℃,引发剂用量0.1%,反应时间6h,单体配比AMPS:AM:IA=30:60:10。  相似文献   

2.
原油降黏剂是为了增加原油流动性,从根本上降低稠油的黏度.开发降黏剂用于解决原油开采过程中的流动性难题,其对缓和能源紧张、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降低开发难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利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酯与苯乙烯、马来酸酐等单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油溶性的聚合物——三元共聚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得到的合成条件为:丙烯...  相似文献   

3.
4.
AMPS多元聚合物固井降失水剂的合成与应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酰胺 (AM)、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 (AMPS)、丙烯酸 (AA)和有机膨润土为单体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 ,以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 ,合成了AM/AMPS/AA/有机膨润土四元共聚物固井降失水剂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在淡水、4%盐水、饱和盐水、复合盐水、含钙盐水基浆中对该降失水剂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 ,此共聚物热稳定性好 ,降滤失能力和抗温抗盐能力强 ,可用于多种类型泥浆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含水稠油加入水基降黏剂后常以油水悬浮液或乳状液形式存在,这种不均匀体系给流变性测量带来了困难,搅拌法是解决该问题的常用方法。目前评价水基降黏剂通过测试不同温度下油水悬浮液黏度来评价其效果,该方法不能模拟实际管流剪切对油水悬浮液的影响,其效果过于乐观,本文提出了模拟实际管道降温和剪切的水基降黏剂评价方法,该方法模拟过程与实际管输过程一致,可以对稠油水基降黏剂的降黏效果进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6.
St-MA-AA三元共聚物型水处理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合成了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三元共聚物型水处理剂.根据静态阻垢原理,通过三元共聚物对CaCO3阻垢能力的测定,讨沦了共聚物水处理剂对Ca2+等金属离子的阻垢机理以及合成工艺对阻垢率A%的影响因素,设计确定合成St—MA—AA共聚物的聚合条件.  相似文献   

7.
渣油因具有密度大、黏度高和流动性差的特性,给加工和运输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渣油降黏意义重大。首先对比水浴加热和超声降黏的特点,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研究了超声作用时间、功率和作用方式对超重质渣油降黏规律的影响,然后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渣油超声降黏机理,最后进行黏度恢复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作用对超重质渣油降黏效果显著,其中功率和作用时间是显著性因素,当功率为900W,作用时间为14min,超声工作方式为工作2s间歇2s时,降黏效果最好,降黏率将达到63.95%。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渣油中轻组分有所增加。黏度恢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降黏效果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稠油开采和输送难度大的特点,利用微波技术进行稠油降黏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油的黏度随着微波加热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加热温度越高对稠油的流变性改善越明显,体现了微波降黏存在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微波降黏效果与水浴加热对比结果表明,当微波和水浴加热稠油到相同温度时,微波处理后稠油的流变性比水浴加热后的流变性改善更显著。同时进行了微波处理稠油后,稠油存放时间对降黏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微波技术处理稠油可改善原油的流变性,并具有时间短、效率高、节约成本等特点,而且,微波处理后,30d内稠油的黏度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微波技术在稠油开采和输送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轮古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主要采用掺稀油的方式进行开采,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式逐渐暴露出稀油需求量大、价值被拉低、运输和处理成本偏高等问题。在模拟自喷井举升的条件下,选取合适的水基降黏剂对轮古稠油乳化降黏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基降黏剂将黏度31 600mPa·s的掺稀稠油转变成黏度不超过400mPa·s的稠油拟乳状液,降黏率达到98.7%,降黏后的稠油拟乳状液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易于脱水。  相似文献   

10.
针对稠油降黏剂的乳化机理,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利用微观孔隙级热采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借助图像采集系统,观察稠油在降黏剂体系注入过程中就地乳化而生成乳状液滴的过程。降黏剂与稠油界面之间的张力及降黏剂经高温降解的降黏率可作为热采用降黏剂的筛选指标。在低界面张力及驱替流体的扰动作用下,附着的剩余油与玻璃微珠表面间的润湿角逐渐变小直至剥离,同时剩余油被包裹成O/W型乳状液滴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提高了稠油的流动能力。乳状液滴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机理可归纳为表面吸附机理、单个乳状液滴卡堵喉道机理和多个乳状液滴叠合缩径机理。  相似文献   

11.
船用燃料油的调和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渣油、乙烯焦油、页岩油为研究对象调和制备船用燃料油。考察了调和比、温度、不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对调和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渣油)/m(乙烯焦油) =1∶1.25和m(渣油)/m(页岩油)=1∶1.00时,得到的调和油不但黏度指标达到180#船舶燃料油产品要求,而且闪点和稳定性均符合国家标准;当添加HLB值为12且以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表面活性剂时,调和油的黏度显著降低。复配表面活性剂添加质量分数为0.3%时, 黏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MOVAS柴油降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合成的MOVAS柴油降凝剂对石油二厂-10#柴油纯降凝度是18℃,冷滤点纯降低度是9℃,对其它柴油也有一定的降凝助滤效果,本文同时对MOVAS剂的使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查.  相似文献   

13.
详细叙述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列降凝剂的合成方法、物理性质,并评定它对柴油机油的降凝效果。实验表明,合成的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均聚物和甲基丙烯酸十四酯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的共聚物都是柴油机油的高效降凝剂。  相似文献   

14.
稠油化学组成对其粘度影响的灰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稠油高粘度形成机制出发,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方法,以MATLAB为平台从计算化学角度探讨了稠油粘度特性与其组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考察了稠油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诸因素参与稠油高粘度形成过程的性质。由于对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改进,不仅将稠油粘度与稠油组成关联起来,而且定量说明相关化学组成对稠油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质是影响稠油粘度的最主要因素,胶质和芳香烃起着稳定沥青质,防止其聚集分相的作用;而沥青质分子之间、沥青质与胶质分子之间的缔合与其分子中的杂原子、过渡金属、芳香结构和烷基侧链有着密切关系;沥青质分子中的极性部位(电负性部位)和配位基部位是引发沥青质分子聚沉的关键因素。有效降低沥青质分子内及分子之间的极性相互作用和配位作用,对稠油开采、集输及后加工处理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较好的控制和预测石油化工过程中油品掺混后的黏度,获得对于不同工艺情形的精度较高的掺混黏度预测模型,以黏度比为工况划分标准,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及工程允许误差为评价准则,评价了8种二元油品掺混黏度的预测模型。得到了各个模型在全黏度比1~106内的黏度预测特性。计算分析了各个模型的预测精度。按黏度比,对掺混黏度预测做了模型的优选。结果表明,Arrhenius、Bingham、Kendall等基本模型的预测结果波动及误差较大,不推荐使用,黏度比在1~103时优选Chevron模型,黏度比在104~105时优选Cragoe模型,而黏度比在105~106时各模型都超出允许范围,且波动及偏差较大,预测效果不好,亟待开发出一种适用模型。  相似文献   

16.
内蒙油砂沥青减黏裂化生产燃料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内蒙油砂沥青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减黏裂化研究.实验表明在添加0.3%阻焦剂、温度415℃和时间45 m in条件下,油砂沥青黏度可降至138.25 mm2.s-1(100℃),减黏油的各项性质可达到7号燃料油标准,可直接作为燃料油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稠油永久性降黏,对草桥稠油氧化剂辅助下热降黏行为进行了研究。用GSHA型高压反应釜模拟热采时的井下条件,从降黏率、裂解气组成和元素组成的角度分别考察了温度、氧化剂浓度对草桥稠油热降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2%H2O2时,草桥稠油的热降黏效果最好。加入适量的H2O2,反应温度越高,降黏效果越好。CO、CO2、H2S和轻质烃的生成,表明稠油中部分组分发生热裂解和氧化还原反应,稠油中轻质组分增加,实现了稠油的永久性降黏。由于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使得草桥稠油黏度不降反增。在低温下适度的氧化作用有利于稠油降黏,但深度氧化会使稠油黏度升高。  相似文献   

18.
降粘剂结构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稠油高粘的本质,研究了降粘剂的结构及复配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元聚合物高温下具有增粘作用,低温下具有微弱的降粘效果;二元聚合物的降粘效果有所提高,20℃时的降粘率超过30%;含有2种或2种以上极性官能团的三元聚合物具有明显的降粘效果,20℃时的降粘率接近70%;不同降粘剂分子之间的合理复配可发挥分子间的协同效应,明显提高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