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头碱电喷雾质谱裂解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乌头碱的质谱裂解机制,采用蠕动泵进样,在正离子模式下,获得乌头碱的一级和二级质谱。通过QTRAP-MSn检测发现乌头碱的21种裂解碎片,分析乌头碱的3类裂解途径,首次在二级质谱中发现丢失C6H5COOH离子。不同裂解机制特征离子碎片的发现及结构初步鉴定,为乌头碱在较低浓度下的快速定性和定量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测试》2017,(7):49-53
在热重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 GC-MS)分析双酚A型聚砜在500~700℃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热裂解形成的产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裂解产物,发现500℃时PSU裂解形成的主要产物是苯酚,550℃时才检测到SO2。随着裂解温度升高,裂解产物的种类增多,SO2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直到700℃取代苯酚成为最主要的裂解产物。最后,该文根据不同温度下产生的裂解产物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推测PSU产生热裂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运用Gaussian98程序包中半径验的量子化学(AM1)方法,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苯环上引入不同取代基-OH、-SH、-CN时的化合物)的热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对设定的8种有自由基形成的热裂解过程中的反应物、产物的全优化几何构型和反应的热力学量的计算结果表明:无论苯环上联接的是吸电子基团还是供电子基团,这些化合物的热裂解键,都是首先从苯环上甲基碳氢键开始,也就是说甲基碳氢键是这类化合物最易断裂的键,也是热裂解的最初反应过程,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间二甲苯上若联有供电子取代基(-OH,-SH),反应物的热反应活性将增大,若联有吸电子取代基(-CH),反应物的热反应活性将减小。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的顺序为:d1〉d2〉a〉d3。  相似文献   

4.
运用Gaussian98程序包中半经验的量子化学(AM1)方法,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苯环上引入不同取代基-OH、-SH、-CN时的化合物)的热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对设定的8种有自由基形成的热裂解过程中的反应物、产物的全优化几何构型和反应的热力学量的计算结果表明无论苯环上联接的是吸电子基团还是供电子基团,这些化合物的热裂解键,都是首先从苯环上甲基碳氢键开始,也就是说甲基碳氢键是这类化合物最易断裂的键,也是热裂解的最初反应过程,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间二甲苯上若联有供电子取代基(-OH,-SH),反应物的热反应活性将增大,若联有吸电子取代基(-CN),反应物的热反应活性将减小。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的顺序为d1>d2>a>d3。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二芳烯化合物,研究了取代基对其电化学开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上不同取代基影响其电化学开关性能,与闭环态中取代基苯基上的电子向中心环转移的结果有关;取代基的吸电子性与供电子性对起始氧化电位作用显著,除乙氧基外,氯、氟、甲基、甲氧基在开环和闭环态中对起始氧化电位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温反应合成了系列C3和C5烷基取代的多环单酯基苯甲醛类液晶,研究了室温羧酸氯化有效抑制反式环己烷构型转化的机理,讨论了不同的端基、环体系对化合物液晶相变区间、焓变及熵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芳香醛化合物端基与环体系的改变使化合物的液晶相温度范围、焓变及熵变呈现规律性的改变,且环体系对化合物液晶性质的影响远大于末端烷基。  相似文献   

7.
通过热失重分析、在线质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盐酸羟胺对PAN基预氧化纤维在碳化过程中裂解行为的影响.发现盐酸羟胺能够使预氧化纤维在裂解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小分子,但同时能大大地降低焦油的产量,最终使碳收率得到提高;同时发现,用盐酸羟胺处理预氧化纤维可以使所得的碳纤维的性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具有不同取代基的12个cycl[3,3,2]azine类化合物,首次研究其紫外和荧光性能,分析了取代基效应对其光谱行为的影响,发现其分子结构与光谱性质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其中A型化合物具有更强的蓝光荧光发射能力,使其有望成为难得的蓝光区荧光有机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9.
魏任重  李凤仪 《功能材料》2007,38(A06):2296-2299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制备碳纳米管.在高温裂解甲烷制备碳纳米管的反应体系中,比较研究了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和碳酸钡等碳酸盐作为毒物对镍基催化剂和碳纳米管的影响;另外,还考察了裂解温度对碳纳米管的产率和管型的影响。实验中采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在线检测甲烷的转化率,从而比较镍基催化荆的催化活性;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对合成的碳纳米管的外部形貌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无论是从碳纳米管的产率还是形貌,碳酸钠均优于其它几种碳酸盐,内管径可达到70-80nm,另外还发现,750℃为此法制备碳纳米管的最佳裂解温度。  相似文献   

10.
天然钙镁矿物质粉填充竹木复合材料热裂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不同天然钙镁矿物质粉填充量的竹木复合材料,采用热重(TG)分析、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Li Chung-Hsiung积分法与Malek法研究了天然钙镁矿物质粉填充竹木复合材料的热裂解性能及热裂解动力学,并建立了天然钙镁矿物质粉填充竹木复合材料的热裂解模型。结果表明:天然钙镁矿物质粉热裂解时能够吸收周围的热量,产生的自由基抑制剂和难热裂解的CaO与MgO都能够抑制竹木复合材料的热裂解;裂解产物中,CO、CO2及单苯环类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与未填充竹木复合材料的相比均有所降低,脂肪族化合物含量有所增加。未填充竹木复合材料的热裂解反应模式为随机核化,每个粒子有1个核;天然钙镁矿物质粉填充竹木复合材料的热裂解反应模式为相界反应、球形对称。  相似文献   

11.
对采用溶剂油为载体,进行水解物裂解生产环硅氧烷的工艺催化及泡沫高度进行了研究,考核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及不同工艺条件下催化剂对反应过程泡沫的影响,寻找出了控制泡沫高度的最佳催化剂及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最佳配比浓度.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3-(2-(5-硝基噻唑)偶氮)-2-氨基-4-羟基吡啶、5-(2-(5-硝基噻唑)偶氮)-8-羟基喹啉、3-(2-(5-硝基噻唑)偶氮)-4-甲基-2-氨基吡啶、3-(2-(5-硝基噻唑)偶氮)-5-甲基-2-氨基吡啶、3-(2-(5-甲基噻唑)偶氮)-2-氨基吡啶、3-(2-(5-甲基噻唑)偶氮)-5-甲基-2-氨基吡啶(以下分别简称为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化合物D,化合物E,化合物F),采用IR和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研究了其光致变色的性能。结果显示: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化合物D具有较为明显的光致变色的性能。在重氮环上引入吸电子基,而在偶合环上引入供电子基时,有利于共轭体系中电子流动,在520~550nm出现顺式吸收峰,表现出光致变色的性能。化合物E和化合物F的重氮环和偶合环上都引入供电子基,共轭体系中电子流动受阻,没有出现顺式吸收峰,因而不具有光致变色性,重氮环上的取代基的种类对光致变色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超高取代度羧甲基纤维素的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氮气氨下对取代度在0.79~2.5范围的羧甲基纤维素进行了TG,DTG,DTA热分析和裂解活化能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取代度大于1的羧甲基纤维素,随着取代度增大,其主要裂解开始温度T^01和主要裂解温度了升高,而主要裂解的温度范围(T^02-T^01)变窄和主要裂解温度范围内失重RT减少,因而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提高取代度(DS=2.50)的羧甲基纤维素裂解活化能也较高,羧甲基纤维素的DTG  相似文献   

14.
由五氯化磷和氯化铵合成了六氯环三磷腈(Ⅰ),通过亲和取代反应由苯胺和Ⅰ合成了六(苯胺基)环三磷腈(Ⅱ),并对化合物Ⅰ和Ⅱ进行了元素分析,IR谱和质谱表征;用化合物Ⅱ与ABS树脂共混制备了阻燃ABS树脂,测试了其氧指数和力学性能等指标.发现化合物Ⅱ的加入,其氧指数得到提高且改善了ABS树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不同裂解升温速率制备的Cf/Si3N4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聚硅氮烷为先驱体,研究先驱体转化过程中不同裂解升温速率对制备3D-BCf/Si3N4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解升温速率的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以10℃/min裂解升温速率制得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604MPa。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裂解、热裂解-催化改质、催化裂解等方法将废聚丙烯制成汽、柴油馏分。研究发现废聚丙烯垃圾可以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作为裂解原料制取油品。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汽油馏分及气体组成,测定了汽油馏分的辛烷值以及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技术评价,认为热裂解-催化改质是最为实用的油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TG上程序升温催化裂解甲烷实验,研究了不同Ni负载量的氧化金刚石催化剂对甲烷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Ni负载量越多,催化剂催化活性越高。氧化金刚石作载体的Ni基催化剂在550℃的温度条件下,甲烷催化裂解效率较高,80min内甲烷转化率维持在7N以上;空速对甲烷转化率影响较大,空速越快,转化率越低。指出氧化金刚石将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TG上程序升温催化裂解甲烷实验,研究了不同Ni负载量的氧化金刚石催化剂对甲烷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Ni负载量越多,催化剂催化活性越高.氧化金刚石作载体的Ni基催化剂在550℃的温度条件下,甲烷催化裂解效率较高,80 min内甲烷转化率维持在7%以上;空速对甲烷转化率影响较大,空速越快,转化率越低.指出氧化金刚石将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9.
利用集电子传输型与空穴传输型为一体会增强荧光量子产率原理,将具有电子传输型的二苯乙烯基与空穴传输型的吡唑啉类衍生物合成一类新的有机荧光化合物.在吡唑啉环的1位位置连接电子传输型基团二苯乙烯基,3,5位位置用芳基衍生物取代,设计并合成了8种新的含电子传输型基团二苯乙烯基的吡唑啉类荧光化合物.分别通过一系列红外光谱、1H-NMR谱、质谱、元素分析和荧光性能测定等检测手段进行测定确认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实验所合成的化合物具备荧光性能,且荧光性理想,其中所得紫外光谱最大发射波长被吸收在350nm左右,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在450nm附近,可以看出实验所合成的吡唑啉类荧光化合物是一类良好的蓝紫色荧光化合物[1].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4个不同取代基的cycl[3,2,2] azine类化合物,首次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计算了它们的荧光量子效率和stoke's位移,对比讨论了取代基效应对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了其分子结构与光谱性质之间的某些规律性的关系.部分化合物在蓝光区发射强烈的荧光,有望作为难得的蓝光区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