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续)2.反转弧的配适状态分析 2.1反转弧曲率的补偿作用原理 角膜塑形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镜片基弧对角膜中心区定量压平(planish)来完成的,这就要求镜片的基弧较角膜中心区平坦,当镜片的中心部较角膜同区平坦时,镜片的周边部就会翘离角膜,使镜片无法与角膜稳定附着,故需使位于镜片旁中心部的反转弧曲率适度弯曲,使之补偿抵消基弧曲率的平坦度,只有这样镜片内曲面周边部才能降落回归到角膜表面,位于镜片的周边部配适弧才能与角膜间产生附着张力(图11)。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为孩子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母亲咨询笔者:"孩子原来配戴的塑形镜是普通无散光设计的镜片,日间的裸眼视力也很好,达到1.0,为什么要给孩子验配散光片?价格贵了很多不说,医生也从未说过孩子有散光。"这个孩子原来在外院验配过角膜塑形镜,已经停戴镜片2月余。检查的结果是角膜散光大,2.25D,地形图评估周边角膜矢高差50μm,常规镜片试戴表现为上下方荧光充盈多,镜片配适不稳  相似文献   

3.
正下图是一位验配师给13岁儿童试戴塑形两天后的效果。试戴后次日早晨检查,镜片活动,角膜1级点染。试戴右眼41.75,左眼42.00。塑形后地形图如图1。验配师认为镜片下方偏位,"哭脸征"说明镜片配适偏紧,向我咨询如果进行放松AC0.5的处理方式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4.
正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并不像其他屈光矫正手段具有极可靠的成功率,主要原因在于镜片的常规设计未能涵盖适应所有配戴眼的条件、验配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未臻成熟。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应该说角膜塑形镜验配的成败更多地取决于镜片的材质、设计和制作工艺,若镜片的适应性更好一些,则可相对降低对验配技术的要求。角膜塑形镜验配后的疑难问题大致表现分为两类,一类为验配过程不成功,主要见于镜片荧光素配适不理  相似文献   

5.
<正>(续)第三节特殊疑难问题处理方法本节主要介绍验配角膜塑形镜时常见的疑难问题的具体处理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验配的成功率。分析角膜塑形镜验配的各个环节,大致有以下原因可导致角膜塑形镜验配失败:角膜曲率测试有误、试戴片曲率参数选择有误、试戴片配适评估有误、屈光参数测试有误、订单信息填写笔误、订单信息传送有误、镜片制作参数有误、寄送地址有误,配发给配戴者有误等等。其中大多数经过严格  相似文献   

6.
OK镜与RGP     
众所周知,OK镜(Orthokeratology)与RGP都属半硬性角膜接触镜,都是由同一种半硬性高透氧的隐形眼镜材料制成,但由于两者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使两者的适用范围及矫正效果有所不同。 角膜矫形接触镜即俗称OK镜,是一种特制的RGP半硬性角膜接触镜,OK镜是通过压力增加近视眼患者的角膜曲率,减少角膜屈光度,从而达到塑形角膜,提高视力,降低屈光度的目的,亦称“角膜塑形术”。OK镜的四弧设计包括:边弧、配适弧、反转弧、基弧。通过测定患者的角膜曲率、可见虹膜直径、屈光度、角膜地形  相似文献   

7.
隐形眼镜直径(Diameter),即镜片边缘两对应点之间最大的直线距离。不同的直径设计供验配时根据配戴眼角膜和睑裂的尺寸选择,市场上常见的软性隐形眼镜的直径通常在13.5~14.5mm之间。评估软镜配适的标准,首要一点就是看镜片对角膜的覆盖度,镜片应完全覆盖角膜。  相似文献   

8.
<正>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简称Ortho-k)是一种设计特殊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Ortho-k采用反转几何设计,通常包括基弧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周弧区等(图1)。镜片各区的弧度关系为:基弧比角膜曲率明显平坦;反转弧比基弧  相似文献   

9.
临床中,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不仅需要考虑患者的角膜形态、镜片各个参数之间的匹配情况,同时对验配人员及检查设备等也提出了更多的专业要求.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角膜塑形镜的发展历程、适应人群、设计情况, 探讨角膜塑形镜的验配.  相似文献   

10.
泪液质量直接影响隐形眼镜的适应性。以下方法可以在隐形眼镜配适前用于分析与评价泪液。为了维持角膜的健康,须保证隐形眼镜的透氧力与镜片下的泪液交换足以为角膜提供充足的氧气。 适宜的泪液交换依赖于泪液量及其成分、镜片配适与镜片材料的可润湿性,由于不同个体泪液成分的差异,各个体对同一镜片材料的作用也不相同。稍松的配适有利于泪液交换。水凝胶材料有良好的润湿性,透气性硬镜材料润湿性能较差。因此,在隐形眼镜配适前确定泪液的量与成分,对选择适宜的镜片材料、镜片大小与配戴方式是很关键的。  相似文献   

11.
习知在角膜塑形术中,角膜几何中心区以预计的量值被镜片基弧区压平,从而达到降低角膜屈光力并矫正眼睛近视的目的。角膜几何中心区被压平以后,体积缩小,该部分角膜组织的瞬间转移去向引起了视光专家的兴趣。根据臆测有三种可能:其一,角膜组织受压后向前房移动,形成平行转移;其二,角膜组织被压后体积缩小,形成自身消化;其三,角膜组织受压后向周围扩散,形成组织迁徙。经过超声波检查,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短时间内眼的前房深度和角膜厚度变化微小,不足以解释角膜组织的转移去向,因此角膜组织受压后向周围扩散,即组织迁徙论成为唯一的解释。此外角膜塑形镜的反转弧内曲面偏离角膜面,与角膜面之间形成了弧形的腔隙,该空间通常充满泪液,在闭目时泪液排出形成负压,在睁目时吸纳角膜组织,使角膜旁中心区的曲率变弯,成为角膜塑形的主要因素,甚至是关键因素,被称为“塑形空间”。该塑形空间的腔隙体积究竟有多大,是否任何参数的角膜塑形镜的反转弧腔隙均能充容纳角膜中心区被压平后所转移的角膜组织,是角膜塑形术安全性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博士伦PureVision纯视连续过夜配戴接触镜的治疗应用的指征与效果。方法:非随机选用中山眼科中心门诊与住院病例29例31眼.包括需要缓解疼痛与刺激症.保护角膜和促进角膜创面愈合等病例。采用PureVision纯视镜片连续过夜配戴治疗的同时.根据眼病性质、局部适当给予抗生素或人工泪液,定期检查或询问疼痛缓解情况、眼部改变、镜片的配适状态、镜片沉淀物以及眼部并发症。结果:病例共29例(31眼).观察时间3~57天,平均209天。眼病包括大泡性角膜病变(6例6眼).角膜炎合并小穿孔或后弹力层膨出5例(5眼).化学烧伤上皮缺损6例(7眼)。角膜移植术或创伤缝线刺激3例(3眼)。丝状角膜炎3例(3眼),角膜上皮糜烂2例(3眼).反复性角膜上皮剥脱症1例(1眼)。角膜板层裂伤与上皮缺损1例(1眼).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持续上皮溃疡1例(1眼),角膜缘移植+羊膜移植术后1例(1眼)。用于缓解疼痛与刺激症为目的者21例(22眼),疼痛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达1。0%。促进角膜愈合者20例《22眼)j完全治愈15例(16眼)占72.7%.部分改善者4例(5眼)占227%。绷带保护角膜作用21例(23眼),其中20例22眼(957%)均有满意的保护作用,仅1例因配适不良无效。结论:结果表明,PureVision纯视角膜接触镜对于多种角膜病、眼表病及角膜术后角膜保护、促进角膜愈合和缓解疼痛刺激等有显著疗效:镜片具有高透氧性能及抗沉淀性好,可大大减少眼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这种新型的镜片可作为理想首选的治疗性应用镜片。  相似文献   

13.
散光RGP镜片类型包括:前环曲面镜片、后环曲面镜片、双环曲面镜片、周边环曲面镜片四种。大部分配戴成功的球性RGP镜片是通过镜片的前后表面和角膜前表面以及眼睛附属器的匹配关系来实现,这种配适关系在环曲面RGP镜片配适中也十分重要,因为散光镜片厚度增加,眼睑对镜片的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14.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的逆几何形态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夜间佩戴改变角膜中央表面形状来达到暂时性的减低或消除近视的目的。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角膜塑形镜能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同时角膜塑形镜的材料、设计不断优化,验配技术不断提升,大大提高了角膜塑形镜的配戴安全性,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角膜塑形镜的临床验配整个流程进行阐述,包括配前检查、诊断性试戴片的选择、配适评估和参数调整等。  相似文献   

15.
<正>角膜塑形镜(Ortho-K)是一种设计特殊的硬镜片,也是目前临床上控制近视度数进展的常用手段。原理是通过“逆转几何”设计(镜片中央平坦周边陡),以机械压迫或按摩的方式使角膜中央曲率半径变大,从而减少角膜屈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普力度的增强,大众了解到更多有关近视眼病的知识,愿意验配角膜塑形镜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6.
正1.角膜塑形镜的轿正原理是什么?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OK镜)是一种采用逆几何设计的高透氧硬质材料做成的角膜接触镜,其矫正近视的原理,是通过眼睑压力和泪液流体力学特性、借助镜片中央即基弧区的正压力和反转弧区的负压吸引,逐步使中央角膜曲率变平坦、旁周边角膜曲率变陡峭,形成中周边近视性离焦,从而有效地暂时矫正近视,并延缓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配适和配发 本节将阐明配戴师怎样为配戴者试戴选择好的隐形眼镜,以及怎样检查评估镜片与眼球匹配的情况,怎样教初戴者学会配戴隐形眼镜。 一、隐形眼镜的配适 配戴隐形眼镜后的矫正视力,舒适程度,镜片与角膜、眼睑的配合情况称为配  相似文献   

18.
<正>角膜塑形镜是特殊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后角膜中央部分曲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可逆性降低部分近视度数[1]。有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虽不影响泪液的基础分泌,但泪膜稳定性下降[2~3]。通过长期验配数据和众多研究显示,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确有延缓作用,由此,角膜塑形镜成为临床上矫治近视和防控近视进展的有效方法之一[1,4~6]。由于验配塑形镜的青少年增加,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节省就诊时间,同时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笔者通过问卷式调查,发现家长担忧及困惑的问题,并及时处理解决,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角膜塑形镜能降低近视度、控制近视进展已成为临床共识,对其机制的探索也成为当前视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角膜塑形镜在临床上安全有效的应用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许多因素,如医师的理念和技能、镜片及材料的科学、配戴者的理解和配合等。 “8A”可以高度概括角膜塑形镜验配所需要达到的境界: Awareness——先进的意识和科学的思维; Advantage——矫正治疗的优劣势分析; Achievement——获得成果与目标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角膜塑形镜作为目前公认的对于近视防控有效的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视光师、眼科医生以及学生家长的重视,那么如何验配一副合适的角膜塑形镜呢?一.患者的筛选验配角膜塑形镜,选择适合的患者尤为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情况:年龄为8~40岁,能够理解戴镜相关注意事项,有自理能力或家长负责处理镜片相关事宜,并能够接受配戴的患者。患者自身情况非常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