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采用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MT)组装制造而成的表面组装组件(SMA)这一特定制造产品,以及SMA制造信息的特点,研究和探讨了基于产品特征和知识的SMA制造信息描述技术与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信息描述方法的构思和框架,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表面组装技术焊点虚拟成形技术的基础上,运用面向制造的设计思想,以表面组装技术组装质量与焊点可靠性为目标,研究面向表面组装技术生产组装工艺设计的产品虚拟组装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焊点成形仿真与可靠性CAD、组装工艺建模与仿真,以及分析评价专家系统等子系统,并对各于系统组成、实现及功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DFA的SMT产品信息模型与数据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产品是当前板级电子电路产品的主要形式。以SMT产品为对象,以面向分析的设计(DFA)思想为驱动,提出了基于STEP标准的SMT产品信息模型与数据交换。基于多信息模型的建模思想,建立了融合几何信息、物理信息、性能信息与功能信息的SMT产品器件级和产品级两级信息模型,并进行了多信息模型的DFA可应用性分析,以SMT产品电子设计信息到制造信息的数据交换为目标,从源数据、前处理器、后处理器3个角度阐述了基于STEP标准的数据交换方法。  相似文献   

4.
产品数据管理 ( 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将计算机科学与生产制造技术的结合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将企业的管理、生产制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通过对 PDM的介绍 ,提出了将 PDM技术应用于电路表面组装技术 ( 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产品组装系统中的思想及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混合微组装生产线是现今制造业的关键生产环节,具有减小制造规模、加快制造效率、提升智能化水平等优势.但其也增加了生产线协同控制的困难程度.本研究基于多Agent技术设计了混合微组装生产线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数学模型描述生产线协同控制目标,搭建混合微组装生产线信息采集与集成框架,并获取生产线信息.结合多Agent技术具有...  相似文献   

6.
基于激光选区熔化的免组装机构直接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字化设计和组装并直接制造成形、无需实际组装工序的机构,称之为免组装机构。激光选区熔化能够直接制造冶金结合、组织致密、尺寸精度高和良好力学性能的功能零件,是直接制造免组装机构的理想技术。研究了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免组装机构的摆放方式、间隙特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间隙特征结构优化等关键技术。通过自由设计和DiMetal-100系列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设备成形了免组装的铜钱算盘和折叠算盘、平面连杆机构(曲柄滑块、曲柄摇杆、摇杆滑块)和万向节等免组装机构。研究证明,激光选区熔化不仅能够顺利成形形状很复杂的零件,也能够直接成形具有相对运动的免组装机构,为机电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和一体化制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输电铁塔采用人工试组装耗时长、安全系数低等现状,试组装工序严重制约了生产节奏和产品交期,随着信息技术普及,虚拟装配技术在制造业中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此开发了一套铁塔试组装仿真系统,采用计算机进行铁塔虚拟试组装仿真,通过加大计算机仿真工作量,减少实际人工试装工作量,在满足铁塔制造质量技术要求同时有效地控制不合格品率,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制造周期,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点阐述了实体碰撞检测原理,采用正交包围盒的技术快速锁定可能碰撞的区域,系统根据铁塔部件连接方式特点过滤无效的碰撞警示而得到有效碰撞信息,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碰撞检测功能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输电铁塔制造行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试组装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表面组装技术的焊点虚拟成型和产品虚拟组装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表面组装技术(SMT)产品焊点质量与焊点形态有关,通过对焊点形态的预测和控制,可以达到控制焊点质量的目的。本文将这一理论与计算机仿真和虚拟制造技术相结合,提出SMT焊点虚拟成型和SMT产品虚拟组装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并对其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9.
制造网格是传统网络化制造概念在应用网格技术以后的延伸和升级,制造资源信息和任务信息的不一致是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瓶颈。基于处方工程学理论,借鉴ISA S88模型标准,研究了产品处方模型的构建过程,并用处方形式化描述语言RFDL对产品处方进行描述,应用顺序功能图建立处方任务之间的关系;基于作者前期研究成果,建立了制造资源信息模型,并用本体描述语言OWL_DL对制造资源信息模型进行规范化统一描述,构建了制造加工服务描述语义网;研究了产品处方模型到资源信息模型的映射方法;设计了由产品处方模型驱动的制造网格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从而使制造资源的配置模式从传统的以任务为中心进行制造资源的检索转变为以市场需求驱动系统进行内部自适应配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功能表面的产品基因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产品基因模型是产品基因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它是对产品基因的一种描述方式,反映产品基因的构成及各种产品信息之间的关系.产品基因作为产品中所包含信息的集合,信息的抽象性使产品基因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所以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准确对产品信息进行描述,又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应用的产品基因模型.文章对产品基因的概念、特点及构成等进行了研究,利用功能表面作为组成产品基因的碱基,建立了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基因模型,同时提出了基于产品信息标准化和重构的产品基因提取方法.基于功能表面的产品基因模型使产品基因具有了技术的可行性和方法上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产品基因工程的开展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机械产品加工工艺设计与制造信息的关系,对支持工艺设计的制造信息的类型与特点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面向对象技术和产生式规则相结合的制造信息表示方法,建立了制造信息的面向对象表示模型,为在工艺设计中有效利用制造信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面向敏捷制造的产品配置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产品配置信息在敏捷制造研究中的必要性,分析了敏捷制造产品信息需求和特征,提出了产品配置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探讨了BOM表解决敏捷制造质量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凸轮轴的制造特征信息分析和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CAD/CAM技术及机械制造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发动机凸轮轴的结构和加工制造的特点,对其产品的制造特征信息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其凸轮外形轮廓,并应用Pro/Ensineer作为基础软件环境,实现了产品特征信息模型的建立,为凸轮轴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提供所需的特征信息和加工数据。  相似文献   

14.
表面组装技术在电子装配业的应用不断发展,地位日趋重要.实际应用中,表面组装装配故障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效率.本文提出结合FTA和工艺FMEA研究表面组装装配故障的方法,并举例分析装配缺陷的成因,总结相应工艺措施,以此改进表面组装工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特征识别技术对产品制造信息识别的缺失以及匹配算法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BD模型的特征信息自动识别算法。首先,通过EXPRESS和Java映射,构建STEP文件解析器解析MBD模型信息。其次,建立基于图和提示的几何特征识别算法,用表征面邻接图作为匹配算法的数据结构,以提示作为搜索与特征库进行匹配。然后,提出基于关系树的产品制造信息识别方法识别产品制造信息。最后,以轴和机匣作为测试对象,在Intellij IDEA平台中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匹配算法时间复杂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几何特征信息和产品制造信息,本匹配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优于时间复杂度为O(n2)的传统匹配算法。  相似文献   

16.
在电子商务中,对产品缺乏规范化的描述和分类,不仅极大地阻碍了电子商务产品信息的交流,而且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这个问题,在分析了几种产品分类方法和编码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国家标准GB7635《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提出了适合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产品信息标准化分类和编码方法,并提出了基于XML技术的通用产品目录的设计,从而为解决电子商务中产品信息描述规范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国内外CAD/CAM技术及特征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发动机五气门气缸盖产品的结构和加工制造的特点,对发动机五气门气缸盖产品的特征信息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五气门气缸盖产品的特征定义、特征分类及各类特征之间的联系、各类特征的描述,并应用Pro/Engineer作为基础软件环境,实现了产品特征信息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初始图形交换规范(Initial Graphics Exchange Specification,IGES)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主持开发的数据交换规范。IGES中的基本单元是实体(ENTITY),分为几何实体、描述实体和结构实体。进行数据交换时是通过中性文件格式及前后处理器实现的。IGES的文件结构用ASCⅡ码表示,记录长度为80个字符的顺序文件,并有二进制文件格式的定义。IGES用来实现不同的CAD/CAM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目前能够处理CSG、装配模型、图形表示法、三维管道模型、有限元模型和Brep描述法等。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andard for Exchange of Product Definition Data Model,STEP)是用于不同CAD/CAM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一个国际标准。STEP技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规定了产品设计、开发、制造,甚至于产品全部生命周期中所包括的诸如产品形状,解析模型、材料、加工方法、组装分解顺序、检验测试等必要的信息定义和数据交换的外部描述,因而STEP是基于集成的产品信息模型。STEP具有三个开发层次:应用层、逻辑层和物理层。STEP采用EXPRESS语言进行描述,以中性文件作为交换媒介。STEP标准仍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产品质量的控制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拥有精确、全面和流通性好的产品信息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出将元数据应用于质量管理中形成质量元数据,选用对象模型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建模,根据对象模型中的信息来约束传统模型信息,保证应用系统中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正确性和兼容性.基于GPS(dimensional and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标准,确定面向对象元模型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描述,使用UML(Unifiod Model-ing Language)技术设计通用对象元模型,利用面向对象元模型描述公称表面模型、规范表面模型和检验表面模型中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元数据信息.最后以风力发电机桨叶为例,给出应用描述.  相似文献   

20.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andardforExchangeofDefinitionDataModel,STEP)是用于不同CAD/CAM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一个国际标准。STEP技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规定了产品设计、开发、制造,甚至于产品全部生命周期中所包括的诸如产品形状、解析模型、材料、加工方法、组装分解顺序、检验测试等必要的信息定义和数据交换的外部描述,因而STEP是基于集成的产品信息模型。STEP具有三个开发层次;应用层、逻辑层和物理层。STEP采用EXPRESS语言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