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是防治和减轻地质灾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是研究在地球内应力作用下,地壳大范围内地质体变形和破坏的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工程建筑的变形和破坏、人类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本文论述了燕山水库库区新构造运动类型、基本特征及其与工程建设的关系,为该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桃源水库的前期地质勘察过程中,通过详细野外地质测绘,以及采用钻探、物探、洞探等勘探手段,在下坝址工程区内新发现了3条破碎带宽200~350 m、发育深度大于600 m的断裂构造,并与已知的龙蟠-乔后断裂平行发育.经综合分析研究发现:4条断裂发育规模较大,特征明显,性质复杂,均为晚第四纪活动断裂,活动性中等,且相互间存... 相似文献
3.
景洪水电站处于三江褶皱系南部、澜沧江断裂带南段地区。区内新构造运动迹象明显,在地貌、新生代地层变形、断裂新活动等方面均有反映。在对主要断裂的活动性分析及活动特点研究的基础上,对电站区进行了危险区和潜在震源区划分;并对景洪水电站的区域构造稳定性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断裂构造发育对贵州两岔河水库岩溶渗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两岔口水库地质环境复杂,断层构造发育破坏了库区地层结构,导致岩溶渗漏。为保证两岔河水库的正常运行,主要针对其岩溶渗漏的地质问题,在开展工程地质测绘、岩溶调查统计、钻孔勘探及压水试验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断裂构造对地层结构、岩体完整性、岩溶发育及水库渗漏的控制影响。研究表明:断层构造发育破坏了库区地层结构,形成"构造切口",水库左岸不能形成地层封闭;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极破碎,地下岩溶强发育,易形成水库岩溶渗漏;地下岩溶管道发育方向基本和断层走向一致,断层构造对岩溶发育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水库渗漏为折线式复合型渗漏。研究成果为岩溶地区水库防渗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安桥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中游河段上。电站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河床坝后式厂房及右岸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160 m,总库容9.13亿m^3,总装机容量2400 MW。由于工程所在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复杂,在新构造上处于滇西北活动构造区范围内,新构造运动、断裂活动和现代地壳形变等均较强烈。但在坝段20 km范围内无发生5级以上地震记录,坝址区不存在发生较强地震的发震构造,故区域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好。局部库段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但对水工枢纽建筑物不致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水库的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勘探、测试和试验等方面,分析和评价了F 38断裂带的活动性,并初步判断了断裂构造带对工程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按照文中提出的工程风险综合分析步骤,对燕山水库工程进行了综合风险分析,运用"灰色多层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出燕山水库项目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建议采取工程保险的风险处置。 相似文献
9.
杨计申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1994,(2)
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黑山峡河段。通过对坝区构造、区域深部构造特征及坝址区构造的分析,认为该地区构造发育,构造活动复杂,但是坝址没有蕴震和发震断层存在,故不存在抗断问题,坝址位于相对稳定地段,可安全修筑高坝。 相似文献
10.
李成林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23):35-36
在《河南省干江河燕山水库初步设计报告》中,对燕山水库汛期洪水分期作了初步设计,根据暴雨洪水的时间分布划分为:主汛期6月20日至8月15日,后汛期8月15日至9月末。本次根据燕山水库的基本资料,选取了:旬暴雨日数、旬面平均雨量、旬最大1日面平均雨量、旬最大3日面平均雨量、旬最大7日面平均雨量以及旬入库水量等6个指标,釆用最优分割法,构建了燕山水库汛期划分计算模型,对燕山水库汛期分期重新作了计算。本次计算所得的汛期分期划分成果为:前汛期6月1日至6月20日,主汛期6月20日至8月31日,后汛期9月1日至9月末。因此,本次分期划分成果与初步设计报告成果基本一致,主汛由8月中旬延迟至8月下旬,增加前汛期分期。 相似文献
11.
12.
从黄河下游地质构造格局方面来看,影响黄河悬河稳定性的地质因素主要有:近代和现代沉降中心决定黄河行河范围;黄河下游穿黄与临黄断裂影响堤防安全;构造单元影响河道的输沙和淤积等。活动性断裂与黄河的交汇处、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往往是地质活动较频繁部位,应是黄河防洪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13.
谌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18(1):19-23
世界城市的发展已构成了对湿地的严重威胁,处于内陆地区的四川省南充市滨江湿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损失60%以上。本文通过清查滨江湿地面积、湿地资源,分析当前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在保护和利用嘉陵江水资源的同时,加强污染控制工程的建设,恢复和重建滨江湿地,构建“嘉陵江湿地保护小区”及建设人工湿地系统的“活水公园”。 相似文献
14.
沿河水源地吸夺河水量推求问题,一直是水学界讨论的焦点,在对海城水源地的计算中,采用水源地吸夺河水量W河比上水源地开采量W开与式X0^2/4at建立相关图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洪灾害沿河村落河沟断面测量是山洪灾害防洪能力评价、 危险区划分及预警指标分析等评价工作的基础.该文对河道断面测量技术要求进行全面阐述,同时对断面特征点的选取原则进行详细剖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17.
小浪底水库对下游河道的冲刷效果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浪底水库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冲刷效果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①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来,通过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黄河下游冲刷效果明显,至2010年10月,黄河下游河道累计冲刷泥沙19.4亿t,2 000 m3/s同流量水位下降1.6 m左右,下游河道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02年汛初的不足1 800 m3/s提高至4 000 m3/s;②在小浪底水库主要拦沙期的2008—2020年,下游河道基本不淤积,2020年以后下游河道快速回淤,在2028年左右回淤量达到建库前水平,届时小浪底水库拦沙期恢复的4 000 m3/s左右的中水河槽将难以维持。建议尽早开工建设古贤水利枢纽,争取在2025年前后建成生效。 相似文献
18.
19.
根据历史文物考证,地质勘探剖面资料以及水文资料分析,三门峡水库修建前,潼关河床高程处于动态相对冲淤平衡的微淤状态,年平均淤积厚度不足1cm,由于潼关河段具备有利于河段稳定的下边界条件,河段两岸边界对水流有约束作用,干支流洪水具有巨大的输沙能力,因此,建库前潼关河床能保持动态相对的冲淤平衡,对这一规律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改进三门峡水库的治黄决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河床演变理论,利用已有的基本公式,导出了冲积河流河床绝对稳定应满足的水沙床无量纲数(量)条件,由此建立了由水沙床因素构成的实用冲积河流稳定程度函数公式。基于该公式建立了冲积河流河床综合稳定性指标以及对应的河型判别准则,然后利用黄河下游11年资料和渭河部分资料进行了初步验证。计算表明,建立的冲积河流河床综合稳定性指标以及对应的河型判别准则是合理和有效的,可以利用该判别方法预测大型河流因水沙条件改变而导致的河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