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本文从可持续建筑发展史了解可持续住宅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分析零碳排放金斯潘住宅在“减少住宅日常能耗”和“增加自身能源供给”两方面系统化节能排放设计,以了解可持续住宅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陈智敏 《山西建筑》2003,29(16):9-10
阐述了生态住宅的核心思想、设计原则、技术策略和对生态住宅的初步认识,指出在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中应树立生态学的思想,创造出既健康又美观的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3.
健康住宅--房地产住宅开发的全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 《山西建筑》2002,28(1):10-11
从绿色生态住宅到健康住宅,反映了人类对住宅建设的全新要求,而对其最高层次的认识理理念,则是人文学、社会学与建筑学的综合。健康住宅是住宅建设“以人为本”的核心,也是住宅建设向国际化迈进的趋势。论述了一切从居住者出发的健康住宅,能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体现“健康、安全、舒适、环保”的理念,为住宅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袁镔 《建筑》2001,(12):45-46
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 ,当我们重新审视整个住宅建筑业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消费方式和其生态意义时 ,我们不得不抛弃那种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模式。而把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居住室内环境质量等性能的生态型住宅作为新世纪住宅建设的方向 ,把扩大居住面积和提高住宅生态环保性能同时作为中国住宅未来的发展目标。以住宅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建筑业 ,目前正处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时刻 ,建设生态住宅是建筑品质提高的重要标志 ,也是中国建筑业转向可继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建设生态建筑意味着从…  相似文献   

5.
包瑾 《上海住宅》2005,(5):96-96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人心.住宅建设怎样合理地利用并有效地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是人们热切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住宅建设经历了20世纪末的大发展,到2001年底,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已超过19m2,达到了小康水平。回顾住宅建设走过的10年,住宅小区成片开发模式已被广泛采用;住宅规划设计水平大大提高,规划和设计理念趋向市场化和国际化;住宅产业化的总体框架和科技体系正  相似文献   

7.
陈燕中 《广东建材》2008,(6):209-211
简要归纳了现代居住区生态建筑的一些组成特征和设计要点,明确指出在我国的居住区建设中发展生态住宅和园林建筑,要结合地域、气候、能源、经济等具体条件,遵循生态原理和适当的生态技术来合理设计,最终实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8.
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样,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也应该从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方面展开。本文从总体布局、使用功能、建筑空间、生态设计、建筑形象等几方面介绍了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实验楼的设计过程,以期为今后生态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周艳 《住宅科技》2003,(12):25-26,29
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无论对开发商、对消费者还是对社会经济和环保都体现出其诸多的优势,是住宅产业发展的方向。随着中国住宅产业的逐渐成熟,全装修房开始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出现和推广,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和开发商不能转变其固有观念。本文从系统观的角度谈谈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的科学性。1系统观1.1系统和系统工程犤1犦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系统是同类或相关事物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整体。相对于环境而言,系统具…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业持续的需求--生态住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蓉 《四川建筑》2003,23(6):13-14
生态住宅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生态住宅,必须改变现有的设计思想方法;从阶段性开发模式转变为整体性开发模式,并要制定一套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生态住宅设计的节能新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节能型生态住宅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对环保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将建筑学适应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现实意义,从节能新技术的实践中,可以了解生态住宅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蔡晴  姚赯 《南方建筑》2004,(5):62-65
南京在1930-1949年间,除抗战期间外,出现了相当规模的新型城市住宅营建活动。这些近代城市住宅反映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与传统住宅相比较,南京的近代城市住宅出现了大量新的类型,运用了新的技术和材料,在形式上也呈现了与过去不同的面貌。笔通过查阅献和对保存至今的近代住宅实地调研与测绘,力求将展现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主要面貌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少红 《华中建筑》2009,27(1):213-216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该文以德国总督副官宅第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并进一步评价了其在青岛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海松  孙桦 《华中建筑》2008,26(8):59-62
该文依托实地调研,对苏州东山镇三山岛的民居营建模式做了系统分析,归纳了三山岛传统民居在选址、空间布局、选材、施工构造等方面的特点,并对新建民居的不足之处做了剖析,以期对太湖地区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戴海鹤  陈旭娥  郑亚男 《华中建筑》2008,26(12):248-249
简要阐述建国后民居研究发展50年的成就,以及如今研究遭遇的瓶颈。在研究的力度、系统性和研究的整体规划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以省级行政区域划分民居研究区域的意义,以此拓展民居研究的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两代居"住宅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两代居”这种中国传统居住模式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作者从“两代居”住宅所待解决的问题入手,对“两代居”住宅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整理与分析、比较,并对我国“两代居”设计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徐毅  张凡  钱锡栋 《华中建筑》2003,21(5):25-27
在充分考虑城市适宜居住的历史文化要素的基础上,突出山水、生态特色和绿色人居理念,尊重自然环境,调整生态结构,以建设性的保护自然生态状况为规划的出发点,在设计中利用山林地貌,尽量保持植被地貌,将反映滨水地块,山坡地块环境特征的建筑轻轻放置于环境中,并与环境巧妙结合,使整个建筑群体与基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全景色的天然真趣,营造出山野逸趣与居住相结合的生态居住区。  相似文献   

18.
章明  张姿 《时代建筑》2006,(2):110-113
作者对改造这一课题进行了思考, 强调改f三种类型进行了分析,从过程空间, 延展视野、深度表皮、再生价值等方面对朱屺瞻艺术馆的改造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孙丹 《中外建筑》2004,(4):63-65
本文通过对象征以及象征文化的界定,阐述了象征文化产生的原因,并从徽州民居的聚落布局、单体布局、装饰和建筑附件三个方面阐述了徽州民居的象征文化.  相似文献   

20.
张鹏飞 《山西建筑》2012,38(4):14-16
指出名人故居是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的载体,承栽了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旅游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名人故居有着重要的传承、教育、经济价值等,以赵树理故居为例,试图从旅游和文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与建设,进而扩大赵树理故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