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利用棉纺设备开发半精梳毛纺混纺针织纱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纱线的重量不匀率和条干不匀率较差,极易形成针织横档或使织物表面平整度变差。通过实践分析认为,工艺配置、机械设备状态、纱线百米重量CV%值、操作等因素是造成毛/棉混纺针织纱针织横档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减少针织横档,必须加强对各工序条干均匀度的控制,加强生产管理和优化工艺配置。  相似文献   

2.
分析目前针织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现状,针对高档绢丝针织纱加工的特点,介绍了绢丝赛络针织股线开发的意义和前景。以Tencel/绢丝80/2014.8tex×3K为例,探讨了纺纱流程和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Tencel绢丝赛络针织股线的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均匀度、捻度不匀率、重量不匀率和毛羽等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为绢丝产品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丝绸》2018,(11)
横档是布面常见的一种疵点,产生横档的原因多样。文章列举了常见的产生横档的具体实例,如条干不匀、捻不匀、重量偏差大、混配与接替控制不当产生的黄白纱、针织张力不匀等,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依据。介绍了分析横档的方法,手感目测法、仪器分析法、溶解法、拆布分析法。先进测试仪器可以快速分析产生横档的原因,同时也可以有效预防横档的产生,力求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少织物横档疵布,降低浪费及经济损失。研究认为:织物产生横档与原料的选配、纱线质量、织造、操作管理等因素有关,企业应根据具体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毛纱条干不匀传统波谱分析法的阐述,说明了用计算机诊断毛纱条干不匀的必要性.按照机械波诊断、牵伸波诊断和复杂波形诊断3个大类,分析了计算机诊断毛纱条干不匀的基本原理.根据传统波谱分析法基本原理的数学模型,在Windows(R)操作系统上使用Visual Basic 6.0 Enterprise Edition SP3编程方法,开发了计算机诊断系统.最后,通过毛纱条干不匀的诊断实例,说明了毛纱条干不匀计算机诊断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色纺针织物纱疵性横档的成因及防治措施.重点介绍了由色纺纱纱疵引起的针织物横档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生产实践表明,原料性能差异、色纺纱重量偏差及不匀率、条干均匀度、捻度以及油污、上蜡不匀等是色纺针织物纱疵性横档的主要成因.可通过合理配棉、均匀混和、准确打样、严格控制各工序制品重量偏差及条干均匀度等措施进行控制,最终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纱线,有效减少了针织物横档疵布现象.  相似文献   

6.
探讨针织布面横档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阐述了横档疵点的分类,并从纺纱原料、纺纱、织造、印染等方面分析了针织横档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方法。指出:横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料及原料混和不匀、纱线指标偏差、生产管理与库存管理不到位、织造纱线张力不匀、氨纶丝质量不一致等造成的。认为:提高半制品和产品质量,加强生产管理,可有效控制横档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捻度不匀率是股线质量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捻度不匀率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股线的条干和强力不匀情况。对针织绒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针织物的特点,是柔软,富于弹性,穿着合身舒适。因此,对股线要求圆滑丰满,手感柔和而有挺性,尤其针织外衣逐渐成为时髦,条干均匀度要求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涤 /麻混纺纱的拉伸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羽和条干不匀率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 ,为开发涤 /麻混纺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和毛、喂毛、梳理、成条以及细纱工艺的不匀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粗梳毛纺生产过程中造成毛纱条干不匀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总结莫代尔涤纶长丝针织物横档的产生原因。介绍了分析织物横档的流程及常用方法,包括手感目测法、拆布分析法、纤维还原法、化学溶解法、仪器分析法等。以莫代尔涤纶长丝针织物为例,对产生横档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原纤化、纤维粗细不匀、纱线条干不匀是造成莫代尔涤纶长丝针织物横档的主要原因。认为:认真分析原因,针对性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织物横档。  相似文献   

11.
孙颖  张季芳 《毛纺科技》2007,(10):37-39
文章从对亚麻/毛混纺横编织物的编织前处理、编织工艺的分析与研究入手,探讨了亚麻羊毛混纺纱针织工艺的方法与技术途径.认为对纱线的前处理是提高亚麻/羊毛混纺纱编织性能的有效措施,纵向密度是影响亚麻/毛针织横编织物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丽赛/亚麻绒/棕棉/羊毛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丽赛、亚麻绒、羊毛的不同性能,与棕棉混纺生产丽赛/亚麻绒/棕棉/羊毛混纺纱的工艺流程,叙述了生产中所采用的工艺条件和技术措施,用成纱制成的针织面料凉爽、挺括、吸湿透气、亲肤舒适,可用作夏季高档服装。  相似文献   

13.
精梳棉/粘胶/毛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介绍了采用棉纤维、粘胶纤维、毛纤维分别制条再混合纺纱的工艺生产过程。探讨了JC/R/W(60/30/10)纺纱采取的主要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开发出的混纺纱综合了棉、粘胶、毛的优点,用该种纱制成的织物柔软、质轻、保暖、导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有机导电纤维与羊毛混纺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有机导电纤维与羊毛混纺制成纱线与织物,测试纱线电阻值及织物表面摩擦电荷密度,研究导电纤维含量、织物组织结构及纱线线密度对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导电纤维含量增加,纱线电阻值下降,织物表面摩擦电荷密度下降;纱线越细,织物表面摩擦电荷密度越大,抗静电性能越差;机织结构比针织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壳聚糖纤维、远红外纤维、棉纤维的性能,利用这3种纤维的混纺纱线开发了针织物,介绍了纺纱工艺流程,并对针织物的物理性能、抑菌性能及远红外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利用羊毛纤维的高吸湿性,开发适合夏季服用的织物,实验采用凉爽处理的毛纤维纯纺、涤毛混纺、涤毛棉混纺制成纱线,测试了纱线的线密度、毛羽、条干不匀、捻度、毛细效应以及强力等指标。结果显示:毛/涤=70/30两组份、毛/涤/棉=35/15/50三组份混纺纱综合效应适合夏季凉爽针织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亚麻混纺针织物在生产过程中因亚麻纤维抗弯刚度大而引起的断纱、爆孔、破洞等问题,介绍亚麻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和织造工艺特点及改善措施。选用36 tex(16S)亚麻与棉混纺纱(55∶45)和36 tex(16S)亚麻与涤纶混纺纱(55∶45)开发麻棉、麻涤混纺针织面料,详细阐述组织结构确定、织机选择和参数设置等开发工艺,分析面料外观效果,提出爆孔及破洞问题的解决办法。指出在纺纱工序使亚麻保持高回潮率,织造工序调节粗针织造,染色工序进行前处理,可降低亚麻混纺针织面料生产过程中的断纱、爆孔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毛纱加强捻、定捻的工艺及强捻前后纱线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为使强捻毛纱获得良好的可编性能,加装张力装置和增加喂纱张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选择了低捻毛纱、强捻毛纱、低捻毛涤纱和强捻毛涤纱编织的4种纬平针面料进行实验与对比分析.提出了使用强捻纱及面料亲水性整理以获得凉爽毛针织面料的新方法.强捻毛纱及面料的相关性能测试表明,强捻毛纱面料比低捻毛纱面料具有更好的服用性能,面料的凉爽性能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9.
李锦华 《纺织学报》2006,27(8):92-94
介绍了大麻/棉混纺针织物的特点,通过采用特殊的纱线柔软润滑剂对大麻/棉混纺纱线进行前处理,提高了纱线的柔软度和润滑性,解决了针织过程中纱线易脆断而产生破洞的难题。对煮练、漂白、染色等重点工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在这些工序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充分体现大麻/棉针织物的优良特性。同时给出了具体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可为同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绒棉/棕棉/山羊绒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人们对功能性织物的消费需求及绿色环保的健康消费观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开发生产了长绒棉/棕棉/山羊绒(50/40/10)18tex混纺针织用纱。文章介绍了上述纤维的主要特性,以及纺纱生产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技术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