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环境政策中经济手段之一的排污权交易制度,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负荷,达到保全环境之目的。为改善环境.我国已在部分省市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项目,建立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基层企业环境管理中,排污许可证逐渐完善的今天,排污权交易制度将以经济手段有效促进企业治污。  相似文献   

2.
我国二氧化硫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孙荣庆 《中国能源》2003,25(7):25-28
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成熟的脱硫技术以及排污收费标准偏低等一系列原因造成我国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事实,对社会环境产生很大压力。通过分析认为实现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应从技术及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在提高煤炭质量、采用清洁燃烧技术以及脱硫措施的同时,应加强相应的经济管理措施,严格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开展二氧化硫排污交易,以实现对二氧化硫污染排放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的实施,推行排污权交易已经被国家提上工作日程,预计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将实施火电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本文分析了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的政策依据、国内实践情况及主要障碍;根据国家开展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思路,对交易目的、指标分配、竞争机制、考核方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对电力工业运行与发展的影响;最后,对推行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趋势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综述了两控区的划分和控制历程,分析了两控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现状,提出了“两控区”今后污染控制的趋势和对策,包括酸雨区以总量控制为主、二氧化硫控制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两控区”动态管理,实行排污收费和排污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火电厂脱硫等二氧化硫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5.
郑爽 《中国能源》2014,(6):9-12
"十二五"规划和三中全会决定均明确提出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这将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一项重大的体制创新。本文通过论述中国开展碳排放交易的必要性,总结2013年以来启动的7省市碳交易试点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中国碳交易制度建设的目的、路线图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高 《中国能源》2004,26(9):9-12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还处在失控状态。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占到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45%,因此,电力工业烟气脱硫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目前电力工业烟气脱硫现状出发,就与此有关的排污收费、工艺技术选择、脱硫工程公司资质、电价核定原则、设备国产化、脱硫对象以及如何加强规范化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工业锅炉碱性排污水喷雾脱硫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将锅炉正常运行时须排放掉的排污水喷入烟道进行烟气脱硫的实验结果,提出高温燃烧下形成的粉煤灰在烟道工况下因喷淋而被活化后,可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吸附、物理吸附,高脱硫效率是粉煤灰多种作用及排污水中和作用的协同结果。  相似文献   

8.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发展共识。2012年国务院发文正式确定了碳排放交易的7个试点省市,拉开了我国碳排放交易帷幕。文章根据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发展现状,分别从交易类型、配额分配核定方法、抵消机制及奖惩机制等方面分析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机制设计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开市以来试点省市的成交及履约情况,并从完善机制的角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节能》2017,(11)
用能权交易机制是一种市场化交易机制,交易内容为用能总量指标,通过对用能总量的控制来实现节约能源。文中阐述了我国用能权交易的内涵,并将用能权交易同节能量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了比较,介绍了我国用能权交易和节能量交易试点地区的实践,针对用能权交易实践中出现的履约行为缺乏激励和违约行为惩罚不足问题,提出了用能单位的履约行为奖惩机制,用以确保用能权交易兼具公平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用能权交易制度是我国在资源环境交易市场的重要制度尝试,完善用能权交易制度对提升能效和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用能权交易机制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能源、碳排放的总量和强度双控的关键内涵,总结目前试点地区的经验与不足,提出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背景进一步研究用能权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开展国内自愿减排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丁 《中国能源》2011,33(2):33-37,32
自愿减排交易是指相对《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下相伴形成的非强制性减排项目交易行为。伴随碳排放强度指标的分解和实施等机制的深入探讨,我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潜力市场,对自愿减排交易中介机构、交易品种、核证标准等的研究亟待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归纳有关国内自愿减排交易的市场机理,分析自愿减排实施中存在的风险,探讨通过实施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提出符合国情的推动国内自愿减排交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博峰 《中国能源》2011,33(6):28-32,47
城市CO2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的绝对主体。我国由于城市建制和城市清单系统的不足,导致很难核算真正城市意义的CO2排放量。本文建立狭义城市边界和城市碳排放范围,并且基于GIS模型,初步核算了2005年中国地级市CO2直接排放(尺度1)和CO2总排放(尺度1+尺度2),分别为17.70亿t和27.34亿t,直接排放占总排放的64.73%。中国地级市CO2总排放占当年全国总排放量的48.90%。  相似文献   

13.
在假设已经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条件下,建立了燃料消耗与污染排放双目标优化模型来解决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问题。在使用连续线性规划处理目标函数和传统约束条件的同时,考虑总量控制约束和机组排放指标受限约束。根据福建省在运行机组的历史数据,拟合燃料耗量函数和污染排放函数曲线。通过讨论不同情形下的发电燃料消耗量与污染排放量,证明了排污权的充分交易能够在降低燃料消耗量的同时,减小污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广东省先行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率先开展碳交易市场建设试点。能源消费特征和CO2排放情况是低碳发展的基础,从广东省经济发展入手,分析了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及构成、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能源消费特征,估算了广东省2005年至2010年的CO2排放量,并预测了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为节能减碳和国家低碳试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世界船舶排放法规的进展及其主要配套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杰  杨传富  于军 《柴油机》2007,29(5):1-6
介绍了世界船舶排放法规的进展及排放控制技术,指出使用低硫燃料和进行发动机技术改造是降低排放的主要途径,由此会带来对发动机原有润滑系统造成破坏等问题,所以船用润滑油的研究要与船舶发动机的发展同步,润滑油的研究重点应在使用无灰清净分散剂,具有优良的抗磨性、抗锈性和抗乳化性,并能够形成稳定边界油膜的低碱值润滑油上。  相似文献   

16.
蔡博峰 《中国能源》2012,34(7):33-37,19
我国CO_2排放在空间上受热点城市影响而形成空间集聚格局,一些重点城市直接决定着我国CO_2排放空间格局。中国城市CO_2和SO2排放"同时、同根、同源",113个重点城市中两者排放显著相关,平均每排放1tSO_2,会相应排放452tCO_2,这是2008年中国城市燃煤、燃油、燃气能源结构以及实施脱硫工程的综合体现。考虑CO_2和SO_2在排放机理和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建议我国充分考虑把CO_2和SO_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重点放到典型城市上,并积极开展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7.
吴疆 《中国能源》2012,34(10):34-37
电力单位产值CO2排放强度是全国单位产值CO2排放强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与电力行业排放绩效即单位发电量CO2排放强度有关,也与全社会能源效率、电气化水平、资源与市场情况等因素相关。本文系统分析了有关指标的统计特征、国际对比、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指出"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不论是单位电量CO2排放强度,还是电力单位产值CO2排放强度,其下降幅度都是有限的,需要理性看待并科学设置规划指标。  相似文献   

18.
张中林  陈晓平 《热能动力工程》2012,27(4):455-458,516,517
在440 t/h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燃烧不同比例煤和石油焦混合燃料时二氧化硫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了燃烧不同比例的混合燃料、炉膛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和钙硫摩尔比对二氧化硫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和钙硫摩尔比的增加可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存在一个最佳脱硫温度,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最低,对于各种混合燃料最佳脱硫温度应在830~85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