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整个油水系统结垢区决调研,采用常规垢物分析及x—衍射、能谱分析方法化验垢样,摸清了油水系统结垢的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江汉油田油水系统所结垢物主要是碳酸钙、硫酸钙和氢氧化铁垢,大多数是以上各组分混合的复合型垢。在了解区块的地质特征并对各区块地层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影响区块结垢的地质因素及水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3.
低渗透油田合理注采井网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总结了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裂缝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在对目前常用的规则井网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扁井网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海上部分注水开发油田的吸水指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注入能力的下降、注水井点及注水量的不足将直接影响油田未来的产液量。通过注采系统调整,优化油水井数比可以有效改善水驱效果。在考虑生产压差、安全注水压差及压力保持水平基础上建立了注采系统调整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海上三大类注水开发油田未来注采系统调整潜力。结果表明,注采系统调整的重点在陆相稠油及陆相整装中低黏油田,年增油量可达到(50~260)×10~4m~3。 相似文献
5.
油田水结垢倾向预测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油田水平中CaCO3、CaSO4、BaSO4结垢趋势的几种常用预测技术,结合矿场实例介绍了各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简介了长庆油田和山东大学合作建立结垢预测模型、研制计算机软件的工作结果。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江汉油田注水系统存在的高能耗、低效率问题,提出了注水系统参数优化技术、注水泵配套改造技术、注水管网调整技术、柱塞泵变频技术、分压分质注水技术以及注水站调控技术等节能改造配套技术,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9.
油田注水地层结垢机理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油田水化学特征与结垢的关系等方面论证了油田注水地层存在着硫酸盐结垢的问题,从理论分析和油井取心实例讨论了地层结垢机理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是造成油水井井筒管柱、工具设备、地面集输系统、注水系统及地层结垢的根本原因。深入了解注水系统结垢趋势及结垢机理,为寻找和开发更好的防垢技术和工艺提供依据.是开展油田防腐蚀工作的必经之路,本文就污王十六转、坪四注、贺一转、招一转这四个站区回注水进行测试分析.预测结垢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办法,以期解决安塞油田回注水腐蚀、结垢状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轮南油田油水系统的特点,对碳到盐垢,硫酸盐垢的结垢趋势分别进行了理论预测同时对实验室仿真模拟试验的结垢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理论预测结果表明,轮南油田注水系统中可能会形成碳酸盐垢但不会形成硫酸盐垢,理论预测和实验室仿真试验完全相符。本文为轮地油田注水系统选择合适的阻垢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纯化油田回注污水结垢性与配伍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胜利纯化油田注水水源为纯梁(油气水集输处理),首站污水,碳酸钙结垢引起注水压力上升,影响油田生产,在室内通过加入助凝剂和混凝土剂进行化学混凝,静置沉降,过滤后加入稳定剂,将该污水转变成为符合注入水行业标准的净化水,该净化水pH=8.-8.3,成垢离子Ca^2 ,Mg^2 ,HCO3^-1等含量较高,但根据饱和指数SI和稳定指数SAI预测无CaCO3结垢倾向,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油层温度(90℃),下密闭加热7天,首站污水,纯梁油田及其边缘井产出水均产生沉淀,不同比例的首站污水与纯梁,边缘井产出水混合水也产生沉淀,相互不配伍,处理后的首站污水仍保持清澈透明,按不同比例与纯化油田及其边缘井产出水混后后,水色清亮,浊度略上升,但无沉淀生成。 相似文献
14.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层结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石京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17(3):46-49
结合大庆外围油田的实际,从水质基础着手,运用Oddo、Smith和Tomson的物理化学预测公式对榆树林油田和头台油田的地面系统和地下系统条件进行了结垢趋势预测,通过大量的静态实验以及动态模拟结垢实验,说明了油田的结垢类型为碳酸钙,并论述了结垢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油层结碳酸钙垢的原因以及结垢在地层中的分布。最后运用压汞资料和核磁共振资料,指出油层结垢对地层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油田注水系统中经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譬如:系统中管线和设备的腐蚀,由悬浮物或细菌引起的过滤罐或地层的堵塞等。本文介绍了通过对油田水处理系统的水质测试,判断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驱油田合理注采压力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理注采压力系统优化研究是开发水驱油田关键环节之一。以往采用的算法均存在缺陷:①“吸水、产液指数法”未考虑注采不平衡问题、油水密度差异及体积系数;②“吸水、产液指数及注采比法”未考虑油水密度差异及体积系数;③“吸水、产液指数比及注采压差法”不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④“考虑单井及地层压力变化法”未考虑注水井启动压力、采油井启动压力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水驱油田注采压力剖面,提出了优化研究水驱油田注采压力系统的新方法。与以往的算法相比,新方法综合考虑了注采不平衡、油水密度差异、体积系数、注水井启动压力、采油井启动压力梯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方法可适用于水驱油田任何油藏类型、任何油层压力分布状况条件下的合理注采压力系统参数计算。运用新方法对胜坨油田胜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油藏进行了合理注采压力系统参数计算,得出了该油藏合理油、水井数比为1.42,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为17.29 MPa,此时合理采液量为14 572.41 m3/d,比调整前增加12 452.41 m3/d,合理注水量为15 906.88 m3/d,比调整前增注13 566.88 m3/d,提液增注效果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孤南油田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层系以馆陶组和东营组为主,非均质性严重。进入高含水期后,油水关系更加复杂。为了合理调整注采结构,首先研究了微构造微相特征及其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原注采井网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措施,如:优选射孔井段,调剖、油井改层等,使调整后的注采结构与微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相匹配,以此获得了较好的控水稳油效果,确定了弧南油田的稳产。 相似文献
19.
20.
注采压力系统是油田开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形式的开发调整和技术政策界限的制定必须在合理注采压力系统范围内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效果。针对鄯善油田进入中含水期开发后,低含水期以自喷井为主建立的注采压力系统已不能适应油田中含水期以抽油井为主的开发需要的矛盾,以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基本原理为基础,从采油和注水系统(从地下到井筒到地面)入手,研究建立了中含水期合理的注采压力系统,对油田目前的注采压力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注采井数比保持在1:1—1:1.15范围内,才能使注采压力系统在中含水开发期内保持动态平衡。在此阐述的研究方法,对于同类油田注采压力系统方面的研究和指导油田合理开发调整具有普遍推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