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大孔树脂HPD400分离茶皂素的方法。以硅胶柱色谱方法制备得到了茶皂素对照样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比色法测定茶皂素含量的方法。以静态吸附与洗脱方法初步筛选HPD系列大孔树脂,进一步以动态吸附与乙醇梯度洗脱的方法研究了HPD400树脂分离纯化茶皂素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HPD400大孔树脂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09.3 mg/g树脂,30%乙醇洗脱物茶皂素的含量为93.1%,50%乙醇洗脱物茶皂素的含量为87.1%;乙醇的总洗脱率达到80.3%。茶皂素主要由30%的乙醇洗脱,所得样品中茶皂素含量高,HPD400大孔树脂适合茶皂素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能用于茶皂素组分分析及鉴定的高纯度茶皂素,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乙醇重结晶法、大孔树脂法和反相柱层析法4种方法对冷榨油茶籽饼中的茶皂素进行纯化,以茶皂素紫外吸收特征峰强度为指标,比较4种方法的纯化效果。结果表明:反相柱层析法能有效去除茶皂素粗品中大部分杂质,是获得高纯度茶皂素的有效方法,得到的茶皂素样品纯度为95%,可作为茶皂素的标准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对茶皂素反相柱层析纯化物进行组分分析,验证了其中5种组分为文献中已经报道的茶皂素单体。  相似文献   

3.
从山茶油中分离出茶皂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提取的茶皂素性能进行分析,并与粕中茶皂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茶皂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液料比11∶1,提取时间1.25 h,提取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率为(82.50±0.03)%。经红外光谱分析,油中茶皂素结构与粕中茶皂素结构存在一些差异,且油中茶皂素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均强于粕中茶皂素。  相似文献   

4.
茶皂素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建材、化工、生物医药及食品等行业,高纯茶皂素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以茶皂素的基本性质为出发点,从重结晶法、萃取法、生物纯化法、沉淀法、吸附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等方面叙述了茶皂素纯化工艺方法,以期更大地发挥茶皂素的价值潜能。  相似文献   

5.
茶皂素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皂素的提取一般可分为水提取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这两种方法生产的茶皂素颜色深,影响了其使用价值。为此,对茶皂素的脱色进行了研究,采用5种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了最佳脱色方法,其最优脱色工艺为温度60℃,时间90min,加入H2O2量约为茶皂素的5%,井对茶皂素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茶皂素的颜色取决于产品中的杂质,应避免产品中带入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6.
茶皂素作为重要的油脂加工副产物,因其优良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茶皂素在医药、食品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也日益增加。本文简要介绍了茶皂素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最新研究,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抑菌和降血脂性质等,总结了茶皂素的不同分离和纯化方法,列举了不同方法存在的优缺点。最后进一步探讨了茶皂素在食品及医药行业的应用可能和发展潜力,以期为该研究领域的各学者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尚润玲 《印染》2015,(7):21-24
采用复合茶皂素对竹纤维织物进行前处理,分析了各因素对竹纤维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茶皂素浸渍一浴法优化工艺为:茶皂素35 g/L,时间50 min,温度100℃;轧蒸法优化工艺为:茶皂素45 g/L,汽蒸时间45 min。结果表明,茶皂素前处理可获得白度稳定、毛效好、强力损伤小的产品,且工艺简捷,污染少。  相似文献   

8.
王高富  卜竹起 《染整技术》2011,33(11):41-42
1茶皂素简介茶皂素又名茶皂甙,是从轧练茶油后的茶粕中提取出来的一类五环三萜皂苷类物质,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纯品是白色微细柱状晶体。经检测,茶皂素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润湿等功效。自1931年青山次郎首次提取成功后,茶皂素的应用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经过几代人的潜心钻研与实践,茶皂素的应用得到了重大进展,主  相似文献   

9.
茶皂素是一种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化剂,已被应用到工业、农业、日化等多个领域,茶皂素的生物活性功能日益受到各行业的关注。本文对茶皂素的理化特性做了简要介绍,详细综述了茶皂素的提取技术(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辅助提取法)和生物活性功能(溶血和鱼毒、抗菌、抗氧化、降血压以及清洁)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提取工艺的优缺点、茶皂素的溶血对象以及抗菌、抗氧化、降血压的机理和应用范围进行阐述,指出深入研究茶皂素作用机理的重要性,以期为茶皂素的进一步研究和茶籽饼有效利用提供科学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茶籽饼中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茶籽饼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了温度、时间、乙醇浓度、液固比等因素对茶籽饼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茶皂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95%乙醇溶液,液固比为16 mL/g,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9.82%。  相似文献   

11.
茶皂素在农药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报道了应用茶皂素作植物农药以及茶皂素在化学农药乳油中的增效作用。茶皂素与化学农药原药复配成乳油,可以使化学农药原药有效成分用量减少50%~75%。这对于保护环境、扩大茶皂素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顾姣  杨瑞金  谢斌  张文斌  赵伟  华霄 《食品与机械》2017,33(6):153-158,200
研究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茶皂素的方法和纯化前后茶皂素性质的变化。通过8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对茶皂素的吸附和解吸规律的研究,发现XR910X对茶皂素的纯化效果最好。动力学研究表明,XR910X对茶皂素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XR910X对茶皂素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样品pH 6.0,流速1.71BV/h,体积1BV;洗脱部分杂质:0.05g/100 mL NaOH溶液,流速1.71 BV/h,体积2BV;解吸:90%乙醇溶液,流速1.71BV/h,体积2BV。在上述优化的条件下,茶皂素的回收率为70.34%,产品纯度为94.26%。对比纯化前后茶皂素的相关性质,发现纯化后的茶皂素在表面活性、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性能方面均比纯化前的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茶皂素提取纯化工艺和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茶皂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以及茶皂素标准品的制备和含量分析方法,重点叙述了茶皂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方法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希望能为油茶籽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5,(7)
采用复合茶皂素对竹纤维织物进行前处理,分析了各因素对竹纤维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茶皂素浸渍一浴法优化工艺为:茶皂素35 g/L,时间50 min,温度100℃;轧蒸法优化工艺为:茶皂素45 g/L,汽蒸时间45 min。结果表明,茶皂素前处理可获得白度稳定、毛效好、强力损伤小的产品,且工艺简捷,污染少。  相似文献   

15.
利用蒸汽爆破预处理油茶籽饼粕,探究蒸汽爆破对油茶籽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率、理化性质以及内部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汽爆预处理最适条件为:1.2 MPa,60 s。汽爆处理茶皂素的表面张力为47.63 m/Nm,低于对照组的48.07 m/Nm,起泡性差异不显著(P<0.05),汽爆处理对茶皂素乳化能力影响较小。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汽爆处理后的油茶籽饼粕表面粗糙蓬松,原有结构被破坏,有利于茶皂素的释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茶皂素特征吸收峰的峰型和基本位置未发生变化,而部分峰的强度增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表明所茶皂素主要由茶皂素E13、油茶皂苷D5、茶皂素B5或茶皂素C1三种单体组成。因此,汽爆预处理结合醇提法可实现茶皂素的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16.
温度较低时,茶皂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快速增大,温度超过50℃后,再升高温度茶皂素溶解度变化很小,根据这一结论建立了通过改变温度分离茶皂素的工艺,用液固比为5∶1的无水乙醇量75℃浸提1h,冷却结晶析出茶皂素产品,其得率可达到13.87%.这种工艺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用油脂提取的常规设备逆流提取茶皂素,实现工业化的连续操作.  相似文献   

17.
从油茶饼粕中提取油茶籽多糖和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从油茶籽饼粕中提取油茶籽多糖和茶皂素的最佳工艺。首先比较水提法、醇提法提取油茶籽多糖和茶皂素的得率和纯度,然后结合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对茶皂素的纯化进行进一步研究,确定了油茶籽多糖、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75℃,2次浸提,油茶饼粕和水的比例两次分别为1:9和1:5,浸提时间每次各1.5h,油茶籽多糖得率9.09%,质量分数20.67%;茶皂素得率18.19%,其质量分数为62.35%。采用大孔树脂纯化茶皂素,收集体积分数70%醇洗脱溶液,得到90%以上的高纯度茶皂素。  相似文献   

18.
蔡朝容 《中国油脂》2012,37(7):75-78
研究了水浸法提取茶皂素的浸提工艺。利用除酶剂苯甲酸钠抑制茶皂素水解,对浸提过程中茶皂素的水解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除酶剂加入量、浸提pH、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粒度、料液比、搅拌次数7个因素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浸提条件为:除酶剂加入量0.5%,浸提pH 9,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 h,粒度40目,料液比1∶10,搅拌次数5次。在此条件下,茶皂素提取率为9.18%。  相似文献   

19.
浅谈茶皂素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综述了茶皂素的性质和茶皂素在提取、精制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茶皂素毒性刺激性试验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茶皂素的毒性、刺激性及抑菌作用,将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单次涂抹于家兔背部完整/破损脱毛皮肤上,观察皮肤红斑及水肿情况;取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滴于家兔眼内,观察其刺激性;取适量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涂抹于大鼠背部完整皮肤上,观察毒性反应;采用滤纸片法,测定茶皂素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0 mg/mL的茶皂素对皮肤有轻微的刺激,16 mg/mL的茶皂素对眼有轻微刺激;茶皂素无明显毒性作用;茶皂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