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L-赖氨酸发酵车间染菌情况的数据统计,并结合发酵行业常见染菌途径的分析,表明由噬菌体引起的染菌累计达到了6.33%,其他为杂菌或杂菌与噬菌体的联合感染。通过现场跟踪调查分析染菌原因,可知由设备不完善、空气系统漏洞和员工操作失误引起的染菌几率最大。因此要从根本上减少发酵染菌,应着重从设备、空气和员工操作技术培训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发酵过程中,染菌问题的预防是决定发酵成败的关键,本文从空气系统、设备死角及渗漏、管道阀门死角及渗漏、操作失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预防染菌。  相似文献   

3.
染菌是透明质酸工业发酵生产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提取收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透明质酸发酵染菌的检测方法,从染菌时间、类型、范围三方面探讨透明质酸发酵染菌的原因,并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分别从菌种、空气、管路配置、系统死角清理、培养基灭菌、车间环境等方面明确防止发酵染菌的具体措施,得出了斜面菌种、种子罐、发酵罐不同时期染菌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发酵抑菌及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是将麦芽汁变成“酒”的过程。是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如污染了有害菌,将会引起啤酒酸败、粘度升高,混浊等,严重危害啤酒的质量。发酵工序的卫生管理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应使操作人员懂得发酵液染菌的危害性,严格按工艺卫生要求操作。设备容器中滋生的微生物是污染发酵液杂菌的大本营,抑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间的 CIP 系统。而采取何种杀菌方法,使用何种消毒剂是通过研究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来决定的。(一)微生物都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超过了它们最高生长温度范围,就会引起死  相似文献   

5.
刘鹤民  袁硕 《酿酒》1998,(6):45-46
制造啤酒的核心是发酵,发酵能否顺利完成,影响是诸方面的。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控制好啤酒发酵过程中的染菌机会,减少杂菌污染,是啤酒发酵技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在啤酒发酵生产中,工艺管路,车间环境,设备器皿,酵母菌种,麦汁等,都是杂菌污染的来源。只有有...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发酵生产中,染菌问题一直是企业关注的主要话题,发酵生产过程中,准确判断发酵罐染菌和防治染菌现象的发生关乎企业的切身利益。本文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对染菌情况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如何进行染菌防范。  相似文献   

7.
在啤酒的酿造过程中 ,发酵阶段是经酵母的酶解作用 ,将麦芽汁中的可发酵性糖转化成酒精与二氧化碳 ,并经过一段时间低温贮藏的过程。此过程是整个酿造周期中历时时间最长的阶段。由于在发酵阶段麦汁和啤酒营养丰富 ,又都处于不太低温下 ,很容易感染细菌 ,所以此工序易染杂菌。染菌后将会引起啤酒的酸败、异臭、变味 ,粘度升高 ,生物混浊 ,严重危害啤酒的质量。所以 ,发酵阶段严格抑制杂菌的污染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啤酒发酵过程中麦汁、酵母菌种、车间环境、设备、工艺管线及操作人员等都是杂菌污染的来源。发酵工序的卫生管理工作应引起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发酵法生产酶过程中的染菌问题,文章叙述了发酵培养基消毒前pH调至4.5可有效防止糖化酶发酵染菌,加大种子接种量和缩短发酵时间配以严格无菌操作和管理,可防止α-淀粉酶和碱性脂肪酶发酵过程染菌,一旦发生染菌及时放罐,把发酵染菌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9.
无酸发酵工艺克服了添加硫酸对设备、环境的危害,十多年来在糖蜜酒精行业多家酒精厂成功应用。随着糖蜜纯度变低,无酸发酵遭遇到细菌感染无法控制等问题,甘蔗糖蜜酒精厂陆续放弃无酸发酵工艺。糖蜜中含量不断增多的灰分、胶体等物质抑制酵母生长繁殖,酵母对细菌无法取得生长优势,导致无酸发酵工艺无法继续应用。在无酸或微酸条件下,尽可能多地排除糖蜜中灰分和胶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酸发酵染菌问题。  相似文献   

10.
漂白粉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连续液化、糖化发酵工艺过程中,受到严重染菌时,利用漂白粉的杀菌能力,在醪液内添加量的漂白粉,控制染菌,达到生产正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糖化酶,α-淀粉酶和碱性脂肪酶发酵过程中发生染菌情况下的对策,做到尽可能防止发酵染菌的发生,一旦发生染菌,针对不同的微生物菌种,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把发酵染菌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物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发酵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但发酵生产必然面临染菌的问题,染菌的发生不仅降低了发酵的总体生产水平,增加了发酵生产成本,染菌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在世界各国都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今天,克服发酵过程中的染菌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味精行业发展到今天,各项技术指标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特别是发酵产酸率的提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设备上:许多厂家采用200m^3以上的不锈钢发酵罐,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消除了发酵死角的隐患,降低了发酵染菌率。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酸发酵染菌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最为难的是遇到谷氨酸发酵染菌,发酵罐一旦染菌,就会造成减产或无产现象的发生,预示着谷氨酸发酵生产的失败,谷氨酸生产厂家也都以预防为主,防止发酵罐染菌的发生,所以只有在充分了解染菌原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通过抑菌圈试验、摇瓶发酵试验和50 L发酵试验,研究了安菌素、克菌灵、青霉素3种抑菌剂在小球藻培养过程中的应用,考察了抑菌剂添加对藻细胞干重和葡萄糖浓度的影响。结论:在小球藻发酵染菌4 d后,加入100 mg/L克菌灵可以有效抑制杂菌,并且不会对小球藻发酵造成影响。相同发酵周期内,小球藻染菌后抑菌发酵与正常发酵相比,藻细胞干重质量浓度达到75.2 g/L,平均干重增加速率为6.26 g/(L·d),与正常发酵相比,干重质量浓度与平均干重增加速率降低14.93%,能够成功地挽救染菌的发酵过程。而加入100 mg/L安菌素和青霉素均对小球藻的正常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表面上观察酒精发酵,其过程十分简单,它只是将糖化醪送入发酵罐中接入酵母菌,在酵母的作用下,把可发酵性糖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实际上酒精发酵过程却是十分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由于生产环节繁多、设备复杂、物料输送管路较长,部分环节接触空气,作业时间较长。因此往往会导致发酵过程或轻或重的染菌。 发酵醪染菌,会导致醪液酸度增加,促使酒精含量下降,酒精出率降低。其原因是发酵醪中可发酵的糖分有部分没有变成酒精,而是被侵入发酵过程的各种杂菌将其变成酸性。这种酸性的提高,一方面直接损耗了糖分及酒分,另一方面因产酸而改变了醪液的pH值,从而抑制了淀粉酶及糖化酶的活力,导致发酵成熟醪残余糖分增高,出酒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应用青霉素防止酒精发酵醪染菌和酸败王邦坤山东食品发酵,1993(6):7~11采用H_2SO_4虽然也能防止染菌,但H_2SO_4具有腐蚀性,对设备腐蚀大,对人体有危害,且成本高。而使用青霉素为抑制剂,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对设备无腐蚀,对人体无害。青...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发酵工业染菌的原因,发酵不同时期染菌的危害,提出了防止措施,并介绍了几种常见发酵工业菌种的保藏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谷氨酸发酵生产而言,困扰并严重影响发酵车间效益的最大敌人是染菌问题.只要生产中发酵产酸稳定、没有杂菌污染,一般情况而言,效益是很可观的.所以说,杜绝染菌才能搞好谷氨酸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20.
发酵染菌应根据不同时间,区别处理:1发酵前期染菌如镜检发现有大量杂菌,应放罐重新灭菌,适当补加营养成份,重新接种后继续发酵。2发酵12h后染菌如镜检发现发酵液有少量杆菌和其它杂菌,但发酵基本正常,pH值仍有升降,糖耗一般,有产谷氨酸(0.2%以上),可加大风量,按常规继续发酵。3发酵后期染菌在发酵后期,如pH值不升,耗糖加快,液氨随加随耗,谷氨酸产量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