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油田C2井区阜三段油藏2012年投入开发,初期靠天然能量开采,2013年1月转注水开发,注水井层间矛盾突出形成单层突进,注水效果差。为了提高C2井区阜三段油藏开发效果,本文通过对阜三段油藏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等进行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开展剩余油研究,提出阜三段油藏注采井网调整及稳产方案,方案部署调整井1口、注水井实施分注,方案实施后区块开发效果显著,日产油由初期的39 t/d上升至51.16 t/d。本文为M油田C2井区阜三段油藏稳产增产提供了重要依据,以及对苏北其它油田稳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勇  景正正 《清洗世界》2022,38(3):177-179
甘谷驿油田实施注水开发以来,注水区油井产量递减明显低于非注水区.针对水淹水窜、注采参数匹配和注水方案选择难题,对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注水方案及注采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注采参数优化,建立非对称不稳定注水方案,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出了适合于研究区的非对称异步周期注水最优注采方案.  相似文献   

3.
甘谷驿油田1380井区油藏地质特征与储层特征研究表明井区长6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非均质性和天然裂缝发育等因素,极易造成油井水串、水淹,造成注水失效。针对该区设计并优化了泡沫综合调驱方案,共计在1380井区应用4次,有效改善了水驱状况,提高了注水波及面积,为该区高效水驱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建立162断块油藏特征模型,采取目前注采井网形式,分别模拟常规注水模式和周期注水模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油藏地质因素开发效果,为官162断块油藏周期注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B166井区为白豹油田主力开发区块之一,早期井区南部开展强注强采开发试验,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采油速度低、递减快。笔者总结南部开发试验经验,参阅大量注水开发技术文献,并借鉴国内外油田注水开发实例,在超低渗油藏已成熟的超前注水技术基础之上,创新性的提出了温和注水技术。北部试验井组采用超前温和注水开发技术,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平均单井日产油为强注强采井2倍左右,表明了超前温和注水技术适用于B166井区注水开发,该技术在国内外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沙坨油田是裂缝性边底水火山粗面岩油藏,储层属于裂缝一孔隙型双重介质,裂缝、孔隙等发育的程度、状况控制着油井的生产状态。本文介绍了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并从油藏裂缝发育状况、驱油效率、采出程度、注采井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黄沙坨裂缝性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依据油藏地质特点将大庆外围台1区块扶余油层已开发井区分为三类,并结合开发动态特征分析了各类井区的注水开发效果,评价了各类井区历年层段调整、周期注水及注采系统调整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各类井区的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从而影响开采效果:油井采出水回注区开发矛盾突出;地层堵塞井增多,产量下降;部分注水井吸水不均;局部注采对应关系不完善;局部存在微裂缝,见水呈多向性;分注井调配遇阻率逐年上升。为了提高开采效果,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对研究区进行历史拟合,分析区域剩余油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剩余油分布状况主要由区域内井网完善程度,储层非均质性,油层射开程度和注采对应层位,以及压裂缝或天然裂缝导致的注水波及程度影响。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完善注采井网以及匹配注采层位可显著提高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9.
A井区侏罗系齐古组油藏不同砂层组储层类型和分布特征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油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异大、强水敏,进行了前期试注工作,取得注水参数后,全面投注,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投注。注水开发一年多以来,区块日产油量上升41吨,油井全面见效,各项开采指标得到改善,个别井由于储层物性差或受封闭断层遮挡等地质条件的影响,注水受效不明显。本文对注水见效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储层的沉积相、物性等特征开展研究,找出影响注水的因素。提出了下步注水调控的原则,确定后续配注和改造措施,为油藏的稳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
寨子河油区自上而下钻遇了延安组、延长组等多层系含油复合区,长8油藏是其主力油藏之一。截止到2020年12月底,长8油藏总井数152口,其中采油井109口,注水井43口。通过地质和试油试采数据研究,以完善注采井网、注采对应、部署层间超前注水为目标,实施科学配注,实现了该油藏的高效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1.
桩西油田开发的特低渗油藏,由于受到储层物性、井网部署以及注水水质状况的等多因素影响,注水压力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注水井井口压力已经达到38MPa,仍然存在15~20%的注水井欠注,以往的常规压裂和酸化等增注效果也逐年变差,甚至无效。因此针对该难题研究应用了微乳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活性剂吸附在岩石的表面,将岩石表面的水膜赶走,增大水流通道,从而降低注水压力。现场试验5井次,单井平均压力下降7.2MPa,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效果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建立162断块周期注水油藏特征模型,采取注采井网形式,分别模拟周期注水时机、注水周期、周期注水量、注水方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油藏开发效果,为官162断块油藏周期注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水平井开发油藏,可以增加单井控制储量和单井产能,但水平井注水开发仍然不同于常规井网开发,需要合适的注采井网,合理的注采参数以确保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1])。宁东26井区延安组延5油藏为低压低渗边水油藏,利用水平井通过合理的井网部署,注水后加强精细注采管理,对注水受效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主流线方向,以此为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确定合理的注采比,采油速度,生产压差等参数。宁东26井区延5油藏通过水平井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预测最终采收率在30%,成为水平井开发取得较好开发效果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4.
注水油藏进入开发后期后,准确判断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对于制定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案非常重要。Z16井区属于低渗油藏,非均质性强,水驱效果差。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得到了注采井间动态连通系数,绘制出了注采井间的连通图。根据连通结果对油藏进行实时动态调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低渗稀油油藏依靠天然能量开发,生产效果差的问题,应用数值模拟、室内机理性实验、油藏工程方法对低渗稀油油藏注水开发技术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先期采用面积井网注水开发,后期将角井转为注水井,为了延长角井的采油期,提高无水采收率,确定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成40°,要达到80%的水驱控制程度井距为173m,目前压力系统下转入注水开发,可以获得较好效果。研究成果对同类油藏实施注水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现有开发数据为基础,结合油层物性、注水见效特征及压力分布、含水分级分布特征将A17区块划分为四个注水单元,对不同注采井组实施不同注水强度与不同注采比试验;通过对各注水单元见效较好井组的注水强度与注采比分析,总结出各注水单元最佳注水强度与注采比范围值(经验值),以此经验值为主要参考,制定各注水单元的相关注水政策,为该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7.
唐光辉 《辽宁化工》2014,(9):1173-1175
针对检188井区克上组油藏在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研究。通过提高系统压力,改善油层注水能力。在逐步恢复地层能量的基础上,按照"分区分治"原则开展注采结构调整,通过治理达到减缓油藏递减和改善油藏水驱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188断块区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基于该断块区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动态,论述了在该断块区进行小井距注采恢复的可行性。要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首先要重视前期油藏基础研究,深化油藏认识,综合分析,为下一步油藏的注水开发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后,目前处于中高含水开发期。现阶段储层非均质性对注采井网的影响更加突出,局部存在低效无效注水循环问题,亟需优化调整注采井网。根据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富集类型和影响因素,在原井网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相控条件下的注采井网优化技术政策研究。根据模拟结果,确立了抽稀井网和转注高含水油井两种注采井网优化技术的政策界限,指导陈2断块、韦2断块注采井网优化调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改善高含水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陇东侏罗系油藏处于"双高"开发阶段,套破井多,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状况差;剩余油分布零散,稳产难度大。本次研究采取多种手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1多油层叠合区纵向上原主力层动用程度高,未动用的非主力层剩余油富集;2注水开发的层状、块状油藏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边部低渗区、注水滞留区;纵向上主要分布油藏内部未水驱的微构造高部位;3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受底水影响大,纵向上分布在油层顶部及构造高部位,平面上分布在隔层发育区、套破井连片区及边部未动用区;4分部范围小、厚度薄、数量多的小油砂体,由于注采井不完善,油层动用差剩余油富集。确定油田稳产确定潜力区,并开展不同时期不同油藏优化稳产技术研究,解决制约老油田稳产的矛盾与问题,提高对油藏的控制能力与储量动用程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