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透油藏,通过开展岩心注气物理模拟实验,探索提高低渗透油藏CO2驱油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实验表明,不同驱替压力下,注入压力越高,采收率越高,注入压力高于最小混相压力后,采收率不再增加,采收率最高可达66.68%;并且注入压力增加,气体突破时间延迟;注入速度越高,采收率和换油率越高,CO2驱油开发效果越好,生产汽油比也越高;岩心渗透率高于1.26×10-3μm2时,渗透率增大,采收率差别不大,但相比水驱,采收率提高程度较大;岩心渗透率低于1.26×10-3μm2时,渗透率增大,采收率增大,但相比水驱,采收率提高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2.
CO_2是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但高含水油藏驱替机理比较复杂。本文应用室内试验研究表明,CO_2驱替孔吼半径为0.01μm,能够驱替水驱驱不到的剩余油;高含水油藏CO_2-水对储层岩石溶蚀作用导致渗透率、孔隙度增大;油藏条件下,CO_2在油中的溶解能力是在水中溶解的9.7倍,注入的CO_2主要溶解的地层原油中。研究成果对高含水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达  冷昊  华帅 《辽宁化工》2011,40(2):195-197
在低渗透油藏,注水井附近地层具有较高的注水压差,因而也具有较高的视渗透率。在生产井附近地层同样也具有较高的生产压差,和较高的视渗透率,可称为易流动半径。但是在低渗透储层中,易流动半径很小。而注采井问有很长的压力平缓段,压力梯度低,视渗透率也低,渗流能力很低,称为不易流动带,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主要因素。减小注采井距,在相同的压差下压力平缓段减小,压力梯度增大,视渗透率也有较大提高。在较高的压力梯度和较高视渗透率的双重作用下,渗流量会有较大的提高,水驱效果得到改善。为此,对低渗透油田适当减小注采井距,可以建立较大的驱替压力梯度和有效的驱油效果,能改善注水状况和采油状况,提高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油田开发难度大,驱替介质注入困难,常规水驱很难取得理想经济效益。CO_2混相驱混相压力高,虽然采收率较高,但是经济效益较差。而CO_2非混相驱注入能力强,具有膨胀驱油、降粘作用及弹性驱动等三个驱油机理,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8个百分点,是一种理想的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手段。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Z2):137-139
采用三维物理模型进行不同驱替方式的CO_2气液交替驱实验,分析不同驱替方式下的控水增油效果,筛选合适的开发方式,优化段塞长度。结果表明,CO_2气液交替注入的驱替方式能够有效提高M油藏的原油采收率,相同段塞长度下,气聚交替驱比气水交替驱的驱油效率高4. 37%。段塞驱阶段,采出的油量多集中在气驱和后续水驱阶段,中间液驱阶段采出油量少,主要作用是防止气窜。降低气聚交替驱的聚合物段塞长度,驱油效率会降低,但是较小尺寸的聚合物段塞和较大的水段塞相比,驱油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入水易沿裂缝突进、含水上升快、水驱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开展了水驱后凝胶与表活剂交替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室内凝胶体系成胶特性和稳定性评价,筛选出与实际油藏区块注入水配伍的凝胶体系。选择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用于活性剂驱,开展了双管并联岩心体系驱油效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凝胶与表活剂交替注入可明显提高注入压力,该体系的采收率平均值为12.03%,低渗岩心的采收率略高于高渗透岩心采收率。与表活剂驱、聚合物与表活剂交替注入相比,驱油效果更好,可以作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水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低渗透油藏吸水能力差,注水开发比较困难等问题,在模拟F低渗透油藏条件下,通过CO_2驱替室内实验,以不同注入速度下CO_2驱替的采收率、生产气油比和注入压力为评价指标,探索了CO_2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驱替对于开采该油藏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其效果与注入速度有关。注气量达到0.6~1.21 PV后,CO_2开始突破。随着CO_2注入速度增大,CO_2突破时机延后,最终采收率增加。当注入速度达到2.28 cm~3/min后,注入压力接近CO_2/油最小混相压力,驱替方式转变为CO_2混相驱,此时最终采收率明显高于其它注入速度下的最终采收率。根据实验结论,建议本区块CO_2驱注入速度为2.28~2.56 cm~3/min。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由于低渗透油藏低孔、低渗、自然能量不足等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已经不能有效采出原油,CO_2驱是三次采油方法中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一种方法。综述了CO_2驱油的机理、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近些年来国内外CO_2驱油的应用现状,指出CO_2驱在我国低渗透油藏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柴博  华溱  艾建强 《辽宁化工》2012,41(2):168-171
低渗透油藏受特殊的成藏条件、沉积环境影响,具有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细小,油藏渗透率低,一般小于50×10-3μm2;储层非均质严重,平面渗透率级差最高达几百个数量级;驱替压力大、存在一定的启动压力;天然裂缝发育且存在人工裂缝等特点;因此,在不同渗透率级差下,如何建立起有效的驱替半径建立合理、经济的井网井距,对提高低渗油藏水驱油效率及采收率,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低渗透油藏唐157井区为例进行研究,建立了合适的井网井距.  相似文献   

10.
CO2驱油过程中,气窜的发生是影响驱油效果和降低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气窜已成为制约CO2驱进一步扩大波及范围、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因素。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分析了温度、压力、油藏非均质性及注入压差对CO2窜逸的影响规律,研究可知,驱替压差是影响气窜速度的主要因素,随着驱替压差增加,窜逸时间明显变快,相同驱替压差条件下,气窜速度随渗透率增加而增加,通过该项研究可以现场科学的封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富祥  何振楠  蔡明钰 《当代化工》2018,(4):768-770,775
低渗透储层由于其渗透低、储层物性差,给油田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研究低渗透储层岩心的水驱规律,选取了该储层的岩心进行室内驱替实验研究,分析了注入PV数和采收率、含水率、注入端压力的关系。实验研究表明,低渗透储层岩心在进行驱替实验驱替速度与中高渗储层岩心有所差异,速度不宜大;水驱油驱替实验时有启动压力,启动压力随岩心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无水采油周期相对较短,含水率随注入PV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采收率随注入PV数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渗透率不同的岩心注入相同PV数,渗透率高的岩心最终采收率高。  相似文献   

12.
南海东部高含泥稠油油藏采用水驱开发,目前,面临地层压力较低、能量补充较慢、生产动态上表现出产量递减趋势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水驱后纳米SiO_2辅助气水交替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纳米SiO_2微乳液,协同烟道气增能作用,达到补充地层能量,改善水驱效果的目的。纳米SiO_2微乳液的静态洗油效率达51.8%,在75℃下与原油的界面张力为0.061mN·m~(-1),相比于原油与地层水的界面张力降低了98.8%。室内驱替实验表明,纳米SiO_2气水交替驱替可以将水驱后驱油效率提升42.67%。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_2辅助气水交替技术可将单井产能提升55.9%,可将注入井周围地层压力由12.38MPa提升至16.59MPa,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为南海东部高含泥稠油油藏水驱开发接替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非均质油藏中水-CO_2交替注入中各个段塞所发挥的作用无法确定等问题,在非均质岩心模中设计了水-CO_2交替驱油和不同注气方式后水-CO_2交替驱油四组对比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CO_2交替、续注气、间歇注采和周期注气提高采收率幅度分别为78%、41.9%、32.2%、42.3%,然后在后三种注气方式基础上进行水-CO_2交替驱油,分别再提高采收率9.5%、43.7%和16.6%。在非均质岩心模型中,水-CO_2交替驱能够在其他开发方式基础上增大压力梯度、扩大波及体积并提高采收率;CO_2段塞是驱替残余原油的主要段塞,水段塞主要起增加CO_2段塞渗流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X油田某区块注入水强度、相渗平移、水相渗透曲线的变形、润湿性变化、润湿程度对水驱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累积注水量一定,降低注入速度,可提高驱油效率;当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整体向右平移,采收率提高;当油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不变而水的相对渗透率曲线降低时,水驱采收率提高,产液量变化不明显;而含水率的变化与水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斜率成正比;润湿性变化和润湿程度对水驱效果都有影响,亲水条件下的采出程度比在亲油条件下的高;亲水越强,采出程度越高,亲油越强,采出程度越低,但同样的强弱变化,亲水油藏比亲油油藏受到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5.
高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用岩心驱替装置对四种类型岩心进行水驱油实验和二氧化碳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相对低的岩心注CO2比水驱能提高采收率20%左右且注入压力比水驱油低很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陆上东部油田经过长时期的注水开发,逐步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但是总体上水驱开发后采收率偏低,且地下储量基数大,仍然具有丰富的矿场资源。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通过三次采油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地层流体相态、细管最小混相压力驱替试验以及长岩芯气水交替驱替试验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实验资料进行油气藏地质精细描述、油藏工程分析和注气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二氧化碳气水交替注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以便有效改善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储量的动用程度,探索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主体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差,孔喉半径小,层内、层间非均质性较强,水驱控制程度低,注水见效时间缓慢等问题,采用了注CO_2气体的开发方式,但研究区块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在用气体驱替原油的过程中,由于CO_2气体和油相两相间的粘度差异,导致了CO_2气体成指状在原油中穿过,这种粘性指进现象的存在引起了驱替前缘的不稳定,降低了波及体积效率,导致了气窜现象的发生。为了减少气窜现象的发生,应用气水交替驱转换注入方式。为了获取最佳开发效果,结合了油田开发历史以及地质资料,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注CO_2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并对注入总量、注入周期、年注气速度、气水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注入方案为:CO_2注入总量为0.6 HCPV,注入周期为180 d,年注气速度为0.07 HCPV/a,气水比为2:1。  相似文献   

18.
腰英台油田紧邻高含CO2的松南采气厂,具有CO2驱油的资源条件,在三个阶段实施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块静态资料的详细再研究,并紧密跟踪单井生产数据,制定了试验井组生产阶段划分的参考依据,并对生产井进行了五个阶段的划分。从含水与采收率的关系以及水驱特性曲线和气驱与水驱对采收率的提高水平等方面得出气驱提高了腰英台油田的采收率,本文围绕气水交替注入的动态数据的变化,分析了气水交替注入的时间和气水交替的注入量。CO2驱油交替注入周期及注入量的研究国内还属于空白,本次在腰英台地区的试验对其他油田及区块再次实施CO2驱油交替注入周期及注入量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含水期水气交替方法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油气田高含水期的采收率,是我国油气田急需解决的问题。水气交替注入方法是油气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室内岩心实验,研究了低渗储层岩心,水气交替注入方法对驱油效率和相对流度的影响。室内实验研究表明,水气交替注入方式可以提高原油驱油效率17.0%;水气交替注入方式过程中的相对流度比水驱过程中的相对流度平均提高0.06mPa.s-1。水气交替注入方式第一周期的驱油效率高于第二周期。岩心的渗透率对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最终驱油效率和相对流度有很大影响。研究水气交替注入方法对于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化工设计通讯》2017,(8):231-232
气窜已成为制约CO_2驱进一步扩大波及范围、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因素。采用理论计算、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原油田濮城沙一下油藏CO_2驱窜逸机理,包括CO_2窜逸影响因素、CO_2与油水的扩散传质作用及溶解规律。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分析了驱替压差、油藏非均质性、温度和开发方式对CO_2窜逸的影响规律。CO_2窜逸速度主要受驱替压差、温度、压力、以及油藏非均质性、注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这些因素对窜逸速度的影响程度,可以为科学的封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